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最大的矛盾:家長有多牛,老師就有多慫

導讀:越來越難管的孩子。這個社會正在用“道德”欺負老師,教師正在職業化,這是我們想要的嗎?

一、越來越難管的孩子

教書容易育人難”,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

教書的壓力是學校給的,育人的壓力是家長和社會給的,教師這個角色在定位上,就承擔著多個角色給予的壓力。

從最早的師尊時代到今天,社會中教師這個角色與學生和家長的角色正在向著平等化改變,但在改變的過程中,在很多模糊的邊界,似乎教師這個職業越來越被動。舉個例子大家便能理解。

孩子教育最大的矛盾:家長有多牛,老師就有多慫

比如逢年過節你們家裡來客人做客,客人帶著自己的孩子,結果這孩子是一典型的“熊孩子”,大聲喧譁,吵吵鬧鬧,隨便動你的東西,甚至破壞東西,沒有禮貌也沒有教養,並且更可怕的是,你這朋友在教育孩子方面“一無是處”,不光不管不顧,還縱容孩子的做法,甚至享受其中,覺得這是孩子的天性,證明了他的孩子很“健康”的茁壯成長,這時候你會怎麼辦?

你會上去替你朋友教育他的孩子一番嗎?

不會,理智和素質告訴你,除非萬不得已忍無可忍,你絕對不會替他管教孩子,最多也都是掛著笑提醒提醒,然後內心期盼今天的“趴踢”快點結束,然後再結束後,好好吐槽吐槽這“熊一對兒”。

好的,如果你能感同身受這樣的場面,那麼你可以繼續往下設想,如果這樣的熊孩子給你來了10來個,讓你管理三年或者六年,每天都要見面,而且很可能還要面對這些熊家長的不配合,甚至是埋怨,並且社會輿論還要求你應該管教好孩子們。

孩子教育最大的矛盾:家長有多牛,老師就有多慫

這時候,你的處境就是很多老師普遍面對的情況。

更可怕的還不是熊孩子多,管理總需要“工具”,你是公務員的話,法律條文是管理你的工具;你是企業員工的話,上司的權利是管理你的工具;可你是老師的話,你沒有任何管理工具,社會希望你手持的工具叫“愛”,但這東西對熊孩子好使嗎!

你不聽領導的安排,領導可以通過你的工資、獎金、甚至是辭退的方式讓你清楚你的每種表現的所帶來的反饋,從而讓你知道她的態度,可是老師呢?面對屢教不改的孩子,除了一張嘴,還能有啥合法的工具?

甚至就這張嘴,也不能隨意用,只要家長和孩子覺得你說重了,一投訴,也準是你服軟道歉,別說體罰,現在老師連溝通教育的邊界都沒有,“碰不得、說不得”是很多老師感受到的最大難度。

二、這個社會正在用“道德”欺負老師

這類新聞一搜真是寫都寫不完。

雲南某中學老師因為沒收孩子的手機,被家長打破了頭

網友老師吐槽自己班級的一學生頻繁上課遲到,自己看不過去說了幾句,結果孩子回家哭爹喊娘,家長來學校理論,反覆威脅老師不許教訓自己孩子,不然讓老師吃不了兜著走;

江西鉛山縣一中學,學生因為拒絕罰站,辱罵老師,老師與之發生肢體接觸,而後老師被調到山區學習一年;

孩子教育最大的矛盾:家長有多牛,老師就有多慫

廣東東莞一四年級小學生對學校的多名老師實施過毆打,老師都不敢還手,每次都是找家長處理,最後不了了之;

陝西長武6名高三學生因為不滿老師制止他們撕書的行為,對50多歲的老師實施了毆打,打斷了三根拖布,最後因為不能影響孩子高考為理由,讓老師不要追究責任。

以上是比較嚴重的,身邊也有這樣令人費解的例子,就拿人大附中名師被投訴的案例,我們來講講:

2010年,於樹泉老師在人大附中結束了高三學生的教學任務,開始帶著初一學生開展名著閱讀活動,目的是“加強人文積澱,涵養大家氣質”。

孩子教育最大的矛盾:家長有多牛,老師就有多慫

接初中課的上學期,於老師對蘇教版語文課本做了大手術,重點保留了古詩文和極其有限的經典篇目,其餘課文有的略講,有的幾篇合起來講,有的不講,放給學生自學。這樣一來,就節省出了至少三分之二以上的課時。

於是,於老師的語文課堂空間大大拓展,變成了一個全然開放的系統,得以把古代寓言、著名對聯、唐宋詩詞、名言警句、經典名著帶進課堂。

不料幾個月後,在事前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家長群體告狀的事件突然爆發。自己毫無思想準備,猝不及防。

家長們眾口一詞:既然中考只考上千個詞語、十幾首詩、二十多篇古文,那老師為什麼要領著孩子們去讀名著?如果孩子因為讀書耽誤了中考,沒能升入重點高中,這個責任誰來負?

