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20 世紀60 年代至90 年代,世界14 項重大科技成果,有12 項成果的理論源於《周易》理論。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科學”這個詞是從西方傳來的,她的定義是:反映自然、社會、思維等客觀規律的分科的知識體系。然我國最早不叫“科學”,而是老子講“大道本無名、強名曰道”。“道”就是一切事物發展變化的自然規律。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中國文史哲思想的源頭

Source of Chinese thought

中國古代的一部占卜書,採用三畫卦和六畫卦,占卦之後,根據陰陽概念解讀的結果,可為個人現況和未來指引明路。學界以此經為中國哲學經典之首。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公元前300年簡書《周易》

《易經》雄踞中國古代“六經”(易、詩、書、禮、樂、春秋)之首。是中國文史哲思想的源頭。它的核心觀念與基本精神(揭示陰陽對立統一、互相依存、滲透、轉化之道推動變化發展),對於後世一切意識形態,包括美學、文藝學,都有巨大影響和重大的指導作用。它至今還是、而且永遠都是我國和世界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能指導我們更好地認識和改造自然、社會和人類自身,創造無限美好的未來。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雕版印刷發明後,人們自然不滿足與簡書《周易》的繁重和不便,越來越多的雕版印刷《周易》開始在市場流通。註疏本最初分為單注本和單疏本,而南宋兩浙東路茶鹽司所刻的《周易註疏》是現存最早的註疏合刻本。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周易註疏》南宋兩浙東路茶鹽司所刻

《易》居六經之首,後通稱《周易》。它提示天地萬物推移變易之道,周密而有普遍性意義。它區別於周代以前的兩種古《易》:神農所傳的《連山》和黃帝所傳的《歸藏》。周文王重新演繹古《易》,使之傳佈更廣。作用更大,因此叫《周易》。它由《易經》和《易傳》兩部分組成。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周易》含兩部分:

一、《易經》有8經卦及其迭合的64別卦,文字有64別卦的卦名、卦辭,384爻的爻辭。

二、《易傳》有《文言》、《繫辭傳》、《彖傳》,《象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7種10篇,解釋《易》的本義,就像“經” 的“羽翼”。又稱”十翼”。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從”經”到”傳”,經歷了長時期很多人的探索和創造,從傳說的黃帝和伏羲,到周文王,歷時一千多年。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從周文王演繹《易》定型,到孔子(周靈王、敬王時代)又歷六百餘年,其它九翼,到戰國時大體寫定。整部《易傳》創作歷時三百年。今見《周易》,是遠古到上古三千年問”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上古伏羲,中古周文王。下古孔子)完成的偉大經典。其作者之多,時間之長,在全世界堪稱第一。它在全世界的影響,也十分巨大。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原初形態:一部卜筮之書

A divination book

《易經》原初的形態是一部卜筮之書。在叩問人生、社會、國家的命運前途的吉凶福禍時,體現了“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的憂患意識和生命體驗。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易傳》中的《文言》以文示美。《繫辭》以辭達情,《彖》、《象》以象盡意。用富於文采的辭語闡釋,使“象”和“辭”,有著不可定指的多義性,多種情景的適應性。恍惚的朦朧美,其中充滿智慧的生動意象,可給人愉悅的美感。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易經》的主要手段就是“立象以盡意“,它的產生就是“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八卦就是先人的立象。這個象有實物為依據,又不是模擬物,而是代擬出有普遍意義的符號。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宋刻本 朱熹集錄《周易本義》

