长沙的俗神信仰

长沙的俗神信仰

长沙的俗神信仰

长沙的俗神信仰

长沙的俗神信仰

长沙的俗神信仰

长沙的俗神信仰

长沙的俗神信仰

所谓“俗神”,指的是与正信宗教相对而言之民间俗信宗教所崇拜的神灵。从广义上看,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的诸多神灵,都属于民间俗信宗教之崇拜对象的俗神。从狭义而言,民间俗神则指的是与民众社会世俗生活密切相关的神灵。这种俗信神灵,除了自然神灵许多都可以归于此类外,更多的是与人们社会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行业神。

相传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炎帝神农氏为了开辟南方疆域,奔波劳累,呕心呖血,最后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故古长沙对炎帝神农的祭拜非常隆重。除自宋代乾德五年(967年)起,历代王朝举行国祭外,民间更作为俗神来信仰祭祀。据史籍记载,神农在历法、农业、医药等许多领域均有开创之功,民间有将其作为行业神来崇拜者,如农业、医药、粮食、度量衡、制帽、糕点等行业,每逢节诞,多行祭祀,以求保佑行业昌盛,生意兴隆。酃县(今炎陵县)附近乃至湖南、广东、江西3省相邻之处数县民间,更将炎帝神农视为地方保护神,每到四月二十六日神农诞辰之日,云集酃县炎陵山朝拜,以求神祈福;如有疫疾旱涝等灾难,或个人或集体,均随时进香祈祷。

“土地神”是湖湘民间自然神崇拜的典型。在华夏诸神中,“官职”最小的是土地公婆,土地公婆也是最为原始、最为普遍、最为旺盛的民间俗神,是安土重迁之农耕文化的产物。土地神源于远古原始土地崇拜之社神,即《孝经援神契》所谓“社者,土地之神,能生五谷”。其祭祀称为“社祭”。在先秦,社祭是一种极为隆重的官方祭祀,大多由天子或诸侯亲自进行。如同城隍、“八蜡”诸神,秦汉大一统王朝建立后,该神经历了由自然神向人格神的转化,并逐渐分流为官方祭祀之与皇天相对应的“后土”(即如长沙社稷坛所祭祀者)和民间所奉祀之土地神。后者遍布城乡,所在多有,因地而异,名目繁多,如村寨土地、青苗土地、花园土地、拦凹土地、庙神土地、仓库土地、草场土地乃至家家户户所奉祀之长生土地等,其地位职权颇似旧时人间的乡村保甲之长或家神。就连长沙城最繁华的坡子街也有一座土地庙。土地神以其最为接近社会底层而被世俗化,成为除玉皇大帝之外极少数具有配偶的神祗之一,分别称为“土地公(爷)”和“土地婆(奶奶)”;又有因受佛教语词影响而称其为“土地菩萨”者。类似的神灵还有“城隍”等。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湖湘自然神灵以水神最有特色。“湘籍”水神有湘君、湘夫人、洞庭神和杨泗将军等。前两者可以追溯到先秦荆楚古俗。洞庭王爷与民间柳毅传书的神话传说有关。杨泗将军相传是土生土长于长沙东乡的一位大神,被记载于旧时的长沙地方志中。湖湘江河沿岸多建有洞庭王爷和杨泗将军的庙宇,如长沙橘子洲洞庭庙、江神庙、长沙盐仓街平浪宫、靖港将军庙等,有“大庙不离洞庭,小庙不离杨泗”之说;船家也多在舵房设神龛。船行江河洞庭,见庙必敬,尤以敬洞庭神为甚;如有重要航运活动,还须举行祭祀庙会,船民们将其视为水上生活必不可少的保护神。有意思的是,先秦楚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因自沉泪罗江而亡,也被湖湘民间作为江神来祭祀。龙王是湖湘民间最为普遍的水神,长沙城内就有龙王宫、白龙庙、红龙庙、老龙潭等等。由于水上运输和渔业等风险性太大,所以特别祈望得到神灵的保佑。