聲聲質問,咄咄逼人:強烈要求校長撤掉現任語文老師

,換上富有中考輔導經驗的老師。

孩子教育最大的矛盾:家長有多牛,老師就有多慫

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召開了家長會。在會上,劉彭芝校長給家長講了很多讀書的道理,翟小寧校長還宣讀了我就讀書問題寫給家長的信,最終風波止息,名著閱讀活動才得以堅持下來。

小石頭仔細查閱了很多類似的事情,發現這些事情都存在一些共性的特點

暫且不論老師個人也會有問題,家長個人也參差不齊,但每一個師生和家長的矛盾現象都會有這樣一個場景————鬧事父母往往都會高舉著孩子的尊嚴和孩子的利益,高舉著道德的旗幟,高舉著祖國的未來,在道德上對老師實施強制的鎮壓,不論你有什麼理由,不論當時的處境多麼的緊急,不論學生多麼的過錯,

孩子教育最大的矛盾:家長有多牛,老師就有多慫

因為沒有法律,因為沒有邊界,因為沒有約束,老師的所有行為都被“民眾的道德觀”監管,這種感覺只有當事者才能體會。

而當老師道歉服軟後,那些家長臉上分明寫著勝利和得意,那一刻可能任何一個人都沒有在考慮教育孩子這件事兒了,所有人考慮的都是這一個官司的輸贏和尊嚴的歸屬。

三、教師正在職業化,這是我們想要的嗎?

看了上述觀點,你可能覺得小石頭有些偏激,可能覺得小石頭不夠嚴謹,可能覺得小石頭偏袒老師。

不得不承認,很多老師的職業素養和道德水準也不夠高,社會在教師這個職業的培訓和考核上做的也不夠好,很多家長也因為老師很無奈。

孩子教育最大的矛盾:家長有多牛,老師就有多慫

但是整體社會的風氣正在把這個職業往一個死角逼:

“因為有的家長要求嚴格管,有的家長要求不要管,沒有邊界,但家長不好惹,所以別管了,別管了肯定沒事。

每個老師也都是一個普通人,拿著並不高的工資,也要操心自己的家庭,也有自己的尊嚴。

雖然社會輿論常常把教師比作園丁,比作蠟燭,但我們不得不接受的事實是,這些生而為人的老師,也不可能永恆的無私奉獻,他們也會有自己的情緒,也會犯錯,不可能永遠的無私偉大。

可是,孩子的問題往往都那麼難解難分,每個老師都不想“惹火上身”,在沒有邊界的管理中,老師被一次次的經歷反覆教育,教師團隊的價值觀和氛圍已經越來越職業化。

教好書就行,課好好上就行,這樣沒有投訴;

孩子教育最大的矛盾:家長有多牛,老師就有多慫

不再“多管閒事”,不再批評學生,不再上心的幫孩子改變那些家長沒發現的缺點;

好好說話,跟孩子不再生氣,反正那是別人家孩子,只要不嚴重擾亂秩序就好;

跟家長能溝通就多說幾句,一旦試探出家長不算好惹,那麼敬而遠之。

教師團隊越來越像傳統的五星級酒店的服務——臉上掛著假笑,合理體貼,但

真心的部分無比昂貴,甚至消費不起。

這樣職業化的“服務”,正是法規和邊界的缺失,以及那一部分鬧事家長“不懈努力”的結果。

但你們確定,這就是大家想要的嗎?

當所有的老師都學會自保的時候,才是你孩子最危險的時候吧,這才是中國教育最大的悲哀了。

《 》這篇文章也值得大家去閱讀和思考!

文丨小石頭

文章僅代表原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司立場。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廣州青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課堂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這裡有最有趣的青鹿人,立志做最好的智慧課堂,挖掘最新鮮的教育資訊,分享你最關注的熱點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