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丨只因那份初心!一家「標杆農商銀行」的普惠金融之路

独家丨只因那份初心!一家“标杆农商银行”的普惠金融之路

独家丨只因那份初心!一家“标杆农商银行”的普惠金融之路

導讀

在內蒙古太僕寺旗這片廣袤的天然草原上,一支有夢想、有情懷、有溫度的金融力量——太僕寺農商銀行,作為深耕本土、服務“三農三牧”的典範,備受業界矚目。

改制5年來,該行以農為根、扶小助微,不斷創優金融服務體驗,以引領者的姿態,全面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強”的品牌服務形象,日益成為推動旗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作 者:中華合作時報記者 賈丹丹

通訊員:閆瑞強 王曉紅

內蒙古太僕寺旗,位於陰山北麓,渾善達克沙地南緣,有“御馬文化之鄉”的美譽。

在這片廣袤的天然草原上,一支有夢想、有情懷、有溫度的金融力量——太僕寺農商銀行,作為深耕本土、服務“三農三牧”的典範,備受業界矚目。

自2013年5月28日改制以來,這家地處草原深處、規模不大的農村金融機構卻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2017年7月,在銀監會農金部開展的第三次農村商業銀行標杆銀行評選中,被評為“縣域標杆銀行”


2018年1月,榮獲中國銀行業協會授予的“2017年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支農支小服務示範單位”稱號;


2018年7月,其創新推出的“金融扶貧·致富通”,在中國農村金融品牌價值榜評選活動中,被評為“全國農村金融十佳精準扶貧產品”……

一項項耀眼的榮譽背後,飽含著這家本土銀行對農村牧區的深情厚意。

“讓每一位農牧民,在有金融需求時,都能夠及時地、便捷地、有尊嚴地享受到高質量的金融服務。”這是太僕寺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呂平文的“農金夢”,也是該行孜孜無怠踐行普惠金融的赤子情懷。

數據是最好的證明:5年來,該行累計發放各類貸款88.46億元,其中,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佔全部貸款的92%和17.38%。

独家丨只因那份初心!一家“标杆农商银行”的普惠金融之路

↑圖為太僕寺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呂平文(右一)深入永豐鎮田興元村實地查看助農金融服務點工作開展情況。

支農支牧支小:

只為守住那份初心

“追根溯源,不管是農信社,還是農商銀行,都離不開一個‘農’字,以農為根、扶小助微,是我們一直牢牢堅守的初心!”在呂平文看來,農商銀行無論如何轉型升級,都要專注主業,守住“根”和“本”,首先要全面滿足“三農三牧”生產的信貸資金需求。

紅井源,太僕寺旗有名的農業龍頭企業、納稅大戶,20多年的患難與共,使其與太僕寺農商銀行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聯繫。

走進這家專注亞麻籽油30年的企業,一座座寫著“原料庫”“生產區”“壓榨區”“灌裝車間”的白色廠房映入眼簾。

年輕的總經理賀宇,遠遠地迎出來。得知來意,他招呼大家坐下,若有所思。

“20多年前,我們最早的一筆貸款是1000元,用於收購原料,那時的紅井源,還是一個小作坊。”賀宇深有感觸地說,“這些年,農商銀行已累計為我們發放了3.3億元的信貸資金,沒有農商銀行的信貸支持,就沒有紅井源今天的發展,這種感謝是無法表達的……”

太僕寺農商銀行信貸中心客戶經理馬豔明告訴記者,太僕寺旗是胡麻和油料作物傳統種植區,油料種植面積35萬畝,是當地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也是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

賀宇介紹說,“紅井源”除了為當地農牧民提供300多個就業崗位外,還對幫扶村建檔立卡戶實施子種低價補貼政策,即按低於市場價50%的價格提供優良子種,給貧困戶播種;收貨後再以高於市場價10%的價格集中收購,保障貧困農牧民穩定增收。

這一扶貧行動的背後,是太僕寺農商銀行“金融活水”的持續潤澤。

独家丨只因那份初心!一家“标杆农商银行”的普惠金融之路

↑圖為太僕寺農商銀行信貸中心客戶經理馬豔明、業務發展部經理閆瑞強到紅井源公司開展貸後調查工作。

築夢前行者,只因那份初心。

多年來,太僕寺農商銀行不斷加大涉農領域信貸投放力度,大力支持“三農三牧”和小微企業發展,以引領者的姿態,日益成為推動旗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支農支牧方面,該行立足當地農牧業發展實際,採取“龍頭帶動、以點帶面、基地發展”的模式,大力支持種植大戶、養殖大戶、農機大戶、家庭牧場、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農牧業產業化等龍頭企業。


在支小支微方面,該行圍繞戰略定位、風險偏好及監管要求,引導信貸資金投向重點行業、重點區域的小微企業及優良客戶、優質項目,鼓勵和支持小微企業對原材料進行深度加工和綜合利用,引導小微企業抱團發展,培養小微企業客戶群。