长沙江神庙,原为水陆寺,在橘洲尾,六朝济应禅师创建。清雍正八年(1730年)世宗下诏湖南“以江神司江渎,利赖舟楫。”布政使赵城遂将水陆寺改为江神庙。乾隆、嘉庆、道光几朝又屡有修葺。2006年在江神庙遗址发现青石残碑,碑文记载,山东诸城进士刘墉于乾隆四十五年巡抚湖南时,曾对江神庙进行大修。江神,又叫江渎神。《广雅•释天》云:“江神谓之奇相。”《史记•封禅书》索隐引庾仲雍《江记》曰:“奇相,帝女也,卒为江神。”《文选•郭璞》云:“奇相得道而宅神,乃协灵爽于湘娥。”橘洲江神庙除供奉奇相外,还供奉湘娥。湘娥,又称湘灵,即尧帝二女、舜帝二妃娥皇和女英。舜帝南巡,崩于零陵“苍梧之野”。二妃逆湘江而上,赶去奔丧,行至湘阴,船翻沉于风浪,殁而为神。咸丰二年(1852年),江神庙被太平军的炮火摧毁。光绪年间重建,庙前还建了戏楼,常有名流来这里倚剑听戏,高歌“赤壁怀古”,有光绪间秀才王运常撰联曰:“满天风景,水陆平分,登楼览云梦潇湘,壮气直吞巫峡北;千古英雄,浪沙淘尽,倚剑听铜琶铁板,高声齐唱大江东。”

长沙洞庭庙位于橘子洲头,祀洞庭神。洞庭神即民间传说“柳毅传书”中的柳毅。洞庭庙清咸丰初毁于兵,九年(1860年)合洲居民重修。传说洞庭神能救溺水者性命。《古乐府•木兰词》有《洞庭水神》诗,诗云:“昔日江头菱芡人,蒙君数饮松醪春。活君家室以为报,珍重长沙郑德璘。”郑德璘,长沙人。据《太平广记》传说,唐贞元中,郑从江夏归长沙,船经洞庭湖,遇盐商韦生的巨舟同行。韦氏女于窗前垂钓,德璘以红绢诗投之,女钓得。次日黄昏,韦生舟覆。德璘悲之,又作吊唁诗一首投入江。此诗竟然到达洞庭神所居水府。洞庭神极为感动,遂决定将韦氏女送予德璘。至半夜,德璘觉得有物触舟,拉起,乃韦氏女,于是纳为妻室。数年后,郑德璘当上了巴陵令。

民船业奉杨泗将军为师祖,长、望、浏、宁各地均建有杨泗将军庙或泗洲庙,长沙城北门外盐仓街平浪宫供奉的平浪王爷其实也是杨泗将军。杨泗将军为民间传说斩孽龙的英雄。传说一条孽龙来到长沙县鼎功桥寻龙河里,兴风作浪。住在河边的杨泗决心除掉这条孽龙,遂赴南岳烟霞洞,拜师习武,师傅教会杨泗一套上天人水、隐身循迹的法术,还赐他一匹红鬃马和一把七星宝剑。后历尽周折,杨泗终于把孽龙除掉。孽龙除掉后,杨泗却远走高飞,再也没回来,百姓都说他成了神,于是立庙以祀。今长沙县果园乡寻龙河畔有一小庙,即名“杨泗庙”。有人说,他隐居在泗水入洪泽湖处的一个岛上,故杨泗又称为泗洲。鼎功桥今仍存名为“泗洲”的地名。每年农历六月初六王爷生日,各埠杨泗庙都要举行堂会。

巫教是湘楚大地一种古老而奇异的宗教,既有原始宗教的性质却又掺杂一些神学宗教因素。这种谲秘的宗教,源远流长,流播甚广,经历数千年而不衰。它往往同所在地区的固有文艺杂糅在一起,祀神与娱人、教化与感染相混合。因而,拥有广泛的民众和顽强的生命。

