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路漫記(上)

冒雨駛上川藏線

藏路漫記(上)

都說西藏,一生中怎麼也得去一次,於是和好友相約今年一定要來一次西藏行。前前後後差不多對比了半年關於西藏的路線,終於決定用TOP6000攝影平臺的路線,跟隨攝影老師進行一次完美的西藏攝影遊。

六月的最後一天,一行十人分乘三輛車,在TOP6000攝影平臺安排人員的帶領下,終於在時有時無的細雨中駛離成都,開始了西藏之旅。西藏之美大都體現在進藏的路上,特別是沿318國道從成都平原一路進到青藏高原,簡直就是一場視覺的盛宴!

這是我頭一次進藏,心中總有些忐忑,不僅有川藏路的艱險,也有那未知的高原反應。還好,駛過雅安駛過瀘定,在趕往康定途中,海拔也在一點點地升高。過了康定,有人開始不斷地報出海拔:2700、3100、過4000啦!可大家都說沒有什麼感覺,怪了。

藏路漫記(上)

一路上這樣的隧洞一個接一個,真心感嘆修路的水平!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折多山口康巴第一關

折多山口,4200米,這裡是康巴第一關,也有人說是漢藏的分界線,這麼重要的地方自然要停車拍照。待從車裡下來,腳踏實地走上幾步,才感覺腳底下像踩了棉花,呼吸也開始急促了。有人可能動作幅度有些大,再次登車後就感覺到頭疼了。

過了折多山口就到了新都橋,這裡海拔不到3400,今天就在這裡露營了。這一天我們走了大概400公里。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新的一天從新都橋開始

高原反應開始陸續在大家身上出現,程度不同而已。清晨刷牙時腦袋晃動了幾下,竟也頭痛欲裂!說好的清晨起床拍照也有人食言了。

這是新都橋對面山上的一座寺廟,從排場來看好像是座佛學院,有許多喇嘛住在這裡。也就是從這裡開始,整個西藏之行我都被籠罩在神秘的宗教氛圍之中。沿途的藏式建築,藏族人也多了起來。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這個巨大的經筒需要兩個人合力才能推動。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令人高反嚴重的稻城

利用早晨的光線盡情拍照後,我們再次行駛在318國道上。海拔持續升高,過兔兒山埡口已接近4700米,稍一活動就能感覺到太陽穴脈搏跳動的疼!但從新都橋到理塘,沿途要翻過高爾寺山、剪子彎山、卡子拉山等,海拔一直在40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帶行進,對大家的高原反應是個挑戰。在這路段我就出現了雙手發麻、甚至視物出現黑斑的症狀,好在一會兒就過去了。

從理塘我們拐下了318國道前往稻城,應為明天要到亞丁去玩,所以選擇住在海拔相對較低的稻城(3740m)。不過同行攝友中還是有人堅持不住了,被送進了稻城醫院,醫生給開了葡萄糖,吸上了氧氣,並再三勸告:鑑於您的身體狀況,建議您馬上離開高原地區!此話弄得我們都很緊張,後來得知醫生對前來就診的高反病人都說這句話。加上攝友吸了兩個小時的氧,生龍活虎又像沒事人一樣了,大家懸著的心才放下了。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遠眺兔兒山,真的很象一隻兔子。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稻城邊上的白塔群,很多人在一圈一圈地轉塔。

藏路漫記(上)

藍色星球上最後一片淨土

一早離開稻城繼續南下,直奔亞丁。當然,同行的人員中也有感覺不好的,選擇了在賓館休整一天。亞丁景區就不再贅述了,由於高反的原因我們都沒有往景區的縱深走。在這裡聽到遊人一句話覺得很形象:眼睛在天堂,身體在地獄!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川藏南線四川最後一個城市

第三天按計劃是從稻城經理塘趕到巴塘,巴塘是川藏南線四川段的最後一座城市,距稻城只有320公里。當然,高原上的318國道是無法和平原的高速路相比的,320公里也只能說今天的路程相對輕鬆一下而已。

進入高原第三天,大部分人慢慢適應了高原缺氧環境,沿途路過的埡口都在4500左右,大家基本上如履平地了。看著路旁護路武警的標語:“海拔高鬥志更高缺氧氣不缺志氣”,我們都笑了。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翻閱海子山

海子山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峰果銀日則海拔為5020米,共有1145個大小海子。其規模密度在我國是獨一無二的,故名海子山。其中最有名的海子就是姊妹湖,不少穿越318川藏線的朋友都會在姊妹湖合影留念。

藏路漫記(上)

跨過金沙江

新的一天開始了。今天我們要從巴塘趕往八宿,460多公里,所以大家早早就出發了。這是架設在金沙江上的一座大橋,橋的中間有一標牌,標明這裡是川藏的分界線。從這橋上跨過金沙江,我們才真正踏上了西藏這片神奇的土地!