在創新信貸產品方面,該行大力推廣“綠色林權易貸通貸款”“農牧業機械致富通貸款”“綠色蔬菜速貸通貸款”等新產品,加大對個人消費、個人經營類的信貸支持力度

據瞭解,5年來,該行累計發放涉農貸款81.46億元。其中,發放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牧場等新型農牧業主體貸款12.22億元,發放小微企業貸款15.37億元,其支農支牧支小的服務能力和服務層次大幅提升。

↑圖為太僕寺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呂平文一行深入到田間地頭走訪調研。

開展精準扶貧:

擎起沉甸甸的使命

幸福鄉,新德村委會。

下午4點半,一場為新德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召開的會議準時開始。

不大的會議室裡,20多位村民或站或坐,積極互動,手裡都拿著一份《幸福鄉部分補貼、政策參照清單》。這是由太僕寺農商銀行幸福支行與太僕寺旗法院、幸福鄉政府共同召開的精準扶貧工作會,專門向貧困戶傳達貸款購牛項目和政府補貼政策。

太僕寺農商銀行幸福支行副行長趙偉告訴記者,通過這一項目,由農商銀行提供最高3萬元的基準利率貸款,每戶貧困戶可購買5頭牛,並由保險公司保險,同時每頭牛可獲得3000元政府補貼。

“現在國家政策太好了,沒錢買牛,農商銀行上門服務提供低息貸款,國家還有補貼,購買1頭牛,1年至少能增收3000多元,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好!”57歲的村民張銀笑著對記者說。

独家丨只因那份初心!一家“标杆农商银行”的普惠金融之路

↑圖為幸福鄉新德村正在召開精準扶貧工作會。

隨著“精準扶貧”成為國家戰略,太僕寺農商銀行毅然擎起了這份沉甸甸的使命。

據該行業務發展部經理閆瑞強介紹,金融扶貧是該行以新模式構建普惠金融生態的重要內容。結合太僕寺旗扶貧攻堅現狀,該行以“便農、惠農”為標準,精準對接特色產業金融服務需求,探索出多種金融扶貧模式:

“銀行+龍頭企業+貧困戶”模式。對當地龍頭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實現了“支持一個企業、帶動一片區域、造福一方百姓”的多方共贏目標。


“銀行+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對轄內農牧民專業合作社提供信貸支持,帶動貧困戶創業就業,幫助他們增產增收。


“政府貼息+龍頭企業+銀行承貸+保險公司+紅卡貧困戶”的“5+”扶貧信貸投放模式。

該模式讓貧困戶成為公司“股東”,每年可獲得1500元現金分紅。


“黨建+金融”模式。創新推出“黨員示範引領”貸款,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在精準扶貧攻堅的先鋒示範引領作用,開創了太僕寺旗地區黨建工作與農村金融平臺的合作模式。

同時,為更好引領貧困戶“加盟”企業,精準掌握扶貧第一手資料,該行實行“5+2”工作法,主動放棄休息時間,入戶走訪,做好政策宣傳、答疑及信息反饋等工作,力爭達到建檔、評級、授信3個100%覆蓋,幫助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

據瞭解,截至2018年6月末,該行累計投放金融扶貧貸款3.25億元。

独家丨只因那份初心!一家“标杆农商银行”的普惠金融之路

↑圖為太僕寺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呂平文,監事長斯琴圖,行長郭佔海一行深入紅旗鎮雙合村黨支部現場調研精準扶貧工作。

謀求轉型之道:

創新金融服務體驗

太僕寺農商銀行察哈爾支行,是錫林郭勒盟首家“智慧銀行”

走進這家早已名聲在外的“智慧銀行”,科技之風迎面撲來:

體感互動大屏,通過體感手勢感應,為客戶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


掛壁式手機銀行,可通過手機操作投屏到互動屏幕上;



智慧診療區

,客戶可免費測量身高、體重和血壓;


現金出納機,為客戶提供大額存取款及兌換零錢;


RTS管道銀行,從1樓到3樓,均由管道相連,通過膠囊管桶傳遞文件、辦理業務;


在各個功能分區,機器人“慧慧”迎來送往,有問必答……

在察哈爾支行行長張琪的引導下,記者來到該支行二樓的“小小銀行家學院”。這裡專門為小朋友設計了模擬銀行櫃檯、模擬ATM取款機、智慧留言牆等,儼然一家“小銀行”。

指著牆壁上的一張張活動照片,張琪介紹說,他們會經常邀請小朋友和家長舉行不同主題的“小小銀行家”體驗活動

活動中,工作人員會通過精美有趣的PPT及動畫,向小朋友講解貨幣的起源、如何識別真假幣、外幣等一系列知識,寓教於樂,激發他們對金融知識的興趣;


