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扶貧 版本升級

電網扶貧 版本升級

趙化利 王彥民

7月初,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的協調下,甘肅電力遠送天津取得實質性進展。這是甘肅省政府與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後,電網助力甘肅脫貧攻堅取得的又一成果。

振興甘肅 電網新使命

在新中國電力發展史上,甘肅在全國電力系統曾經創造了多項佳績:從中國第一座百萬千瓦級水電站到全國第一座330千伏變電站,再到全國第一個750千伏示範工程,一系列的發展先機讓甘肅電網走在全國同行的前列。

然而,近年來國網甘肅電力卻漸漸拉開了與中東部兄弟單位的差距,電網網架薄弱、管理基礎薄弱、盈利能力較弱的困難制約著甘肅電網的發展,也制約了對甘肅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

紮根於隴原大地的國網甘肅電力,與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甘肅電網健康發展就是對甘肅經濟轉型換擋的支撐。因此,國網甘肅電力把新時代發展戰略的落地實施和助力脫貧攻堅結合起來,以電網的高質量發展推動甘肅新能源經濟的增長和深度貧困地區的脫貧致富。

這一思路也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與甘肅省委省政府的會談主題。5月2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與甘肅省委省政府舉行會談,雙方就以電網建設促新能源發展、以再電氣化促鄉村振興,攜手推動甘肅電網發展,加快幸福美好新甘肅建設達成共識。

“十二五”以來,國網甘肅電力累計投資115億元用於全省農村電網建設改造,大大改善全省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應該說,國網甘肅電力的精準扶貧工作紮實而有效。經過思想大討論的幹部職工認為,電力精準扶貧上升到電力振興甘肅經濟的高度,需要實施一批有別於農村電網改造的大規劃、大項目,從全國一盤棋的格局出發,政府和電網企業通力合作,振興甘肅經濟,助力扶貧攻堅。

電力興甘 扶貧新思路

電力興甘,著力點是甘肅省精準扶貧的艱鉅任務和現狀。甘肅省86個縣(市、區)中,有75個貧困縣,其中國家集中連片特殊貧困地區貧困縣58個(含23個國家級貧困縣,“一區一州”17個深度貧困縣)。

國網甘肅電力領導班子在多次思想討論中形成共識:像甘肅這樣貧困覆蓋面大、貧困程度深的省份,開展一戶一策精準扶貧的同時,還要努力推動甘肅宏觀經濟的發展。只有高質量的宏觀經濟發展,才能具備造血功能,鞏固脫貧成果。

國網甘肅電力廣大幹部職工認為,在甘肅宏觀經濟層面,以高載能為代表的傳統工業經濟受經濟轉型的影響持續疲軟,以新能源為代表的新經濟因為市場消納不足而發展受阻。在經濟發展由粗放轉向精細、由資源型轉向創新型的當下,支持甘肅新能源經濟良性發展,是電網企業促進甘肅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是電力興甘的落腳點。

而這正是甘肅電網的優勢所在。甘肅電網和它所處的地理位置一樣,在“四室一廳”的西北電網中位於客廳的位置,發揮著樞紐核心的作用,送端電網特性明顯,可以把甘肅的新能源輸送到中東部地區,把甘肅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同頻共振 電網新發展

目前,伴隨著全面開展的思想大討論,國網甘肅電力認真研究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與甘肅省委省政府會談成果,梳理出25項重點工作,分解細化任務,落實責任分工,積極行動起來開展項目的前期工作。

未來可期的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和甘肅省委省政府通力協作,致力於甘肅省內超高壓電網建設,消除主網架薄弱安全性不足的矛盾;積極謀求建設特高壓直流通道,擴大甘肅新能源在中東部消納份額;實施甘肅農村電網改造,推進鄉村再電氣化。

這些項目措施的落地,對甘肅電網來講,750千伏主網架將更加堅強可靠,配電網更加安全穩定,省內新增一條新能源外送通道。對於甘肅省來說,新經濟的代表新能源將迎來廣闊市場,帶動地方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

長期以來,工業用電量佔70%,其中高載能用電又佔70%。高載能產業的疲軟是影響甘肅經濟下滑和甘肅全社會用電量走低的主要因素。電力興甘項目的實施,是甘肅產業結構轉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踐。

目前,甘肅已經建成±800千伏祁韶直流,±800天中直流和±1100千伏吉泉直流。2017年甘肅通過特高壓和省間聯絡線輸送電能203億千瓦時,相當於國網甘肅電力為省內發電企業創造60.9億元的收入,有力拉動省內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而如果從更加宏觀的層面算賬,一度電能夠創造15-25倍的GDP產值,甘肅每外送1億千瓦時新能源電量,送端和受端將共同創造10.5億元?17.5億元的綠色GDP產值。這相當於甘肅省分享了中東部發達省份發展紅利,中東部省份降低了GDP“含碳量”,對於推動美麗中國建設和帶動甘肅脫貧致富作用明顯。

2020年甘肅要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甘肅省扶貧攻堅任務重、時間短,這些項目的順利實施,將有力促進甘肅扶貧攻堅工作的進展。國網甘肅電力全體幹部職工將以百倍的信心和幹勁,將“電力興甘”這一規劃從藍圖變為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