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惠來的回憶


七十年代惠來的回憶

廣東省惠來縣,是一個海岸線很長的縣,屬下十四個鎮,二個農場,一個華僑農場管理區,一個市直工業區。陸地面積1253平方公里,海域面積7689平方公里。盛產大米,水果,海洋捕撈,養殖業都很發達。魚類品種達680多種,是吃海鮮的好地方。

那些年,我在惠來縣葵潭西嶺礦五七農場當知青,很少去惠來,只會偶爾到惠來縣城去,記得去參加過一次籃球聯賽,二次去參加體檢,一次是一九七六年參軍兵檢,海軍東海艦隊潛艇,身體合格但名額不夠,去不了,還有一次是七八年大學入學體檢,平時都在農場勞動,在那大山溝裡面,外面的世界怎麼樣都不知道,只知道惠來是個很大很漂亮的城市。那裡的人穿得很漂亮,就像電影裡面城市人一樣。

在改革開放以前的年代,惠來還是出了不少人物及新鮮事物。塘田購銷社張金水主任,就是那個年代的先進人物,還有在海灘發現國民黨特務偷登陸,就及時報告,最後把敵人全部抓住了的英雄人物詹美香。文革時期,全縣的中學都跑到西嶺礦接受工人階級再教育,都是轟轟烈烈的行動。那時,我在西嶺礦讀高一,礦區就派我們去接這些接受再教育的學生,他們是走路過來的,我們就走了幾公里路,去接他們,幫他們挑行李,像人民群眾歡迎老八路一樣。

惠來還有一種現象及一件寶貝,第一種現象就是海市蜃樓,就在靖海一帶,據說中國只有三個地方可能出現這種現象,就是惠來靖海,新疆克拉瑪依,山東萊蕪。第二件就是帶佛像的大貝殼,說是解放初期,發現一個池塘晚上在晚上老是會發光,於是,當地人就把池塘的水放幹,發現有一個大貝殼,打開一看,貝殼裡面的壁有幾個佛像閃閃發光,而佛像不是人為雕刻上去的。現在,有半個貝殼就在惠來,有半個貝殼好像在臺灣。

靖海是一個漁港,盧園灣是一個美麗的海灣,那裡水質很好,可養鮑魚,也有許多船在捕魚,海鮮不錯,汕頭有許多人專程開車過來吃魚。還有一個風景點叫做客鳥尾,都是五色石,非常漂亮,那是海蝕石。那裡立了幾塊石碑,是紀念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八日的建國以來最大的太平洋超強颱風,這裡就是颱風的登陸地點,那個颱風,在汕頭牛田洋完成了巨大的損失,部隊在這裡圍海造田幾十平方公里,為保護這些已經圍起來的田,部隊及大學生迎著大風暴衝上海堤,準備堵缺口,結果,犧牲了553人。現在,牛田洋有一個紀念碑,就是紀念他們的。

惠來縣城雖不是很大,但在我們山區,是最繁華的了,那裡的商店太多了,還有豪華旅社,比如文昌大廈,在那個年代在汕頭地區都很有名氣。惠來的企業家非常優秀,尤其是經商,更是勝人一籌。從文革年代全國聞名的塘田購銷社到惠來貿易供銷合作社的袁總,到現在在全世界各地拼搏,業績不凡的新秀,都是惠來的驕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都說山區出人才,一點都不假,惠來的象棋,水平很好,許銀川就是惠來人,還有世界聞名的韶關南華寺,方丈就是惠來人。一九七八年,我也是在惠來參加全國高考,錄取到現在的廣東工業大學讀書。我自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八年都是在惠來西嶺礦,對惠來有很深很深的感情。我在那裡度過了童年及青少年。我在惠來縣城,還幫助朋友籌建了富林大酒店及惠來賓館。

現在,我都會不時去惠來走走,看看老朋友,走街串巷,聽那鄉音,看那過去的建築,買當地的特產,尤其是吃當地的烏葉荔枝,那是非常熟悉,親切的家鄉味道。再到龍溪二岸品嚐那滿山遍野的果樹,菠蘿,幾個老友相聚,一壺老酒,一桌海鮮,一堆水果。。。。

說不完的話題,道不盡的往事。山路十八彎。。。。。

七十年代惠來的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