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架構一家公司(上):企業文化篇

本文主要是從使命、願景、價值觀來談談如何架構一家厲害的企業,一起來文中看看~

如何架構一家公司(上):企業文化篇

如何架構一家公司(上):企業文化篇

馬雲大大在《CEO第一課》中有提到:

如果將戰略分為人的上半身和下半身,上半身就是使命、願景、價值觀,下半身就是組織、人才、KPI。兩者不能身首分離,否則就變成了一個假戰略。

基於戰略,我們引出今天的話題,如何構架一家NB的企業,先聊上三路。

如何架構一家公司(上):企業文化篇

如何架構一家公司(上):企業文化篇

什麼是使命?

使命就是你公司存在的意義,你這個企業為什麼而存在。它解釋了“為什麼”的問題,你為何而來。從黃金圈法則中來說,這才是公司的原點。如果你沒有使命,也許你可以做點生意,但你的公司距離“NB”還有十萬八千里。

從你自身出發的使命是為了滿足“私慾”,是“索取”,而從用戶出發是為了提供了“價值”,是“奉獻”。比如:阿里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它是站在用戶的角度的,是為了成就一件讓他人受益的事情。

如果換成了“讓天下人都用我大阿里的產品”或者“讓阿里的產品遍佈全世界”,就會LOW到爆。贏了全世界又怎樣?我老鄉項羽的結局還不是家破人亡。

有創始人說的“使命”連他自己都不信,那還玩啥。就像《大創業家》男主對艾默生所說:

“人會成為他每天都想要成為的那個人。”

深信不疑,你只有自己信了,才會有可能。

另外,使命感不是老闆一個人相信,而是加入這個組織的任何人都相信。如果你真相信這是使命的時候,你天天在公司裡面講,日復一日,在做重大決定的時候,先問一下是不是符合我們的使命,形成一種刻意練習。如果你隨便找一個員工,問他使命是什麼,他都能立即說出來,這樣才算“有了”使命。

想起之前一個段子,說有家公司面試了一個阿里前100號的員工,在湖畔花園跟馬雲共事過。面試官就問他早就該財富自由了,為什麼還出來找工作?

那人答,當時湖畔花園就像一個黑網吧,馬雲像一個傳銷頭子,所以沒待幾天就趕緊跑路了。所以說,“信與不信”的意義遠遠超出我們認知。

使命的文字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對人們產生的意義和影響。

使命在本質上是為了解決動力問題,使命的存在,可以感召一個人內心的熱忱,從他人監督驅動,改為自我驅動。你的團隊的集聚能力、人才的靠攏能力就會變得非常強。

雕爺在《毛澤東才是中國最頂尖的“產品經理”》中提到:

比“沒有使命”更可怕的是“使命空轉”。

使命太宏大,而在具體日常行為中,員工往往感覺不到每日所做跟使命有毛線關係。

阿芙精油COO張小軍講:

他畢業創業那會,找到一個小機會,賺了一些錢,頭腦一熱,設立了一個極為宏大的使命(和今天華為的差不多),結果,攤子鋪太大,扯到蛋了。六個月後,員工的激情越來越淡,最終倒閉。

他感嘆,相比較起來,還不如競爭對手的流寇思想呢,只好好守住一個小業務,反而為員工創造了更多的收入。

好的使命,可以形成反饋閉環。不僅要說出來,還要做出來。紅軍的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麼宏大的使命如何落地?

“打土豪分田地”,每一個基層小兵,都能親眼看到底層窮苦老農民分到田地的喜悅,想起家鄉父老也將會有同樣的生活而激動不已,這就是最小反饋閉環。

願景就是公司需要長期實現的目標,超過10年以上的目標,它解釋了“是什麼”的問題,你要去哪裡。基於宏大的使命,你必須清楚地描繪一幅最終結果的藍圖,願景即你閉上眼睛就能看到的畫面。

願景可以讓大家求同存異

當你具有了相同的使命,又認可的共同的願景。大家基本上算是同路人,即使大家的想法有差異,但也可以力排眾議,向目標努力前行。另外,與願景不一致的提案就可以直接扔垃圾筐了。

願景讓你清楚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願景是一個目標,因此它是一個可量化的指標。它會觸發你思考,未來是什麼,現在是什麼,有多大的差距,我們怎樣減少這個差距?

當你每天可以仰望星空,又能腳踏實地,即使如同“登月”這樣難以想象的目標也會達成。

願景應致力於“追求卓越”,而不是要“打敗對手”

我們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不要關心別人做什麼,你知道我們是誰麼?

我們是追夢的人(來自許玉林教授課上的玩笑),我們不一樣,我們有偉大的使命與願景。

有了使命和願景,公司就有了存在的意義和要實現的目標,接下來就是要約法三章。價值觀是企業在前進路上的操作依據,在前行的過程中,它為我們的選擇和行動提供了指導。它解釋了“怎麼做”的問題,我們怎樣才能達成理想。

當我們知道了使命和願景,為啥還需要價值觀?

因為達成目標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你想賺1個億,你可以通過任勞任怨辛苦賺錢,也可以通過坑蒙拐騙不勞而獲,你會選擇那種?

另外每一家公司,你的資源總是有限的,那你行動的優先級是什麼?到底先做哪個,再做哪個。在你必須做出“艱難的選擇”時,哪個才是最重要的?

這就是價值觀的實際作用,它減少了很多團隊間無畏的爭吵和損耗。在同一套價值觀的驅使下,員工會明白很多事情即使沒有明文規定,但是如果與價值觀相違背,大家就不會去做。

價值觀不是貼在牆上的話語,有贊有條價值觀叫做“說人話”,白鴉老師當時帶我們參觀的時候,有解釋這條價值觀的由來。說以前有個DM(傳單)效果非常差,後來覆盤,發現是沒有站在用戶的角度,設計的太花哨(高端),反而讓用戶覺得是賣手機的,與想達成的目標嚴重背離。

因此去繁從簡,設計了大大的文字,去掉圖片,讓用戶一目瞭然。

有贊特意把“不說人話”的舊DM和“說人話”的新DM都貼在牆上對比,讓大家知道到底什麼是“說人話”。

如何架構一家公司(上):企業文化篇

如何架構一家公司(上):企業文化篇

價值觀必須考核,不然會淪落為牆上的空話。同時這是訓練同舟共濟,不斷篩選出“味道相同”的人。阿里對於那些價值觀不好的人,是堅決要清退的,因為對組織的傷害極大。同時能留下那些真正屬於公司的人才。

在創業的初期,首先要解決活下來的問題,價值觀更多的是通過創始人以身作則來展現,這也是許玉林教授說的領袖驅動。當打完了一個又一個勝仗,需要去覆盤總結,團隊是通過什麼樣的方法、原則達成目標的?

這些抽象出來大家一致認可的原則,將會成為你們公司真正的價值觀。

最後引用白鴉老師的話作為結尾:

「我在阿里的時候不覺得使命、願景、價值觀、組織等是多麼重要的事,那就是一個政治工具。當我做了三四年公司之後,我才意識到他有多重要。它是企業的根基。」

下期預告:

有了使命、願景、價值觀,戰略依然飄在天上,如何讓戰略播種到地上,快速成長?

下期談談下三路:組織、人才、KP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