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老街,承载多少回忆,回望平阳坡南,情不知何起……

一条老街,承载多少回忆,回望平阳坡南,情不知何起……

回忆,总是在不经意间涌上心头

你是否曾经在一条街上驻足

想起了 过去在这里发生的人和事

▼▼▼

没有到过平阳的人,可能没听说过坡南街这个名字,但是对我来说,它却是一个富于诗情画意无限亲切的精神家园,因为我在这里度过虽然贫困但却十分快乐的童年。

水是坡南街的魂魄。所以坡南街的终点河埠头(当地人也随口呼之为“货头行”或“马路口”)是有一片大河的。此河若以“浩淼”字来形容似嫌夸张,但说它是水面宽广的大河是恰为其份的。河对是一大片阡陌纵横的田野;田野过去则是重重叠叠的青山。冬天,河上还风和日丽,但远望那些青山,却已见白雪皑皑的山头。

一条老街,承载多少回忆,回望平阳坡南,情不知何起……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交通还很不发达。好不容易修了一条经过平阳的公路,抗战军兴时,却又忍痛亲手将它破坏了,因为我们不能便宜了侵略军。平阳幅员辽阔,物物产丰富,要将多种多样的土特产分散到全国各地去,只能经过坡南这条河道,所以坡南河头是十分繁忙的河埠头。这里有很多高敞的廊棚,夜里点了灯笼(后来有了洋油、就换了马灯),成捆的棉花、土布、牛皮、一个个大麻包的茶叶、黄豆、明矾,成桶的桐油等,常在廊棚里堆积如山。附近孩子们就爬上去打仗、做戏、捉迷藏、疯玩一气。这些物产都能在两三天内运往城里或下一个码头。所以这里是有一个由六七十人组成的搬运班的。搬运工也都是本地的农民,搬运只是他们的副业。他们花钱买了搬运工的名额,只为了能挣几个活钱,使年头稍为活泛些。

一条老街,承载多少回忆,回望平阳坡南,情不知何起……

此外,从这个埠头“过身”(这是沈从文先生爱用的名词)到温州、上海等外地去的人也很不少。有大批学生与教师要到外地读书、教书的,一年两次寒暑假就要四次从这里“过身”。还有在外地当差的,做工的,做买卖的,来往都要经过这里,所以那时候,这个码头一年四季都很繁忙、嘈杂、热闹的。后来又出现人力车(即黄包车),这是支新的搬运队伍,挨着廊棚近百米的街道两旁就挨次排列着这种新的运输工具。那些提着一只皮箱或网篮子的旅客,坐上人力车,把行李在脚前一放,可以让车夫拉着就走,何等便捷省事。

一条老街,承载多少回忆,回望平阳坡南,情不知何起……

这条河流宽阔的水面,也给四周平添一种种田园牧歌似的神韵。别的不说,光是端午节的划龙舟与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的放河灯,就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水上景观:前者热烈欢畅,激动人心;后者鬼气森然,有一种凄凉的美。蓦春三月,河对面稻田里秧苗起新绿,晚上在河这一边都能听到对岸洋洋盈耳的蛙声声。老人们们说,这是“蛤蟆喊秧”。蛤蟆为么要喊秧呢?他们说:“看对岸那片稻田里森清冷清的,秧秧苗还小,能不不害怕吗?蛤蟆这么一叫唤,秧苗不怕了,就欢势地长上来了。”孩子们们似懂非懂,好像也满意了。清晨河西半里处塔下寺晨课钟声和河东半里外文里传出的县立中学早操哨音,在河面上回旋呼应,向人们宣告:一天的劳作开始了。