帶領小朋友分組扮演押鈔員、櫃員、大堂經理,讓孩子在充滿趣味性的遊戲體驗中,走進金融、瞭解金融、關注金融。

“每天都會有附近的老人來量血壓,下午放學後還會有孩子來這裡寫作業,一些老人或家長,順便就把業務辦了。”提及智慧銀行對居民的吸引度,張琪告訴記者。

独家丨只因那份初心!一家“标杆农商银行”的普惠金融之路

↑圖為太僕寺農商銀行察哈爾支行舉辦“小小銀行家”體驗活動,讓孩子們體驗智慧金融。

独家丨只因那份初心!一家“标杆农商银行”的普惠金融之路

↑圖為“小小銀行家”體驗活動中,工作人員向孩子們講解如何識別真假幣。

對慧鑫支行進行標準化改造,是太僕寺農商銀行物理網點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規劃。通過採用“銀行+女性特色”

的服務模式,慧鑫支行的經營模式更有“創新性”:

在設計上融入“蒙元”元素,突出地域特色;


營業大廳的功能分區更加醒目、整齊、合理;


從行長到大堂保安全部為女性員工,高顏值的外表下,標準的禮儀和規範的服務,讓銀行的金融服務變得更有“味道”。

独家丨只因那份初心!一家“标杆农商银行”的普惠金融之路

↑圖為太僕寺農商銀行慧鑫支行大堂經理機器人“馨馨”與小朋友互動。

記者瞭解到,以“客戶為中心”創優金融服務體驗,是太僕寺農商銀行紮實做好普惠金融服務工作的不懈追求。

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之下,該行積極謀求轉型之道,按下科技創新“快進鍵”,加快發展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全面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強”的品牌服務形象。

細微之處見真情。太僕寺農商銀行注重從細節處著手,優化金融服務體驗:

推行規範化、精細化、親情化服務,在營業大廳擺放了雨傘、醫藥箱、輪椅、老花鏡、針線包等便民設施,並設置了愛心窗口和“環衛工人愛心驛站”;


全力配合政府做好各項惠農補貼發放,代理了全旗13萬戶社保卡發放和管理工作;


加大自助機具布放和助農金融服務點建設力度,全旗18家營業網點與126處助農服務點交相呼應,形成全方位、立體化服務網絡,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務。

独家丨只因那份初心!一家“标杆农商银行”的普惠金融之路

↑圖為太僕寺農商銀行大堂經理指導牧民填寫業務憑證。

独家丨只因那份初心!一家“标杆农商银行”的普惠金融之路

↑圖為太僕寺農商銀行普惠金融“春天行動”送金融知識走進“蒙古族祭敖包”活動。

“我們創新推出了微信銀行、聚合支付業務,推廣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短信銀行等多元化金融產品,為城鄉居民提供全天候、不間斷的便捷化服務。”呂平文告訴記者,藉助“互聯網+”思維,該行的普惠金融實現路徑更加立體化,疊加效應正在釋放。

記者手記

草原深處的微笑

中華合作時報記者 賈丹丹

從城區社區到牧區嘎查,從小企業到農牧戶,車子行駛在草原深處。

採訪結束時,一張張微笑的臉龐,在記者的腦海中不斷閃現:在廠房裡,企業家賀宇緊緊握住客戶經理馬豔明的手道別,一再感謝,滿臉笑意;在牧區,牧民張銀指著不遠處的幸福支行副行長趙偉笑言“我們家他來過很多次了,全村人都認識他”;在總行營業部,有了機器人大堂經理“雯雯”的陪伴,等候辦理業務的人,歡聲笑語不斷……

独家丨只因那份初心!一家“标杆农商银行”的普惠金融之路

↑圖為太僕寺農商銀行總行營業部的機器人大堂經理“雯雯”熱情地為前來辦理業務的牧民介紹該行業務及產品。

一路走來,記者看到,普惠金融對這裡的百姓而言,並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

對於遠離城區的農牧民來說,普惠金融是少走幾十里路,節省半天時間;對於新德村的貧困戶來說,普惠金融是可以多擁有幾頭牛增收致富;對於無數小微企業來說,普惠金融是從年收入幾萬元到幾十萬元。

對於太僕農商銀行來說,普惠金融是想客戶所想,因地、因事、因人,打破貸款壁壘;是創新金融產品,在客戶想要創業時,為他們提供起步資金;是不斷提升服務質效,在企業提速發展時,能添上一把柴,在企業陷入困境時,再給一把力。

一路走來,記者深刻地感受到,普惠金融對這裡的百姓而言,是一份流淌在心間的便捷與安心,是浮現在臉龐上最動人的微笑

“時代在變,農牧民的金融服務需求也在變,5年多來,1800多個日夜,在普惠金融的道路上,我們一刻都不敢停歇。”呂平文向記者坦言。

於他而言,客戶滿意的笑容,就是對太僕寺農商銀行最大的肯定與褒獎。

独家丨只因那份初心!一家“标杆农商银行”的普惠金融之路

賈丹丹

《中華合作時報·農村金融》記者

願以一顆虔誠的心,為文字注入靈魂。

在行走中尋找故事,於追問中發現價值。

她的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