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養生:雨天溼邪更重,程凱教授三招讓你不再溼氣纏身!

大暑養生:雨天溼邪更重,程凱教授三招讓你不再溼氣纏身!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近段時間,高溫酷熱,不少地方還進入“出行靠船”的暴雨模式。天氣預報顯示,華北北部、華南、華東等地區降雨仍將持續數日。

夏季溼氣本來就重,再遇上雨天,溼邪便更加肆虐,常常悶熱潮溼得讓人喘不過氣來。在前面的芒種、夏至、小暑,我們都知道要祛溼,但重點在益心、健脾,以便為祛溼打下良好的基礎。到了大暑,就真正更側重祛溼

經常有人問我,為什麼服用了祛溼的藥物,也使用了一些鍛鍊方法,但還是沒有祛除溼呢?其實,這正是我們要強調健脾祛溼、益心健脾祛溼等祛溼重要性的原因。

大暑養生:雨天溼邪更重,程凱教授三招讓你不再溼氣纏身!

溼是人體代謝的產物,正常情況下,可以通過出汗、二便、呼吸等排出。但如果心陽的搏動功能,脾的轉運能力減弱,則不足以通過自身代謝出去,此時就需要外界的輔助,如藥物、鍛鍊、穴位刺激等,但這還是要依賴身體本身的能力。也就是說,如果自身的祛溼能力是100%的話,自身能力減弱10%,則通過外界輔助填補這10%;減弱90%,則外界輔助需要做90%,此時需要多大的藥物力量才能填補這90%?因此,更關鍵的是調動自身的能力。大暑時節正值長夏,需要我們調動自身的調解能力,順應自然

▼▼▼

第一招:振奮心陽

要想調動自身的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振奮心陽。建議中老年人、缺乏鍛鍊的人、慢性病患者,多做一些有氧運動,以此調動心肺功能。此時,正值三伏貼的節氣當中,也可貼敷心俞、厥陰俞、靈臺等穴位。我們程氏家傳秘製的三伏貼採用傳統工藝製作,藥效比普通的可能更強。(☜點擊直達原文)

若平時自己按摩的話,可經常按摩胸前的膻中穴,彈撥腋下極泉等,這樣也能調動心肺功能。

大暑養生:雨天溼邪更重,程凱教授三招讓你不再溼氣纏身!

大暑養生:雨天溼邪更重,程凱教授三招讓你不再溼氣纏身!

第二招:健脾助轉運

通過運動可以提高身體的心肺功能,同時幫助脾轉運,比如對膈肌、腹部肌肉肌群做有規律、有節律性的運動。如果運動量不夠,或運動還是填補不了脾自身缺失的能力,可以試下三伏灸推薦選擇灸脾俞、胃俞、三焦俞,這樣有助於促進盆腔內臟腑的功能,提高胃腸的蠕動情況。此外,服用一些健脾方,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大暑養生:雨天溼邪更重,程凱教授三招讓你不再溼氣纏身!

大暑養生:雨天溼邪更重,程凱教授三招讓你不再溼氣纏身!

第三招:祛溼

當益了心、健了脾之後,我們要做的就是祛溼了。除了在飲食上適當增加一些薏米、赤小豆外,還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

大暑養生:雨天溼邪更重,程凱教授三招讓你不再溼氣纏身!

1.調節盆腔助二便排出

溼邪要向下清利,很難從上面透發出來,我們就要想辦法讓溼從大便小便排出。除了腹部中段、側腹肌、腰肌的鍛鍊方法,還有下腹部的鍛鍊方法,坐著就能完成。它可加速盆腔的血液循環、促進腹壓、促進神經興奮,讓代謝向下排出的功能健運起來。

具體方法:取坐位時吸氣,隨吸氣挺胸,氣吸到胸部,腹部做收腹動作。憋著氣收著腹,此時胸部壓力增加,造成橫隔以下腹部壓力增加;在腹部內收的情況下,腹部往裡的壓力增加,整個腹壓都會加強;吸氣收腹,憋住了氣,在這樣的情況下做會陰的收縮,即提肛,此動作要有節律,1提2放3提4放……..做十次後放鬆呼氣(即提、放各5次)。然後再吸氣憋住如上法,如此反覆。

便秘、排便無力的患者,下腹寒涼、腹型肥胖(贅肉多,鴨梨樣蘋果)的患者,堅持做這個動作有助於改善上述狀況,還有助於減肥

2.艾灸促進血液循環

艾灸兩側腹股溝股動脈搏動處(當氣衝、衝門),可增加下肢循環。如果您有一定的解剖基礎,還可艾灸陰陵泉。因為陰陵泉的深部為小腿的動、靜動脈循經處;向下灸太溪,也是重要動脈的部位;再向下取湧泉。這樣就可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

大暑養生:雨天溼邪更重,程凱教授三招讓你不再溼氣纏身!

大家都知道,陰陵泉是祛溼要穴,它是脾經經氣注入的地方,具有健脾化溼、通利三焦、清熱利尿的作用。它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取該穴時,要採用正坐或仰臥的取穴姿勢。如果不會或不方便艾灸,每次按摩陰陵泉穴50下左右,每天早晚各一次,堅持兩腿都按,也能起到很好的祛溼效果。

大暑養生:雨天溼邪更重,程凱教授三招讓你不再溼氣纏身!

私人訂製個性化的節氣養生茶服務

百年程氏的養生經驗方——四季健脾方的再次升級

大暑養生:雨天溼邪更重,程凱教授三招讓你不再溼氣纏身!

資深醫生遠程診斷

根據五運六氣和個人體質特別定製

使用藥食同源的本草

真正做到“因人、因時”而宜

購買前請先諮詢醫生(微信:wyq4726):王永強,中醫學碩士,執業醫師,程氏針灸第五代傳承弟子

—— END——

文字 | 程氏針灸

圖片 | 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