长沙地区流传最广的巫教为娘娘教,直到民国时期长沙小西门还有娘娘庙。娘娘教也称 “美女教”,是旧时沅湘之间流存的母权制残余的一种巫教。从教名及所祀神主看,显然这是极其古老的以女神为标榜的原始宗教的残存。明清时期民间广泛流行的罗教,曾经推出过一位至尊女神“无极老母”。据说,她是人类的“始祖”、“上帝”、救世主和保护神。罗教的教旨后来发展为以佛教为主、杂糅了儒、佛、道三教的大杂拌,无生老母时而化为王母、时而化为观音、时而化为吕祖去度化“皇胎儿女”,其神学宗教的本质暴露无遗。故长沙娘娘庙又称罗娘庙。这座庙从前并不在长沙,而在洞庭湖畔的岳阳。宋朝范致明《岳阳风土记》云:秦武陵令罗君用,因督铁运,溺水死,其女挈弟,寻父尸不获,遂相继赴水死。邦人哀而祀之,谓之罗娘庙。后唐明宗天成二年,湖南马殷承制,列姐在左,弟在右。宋元丰中,始赐封女为孝烈灵妃,弟为孝感侯,岳阳地区人民经常来庙祭祀,香火鼎盛。明《一统志》记载,宋朝末年,长沙发生旱灾,乡民迎洞庭孝烈灵妃来长沙,在长沙县东20里建庙。不知何时,将庙迁至德润门(今小西门)外,将灵妃庙改名娘娘庙。《善化县志》又将他们的历史,加一番渲染,说娘娘庙即秦时孝烈女祠。烈女的父亲罗君用,任武陵令,经过城陵矶,浪大船翻,溺水而死,其女闻讯,带着弟弟赶来城陵矶,不见父尸,二人投江觅尸,过了3天,姐弟抱父尸在南津港浮出水面,虽已气绝,但颜面如生。当地人民将他们葬在洞庭湖畔,并建庙祀之。灵妃初来长沙,为的是救荒,和农民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事隔不久,来庙求签问卜者多为妇女,都为求神灵保佑生育。

金井镇金盆坦庙和开慧镇上华山庙主神正大元帅又名岑山上圣,生前名唐道平。唐道平五代天福五年(公元940年)九月初九出生于衡州,少时习医药,青年入伍从军,因深谙医术得到升迁,任帅前军医,至宋太宗时入朝任皇宫御医。晚年离开皇宫,为老百姓治病,深受人们爱戴。其晚年著有《心身辩证》医理药理十数卷。公元1028年,唐道平88岁寿终。金盆坦一带百姓将他作为神明供奉,以求去病消灾。公元1113年,宋徽宗大兴道教,赐前朝御医唐道平为神,永享人间烟火,并谥封其为正大元帅,赐神名为岑山上圣。上华山庙是一座民间药签保存较完整的寺庙。

湖湘民间俗神中最多的也是行业神。可以说,三百六十行,几乎行行都有崇拜的神灵。例如,上述水神,其实也是一种水上运输和渔业的行业神。湖湘民间信奉的行业神还有农村所祭祀的驱蝗神刘猛将军、田神鄱官菩萨、儿童医神和孝子之神麻衣大仙、医神仙峰真人、药神(药王菩萨)孙思邈(唐代著名医学家)、饮食业祖师詹王(相传为隋文帝的御厨)、戏剧业袓师老郎神(唐明皇)、烧炭行业祖师神孟公、制鞋业祖师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术数相面业祖师王禅老祖、理发业祖师罗神和吕祖(吕洞宾)、木工行业祖师鲁班(战国著名工匠)、染布行业祖师梅葛二圣、茶神陆羽(唐代人,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著作《茶经》的作者,被尊为“茶圣”)、酿酒业祖师杜康(相传为夏代人,酿酒的创始人)、养蚕缫丝业祖师嫘祖(蚕娘娘,相传为黄帝妃子西陵氏)等。