一条老街,承载多少回忆,回望平阳坡南,情不知何起……

秋末冬初,不知哪一天清晨,你会忽然听到蒙蒙的河面上传来暗闹嘈杂的人声与桨声,这是是河泥船在河上罱河泥。“罱”是苏南一带的说法,本地都叫“拔河泥”。两个动动词的不同我想是源于农具形制的不同而非劳动方式的不同。要要说清楚太噜嗦,还是从罢吧。我想农民认为河泥是种稻子一等一的肥料,几年不用,稻子立即就会减产。所以大家认为这是一宗公产,禁止私自抢先到河上捞取。他们公议确定寒露过后的一个日子,大家一齐动手,于这天清晨,划着一种当地叫“河泥泥箱”的大木船到河上去“拔河泥”。“河泥箱”是浅帮宽底的木船,农家专用于运载稻谷或粪烯之类的东西。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拔河泥”与其说是一种劳作,宁可说是有点特殊气氛的节日。天刚破晓,家家都要给在河上劳作的亲人送响午饭,而且许多人家送的大都是自家制作的千层糕,虽然也是米粉制成的,但到底不是寻常日子都能吃到的。所以孩子们吃了都很高兴。

一条老街,承载多少回忆,回望平阳坡南,情不知何起……

坡南河头是坡南街的终点,但也可以说是这条街的起点,从这里,你将踏上一条长约三里的石板路,你将走向宽阔的五光十色的世界。

坡南街共长1440米,宽3.5米,全用麻石条铺成,光滑平整,走起来比走水泥沥青铺的路都更舒服。它是哪位父母官的功绩,现已很难查证。如果把这条街比作一支奏鸣曲,那么坡南河头便是它急管繁弦的序曲。离开河埠头往县城的方向走百来米,便进入市肆街区了。这里有两家鱼咸店与肉店在街道两侧,对门而居。路南一家是卖海货鱼饼的。这些海鲜多一时卖不完,也可以加盐腌制起来再卖。所以这种一般都叫鱼咸店。这店后门临河,是石块垒起来的河岸。不知是风是水还是鸟雀,将一颗石榴子撤落在河岸的石头缝里,那里就长出一棵石榴树来。在我六七岁的时候,树干已经有茶杯口粗细了。每年春末夏初,石榴树总会有榴花眩眼,绿叶青枝。这时候,对面的肉铺的屋梁上就会有一双燕子在忙于筑巢育幼雏,倏而飞进倏起飞出,它们细语呢喃,忙于它们自己的家事。过往旅客见此情此景,也应不无春意盎然的感觉吧。这两家鱼肉店的营业对象都是本地乡民。肉铺平常日子,日宰一猪,逢年过节就要多宰,对面鱼咸店经营规模亦复相似。肉铺老板当时还在世,有时还亲自操刀卖肉。他的儿子不知是什么出身。他戴茶色眼镜,用象牙长烟嘴吸烟,常见他在藤椅上吸烟看报。不知怎么的,他忽然心血来潮,买下挨着肉铺的几间厕所,将它彻底改造一番。里面整天点着熏香,免费供应手纸,每每天喷洒几次“来苏尔”,还分别标明男女厕,大门文上方匾额书六个颜体大字:“文明卫生公厕”。这一来不仅过往旅客愿意光顾,连附近居民也有前去“方便”的。据说,光这一宗出息就不比肉铺赚的钱少。乡人初时也有人窃窃私语,对此表示不屑的。日子一久也就瞻瞻点头了。因为此举不仅改善了环境卫生,并且附近街坊都是务农的,懂及“种田不用粪,等于瞎胡混”的道理,知道人粪尿是宝贵的肥料。

一条老街,承载多少回忆,回望平阳坡南,情不知何起……

往前再走几步,便有一家颇有点规模的南货店。四乡八镇的乡人逢年过节或有红白喜事,都要到这店里置办很多东西:海参川贝木耳、止于南北杂货,还有多种大小不等的红蜡烛以及出殡和上坟用的纸钱香菇莲子白沙糖红糖块,祭灶的糖枣,中秋节的月饼等等。它卖的不止于南北杂货,还有多种大小不等的红蜡烛以及出殡和上坟用的纸钱等。一到春节,卖春联,是老板与帐房先生现写,联文无非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诗礼传家久,耕读继世长”之类的吉祥语。这家店里最受乡人欢迎的要算是豆腐,这是专雇一个老师傅做的,他是一个有点驼背而寡言少语的老人。你递给他一个碗,几个铜板(那时通通用银元、银角子和铜板),他就切下一块大小相当的豆腐放在碗里递给你。他平时每日只做一板豆腐。逢年过节,或什么菩萨生日,那就要多做了。他做的豆腐嫩、脆、细香,乡人交口称赞。