首先畫出兩個最基本的符號:“一”象徵 天、男、陽、剛等;“一一“。象徵地、女、陰、柔等。然後再將這兩個高度概括的基本符號按天、地、人三個層次迭合,象徵與人有密切關係的耳目聞見、親身感受到的雷、風、水、火、山、澤等重大物象,創造出☰(天)、☷ (地)、☳ (雷)、☴(風)、☵(水)、☲(火)、☶(山)、☱(澤)8個象,“象其物宜”,“宜”在“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各以乾、坤、震、巽、坎、離、艮、兌作為八經卦之名。再擴大體現人事的意象為64個符號,在卦爻辭中還原為有多義性、多種情況適應性的可感意象,提升出很多人生哲理和安危吉凶情況。正如宋代陳騤所說:“《易》之有象,以盡其意;《詩》之有比。以達其情。”易象有了象外之義。暗示或聯想人生很多具體情況,猶如文藝的比興,增加了審美感染力。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繫辭》說:“聖人之情見乎辭”。辭中有對人生況味的生動體驗,對安危吉凶多種情況的真知灼見和憂樂愛惡之情,對得失、憂樂、悲歡、悔吝、困順各種境遇的形象體現,使人能“觀其象而玩其辭”,品味中“樂而玩”。(《繫辭》),得到審美愉悅。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易經》語言精煉含蓄,富有文采。爻辭用簡煉文筆寫出多種具體情況,既生動。又不確定過死,有多義性,多種情景的適應性,靈活多變地寫出各種轉化。甚至是”物極必反”的情況。《繫辭》說卦爻辭“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其旨遠,其辭文,其言由而中,其事肆而隱。”類似文藝的“象徵”手法。如同劉勰《文心雕龍·隱秀》所說:”深文隱蔚,餘味曲包”。《文心雕龍·宗經》說:”論說辭序,《易》統其首。”《樂記》說音樂產生於“人心之感於物”:《易經》的“鹹卦”。按即古之“感”字。爻辭中描繪了下《艮》(少男)、上《兌》(少女)的交感之情。潘光旦翻譯靄理士著《性心理學》第3 91、392、310、394頁說。鹹卦及《鹹彖傳》中所寫的“鹹其拇”、“鹹其腓“、“威其輔頰舌”等男女歡情,就已描寫了情愛。並涉及“審美感應”等重要的美學觀念。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最為重要的是,《周易》說,卦象的產生是因為“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所以“立象以盡意”,提出了比西方早兩千年的“意象”說和“象徵”觀念。從卦爻辭中可以感受到象外之象、有別種韻味的意境。聯想到各種生命境況。還由卦位、爻位的隨機變化和趨時變通,有了通變日新的觀念,通過有多樣變化的文采,體現天地萬物變化之道和無限多樣的生命情意。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周易》最大的貢獻,最可珍貴的精華,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大視野和高起點,揭示了世界萬物發展變化的總規律:天地之道在於世上一切事物無不在變化之中。正如《彖傳》所說:“天地之道,恆久不已也。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周易》對美學研究有重大指導和啟發意義的是:在以“言“達“意”之問。提出了“象”。《繫辭》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並且,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周易》還能進一步啟發我們認識到,立象不僅可以盡意,也有不可盡之處。有其模糊性,可廣泛啟發聯繫和體驗,還可傳達出象外之情意韻味,這更是直言所不能達到的。這對於美學研究有更重大的意義。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來自西方頂級思想家們的驚呼

Western wonder

我國人民在“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思想的鼓舞下,努力奮鬥,變革創新,有很多科技發明比西方先進。如:河渠閘門、龍骨車、風扇車、火藥、雕版印刷、船尾的方向舵、活字印刷、羅盤針、提花機等。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而即使是西方最頂級的那些大師,也不乏《易經》的讚歎者。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榮格為《易經》英譯版寫過《前言》,十分重視此書:《易經》的精神對某些人,可能明亮如白晝;對另外一些人,則晞微如晨光;對於第三者而言,也許就黝暗如黑夜。不喜歡它,最好就不要去用它;對它如有排斥的心理,則大可不必要從中靈求真理。常見為《易經》辯護的慷慨激憤,卻少見榮格這樣淡然中流露出的徹底自信。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榮格

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博士稱《周易》是“世界發明的搖籃”、“萬有概念寶庫”。德國著名的科學家、哲學家萊布尼茨,驚奇地發現“伏曦八卦圖”和《周易》64 卦與他發明的“二元算術”完全一致。他說:“中國的燦爛文化,始終是歐洲科學家實踐的源泉”。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李約瑟

近年,世界各地出版的研究《周易》的著作約有6000 多種,研究《周易》的組織遍佈全世界,形成了世界歷史上空前的易學研究熱潮。美籍華人物理學家楊振寧說:“《周易》是純而又純的科學精華”。所以說《周易》是科學,是科學之母,是世界發明的搖籃

對於傳世經典《周易》,黑格爾說了四個字“怎麼可能”

▲楊振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