這裡的318國道越發險峻了。由於雨季來臨的緣故,道路垮塌的路段很多,但施工搶險的隊伍、機械更多,延綿不斷,彷彿整條道路都在施工。車輛行進的速度自然很慢,有的狹窄路段車輛只能單向放行,免不了排隊等候。

好在走走停停,最終我們還是順利通過了塌方和路基垮塌路段。不過車上的人們並不輕鬆,每人手心裡都攥著一把汗----路況實在是太險了!盤山公路在崇山峻嶺間蜿蜒前行,一邊是陡峭的山峰,上面怪石粼粼,彷彿隨時都會滾落下來;另一邊是幾乎像刀切一樣的懸崖,從深處傳來陣陣江水奔騰撞擊岩石的沉悶聲響,聽著令人毛骨悚然。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這是海拔4120米的業拉山口。過了這個埡口之後,便是著名的“怒江72拐”。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七十二拐

特別要說說這段頗具特色的九十九道彎七十二拐。照片由於受到山體的遮擋無法把公路拍全,但從山頂一路開下去,這樣的胳膊肘彎一個接一個,我沒有一一去數,但感覺這個名字其實一點都不誇張。

這一天的路程很辛苦,穿過業拉山口拐出七十二拐後不久,天已黑了,此段公路一直與怒江相伴而行,夜幕中看不到滔滔江水,只聞波濤洶湧之聲。

藏路漫記(上)

帕隆藏布峽谷,平均深度3555米。

藏路漫記(上)

然烏湖和米堆冰川

清晨從八宿出發,沿途要遊覽然烏湖和米堆冰川,今天的落腳點是210公里的波密。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然烏湖風光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米堆冰川風光

藏路漫記(上)

墨脫探秘

入住波密後,大家不約而同地注意到了路邊的一塊路牌,直指墨脫。

墨脫是西藏最後通公路的地方,擺脫“高原孤島”之稱也是近幾年的事。所以大家臨時決定抽出一天時間往墨脫闖一闖。路況時好時壞,但基本上還能稱之為路。再往裡走,路過一個檢查站,警察逐個查看了身份證、駕駛證後,告訴我們那輛

地盤較低的汽車不能繼續前行了。沒辦法,我們只好將所有行李搗到那輛車上,所有人擠進兩輛具有越野性能的車上繼續前行。

這裡的路真的顛覆了我對“公路”的概念!坑窪不平、泥濘不堪,難怪警察不讓那輛轎車進來,這路真的不是一般車能通過的。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墨脫,我還會來

在這樣的道路上蝸居爬行了半天,我們也就走了一半的路程,按照警察開具的路條,在餘下的時間裡,我們要趕到墨脫並在下午三點之前回到目前所在的地方,不然天黑前我們就無法走出大山了!算一算無論如何是走不完的,所以大家決定不再往前趕了,就此返回。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墨脫,有機會專程來看你!

挺進林芝

從波密向林芝進發,216公里。登臨海拔4728米處的色季拉山口,可遠眺南迦巴瓦峰峻美的雄姿。公路在山間曲折盤旋,雲霧也在山間漂浮繚繞,有時彷彿離天三尺三,車窗外的白雲觸手可及;有時又會穿過雲層,看腳下雲海洶湧,似在天宮騰雲駕霧一般。傍晚時分,我們來到了林芝位於318國道上的八一鎮。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登臨色季拉山口,可遠眺南迦巴瓦峰峻美的雄姿。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通麥特大橋

帕隆藏布江和易貢藏布江匯合處—通麥。可以看到並列著不同時期的三座橋。

藏路漫記(上)

藏路漫記(上)

途徑魯朗,這裡的石鍋雞有名。春天挑花盛開時是最美季節。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下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