其他行业诸神和民间俗神还有很多,如筷(子)神、牛神、紫姑神、九子母神、鲁班神、张四娘娘、青浪滩神鸦、谷神、六畜之神等,以及受佛、道二教影响而祀奉的观音菩萨、济公、天后娘娘(妈祖)、送子娘娘、值年太岁、火德星君、火神、雷神等。甚至盗贼有贼神,娼妓有娼神,还有狐神(仙)、蛇神、黄鼠狼神、灵仙等。名目繁多,各有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的善男信女祀奉甚勤,不敢怠慢。高桥镇紫云宫供奉的主神是岑山上圣,生前为医术十分高明的军医、御医,留下良方甚多,制作为庙中药签,分科极细,疗效比一般庙宇好。药签计有:妇科100、男科100、单方179、儿科40、眼科40、喉科25、敷方66、搽方32、牛科110、猪科65。在村民代表座谈会上证实,岑山上圣的药签以治疗儿科病与牲口病疗效颇佳。

《长沙新年纪俗诗》有许多关于旧时民间祭祀信仰风俗活动的记载,如“纸扎龙灯奉作神,香花处处表欢迎。堂前一度兜圈子,步步龙行百草生。”这里记述的是长沙的定湘王、朗公元帅诸神庙,每岁新年时扎一纸龙,沿街行走,鸣锣击鼓,热闹非常。家家户户烧香顶礼,就象迎接真神一样。家有妇女多年不生育者,每当龙灯游行至其家时,加送封仪,以龙身围绕妇人一次,又将龙身缩小,上骑一小孩,在堂前绕行一周,谓之麒麟送子。这就是《纪俗诗》所说的:“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及纸龙好,能作麒麟送子来。”

诸神信仰是民间信仰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逢年必祭,过节必拜,成为民间祭神约定俗成的规矩。中国民间信仰的强烈功利性,显示了诸神信仰不但是精神的需要,更是物质的需要,否则无法解释当今社会上的种种祭神的虔诚与狂热。诸神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一种符号,也是一种寄托。他们寄托着人们的愿望、幸福和慰藉。在今天,有很多的神明崇拜迷信色彩已经淡化,而成为一种吉祥、和谐、美满的符号和象征。

无论是春节、五月节、三月三都是人神同在的节日。长沙县的节庆风俗既是对神的敬畏仪式,也对人有着实际的作用。通过包粽子可以观察女性的贤淑,通过敬神来敦促大家打扫卫生,祛除病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言语禁忌对村民的举止进行教化,建房上梁告诉鬼神也让村民增添快乐。总而言之,各种节庆和仪式都交融了娱乐和神圣,物质和精神的活动。人的活动穿行于神俗两界是这种仪式的本质。

民间主要祭拜的神

天地神

民间普遍信仰的主宰万物的大神,谓之“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之神”。它既无庙宇,也无塑像、画像,茫茫天地间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百姓常年祭拜”。

玉皇大帝

民间认为它是天庭诸神的最高首领,正月初九是玉皇生日。

山神

每年六月六祭山,一般在村里摆祭。

土地神(土地公公和土地奶奶”)

土地庙比较简陋,收容羁押新丧的鬼魂,二月二日祭拜。

灶神(灶王爷)

村民常年供奉。在腊月二十三辞灶日,村民要祭拜灶神。

井神

春节后第一次挑水时要烧纸祭井,也可在正月初十“石头生日”时祭拜。

路神

主宰行车安全之神,现在和祭车一并进行,祈求人车平安。一般在购买车辆时和正月初祭拜。

宅神(家院神)

是指人们供奉在家宅之中的家堂香火中的主祀神祇,主要有家神、门神、灶神、财神、井神和厕神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