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三十,警惕这两个习惯,会让你越混越差,众叛亲离!

关于习惯,一个层次高的人与一个层次低的人,区别就在于:层次高的人懂得掌控自己的习惯,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层次低的人,则被习惯、习气所掌控,凭着自己的喜好做事。但是年轻时候任性尚还说得过去,人到中年,便要警惕了。

三十岁,是一个人生的分水岭,告别年少轻狂,年轻已经不能成为自己任性的资本,取而代之的,是人生的责任,孔子说:“三十而立”,在这个年纪,要懂得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公平,你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学会为人处世,是人生路、成功路上必备的智慧,而学会交往便是第一堂课。

人到三十,警惕这两个习惯,会让你越混越差,众叛亲离!

处世奇书《格言联璧》中便讲述了会自毁前程的两个交往习惯,让你越混越差,一定要戒除!

一、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

释义:轻信别人,轻易发怒,这是听人说话时的大戒。

耳通性海,入于耳而乱于心。对于听见的话,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衡量,不能别人说什么,自己都相信,谗言、阿谀奉承的话一定要有所警惕,否则便容易中了别人的糖衣炮弹,人到中年,一定要戒除自满狂妄的心理。

所谓“忠言逆耳”,对自己有用的话往往听起来并不舒服,当听到让自己不喜的话语,也要警惕,不能立马翻脸,要审查是否说的正确,对自己是否有帮助,懂得虚心纳谏,接受批评,这样才能不让真正为你好的人失望,否则只会令人失望,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人到三十,警惕这两个习惯,会让你越混越差,众叛亲离!

二、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释义:劝导别人的时候,切忌不要语气激烈。

很多人在试图劝告别人、帮助别人的时候,发现明明是一番好心,却被当成驴肝肺。其实原因就在于方法不对,当你把自己放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对人说话时,往往会带有趾高气扬或是一副“都是为你好”的态度,但这样只会让别人反感,适得其反。

人到三十,警惕这两个习惯,会让你越混越差,众叛亲离!

想要帮助别人,便要将自己设身处地地放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以对方的实际情况出发,语气柔和,这样对方才能感受到你的诚意,自然会愿意听劝,并且对你更加感激、尊敬。

【闻尘杂说】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带你探寻中国古代各个学说的思想与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