一条老街,承载多少回忆,回望平阳坡南,情不知何起……

再往前二百来米,便有三家雨伞店:张春盛,王万顺,第三家的店名忘了。三家伞店集中座落在一个五六十米的街区之内,可真算乃是“懿欤盛哉”了。须知,它们的产品不仅行销全国,而且远销东南亚、日本及欧洲。王万顺老板有个儿子是我小学的同学。张春盛伞店的老板现在有三个儿子,老大是回生堂药店的掌柜,老二老三在家帮助父亲打理伞店。

再往前几步,就是一县闻名的九和酱园了,它生产的“酱油大王”倒在杯里挂杯,其味鲜美无比。从恒丰南货店驼背老人的手里。接过一碗冒热气的豆腐,再浇上少许“酱油大王”,便是早饭下白粥的佐餐佳品,可惜这家酱园已于1941年秋毁于一场大火,当时我正在距它六七里地的小学教书,眼看火灾升起滚滚的浓烟。再往前几步,河对岸,还有一家叫“义和”的酱油,我很少光顾,因为从我们家到“九和”比到“义和”更近,我所以至今还能记得它,是因为旁边的一个很大的园子里有一棵很大的芙蓉树,它的一串树冠欹侧河面,夏末初,满树繁花似锦,和河水里的花影交相辉映,是一幅很美的秋水芙蓉图。这园子想必也是义和酱园晒酱贮酒罐子的所在。凡是有点规模的酱园料都是大量的,内河的水运费用要便宜的多。这条街上还有两家规模不小的中药店。第一家店号好像叫延生堂,坐北朝南,店堂豁亮。先生们(药店店伙一般都称“先生”)在曲尺的柜台内有的照方抓药,有的或切各种药芹,或跌药丸,或在一个耸筒似的铜罐里砰砰地捣药。

柜台对面还有供顾客坐候取药的几把椅子和茶几,但我那时觉得新鲜得很,哪里坐得往。这条街上还有一家更大的药店叫“回生堂”,也是坐北朝南,临街是一面高墙,大门边的墙上还装有三面镶着玻璃的风灯,上面写着通宵服务之类的告白。它的店堂很大,后身坐进去更大,说明它药材贮存量更大。梅雨季节药店是要晾晒许多药材的。这条街上还有两个学校:昆阳初小和平阳县中心小学。昆阳初小本地人顺口叫做“大夫殿”,因为这个学校是设在一个叫“大夫殿”的庙内的。老朽当年便是由家父牵着手到这个庙里拜师启蒙的。老师名叫陈叔毅,他是鳌江人。紧挨着这个学校,就有一家旱烟店,一个师傅整天猫腰半尺宽的用一个刀刃刨烟。有人来买烟了,他才直起腰来,用一种蔓黄色、很细密的纸给你包烟。向前走到这条街的拐角处(本地人称汇头角),就能听到街边墙内的踢球声、奔跑欢笑声,这里就是平阳县中心小学,我国著名数学家姜立夫、苏步青等人当年就就读这所学校。在这两个学校之间还有一家纸扎店,一个走路有点踮脚的老人成天在店里忙活着,用粗细不同的篾条与红红绿绿的彩纸糊成房屋家具与轿车等等,烧给殡葬的死人。“汇头角”是这条街的一个小拐点,这里有拐大榕树算是一个自然标识。从此以后便是二三十度的缓坡路了。

这里所说的药店、酱园、伞店等等就是坡南街的全部商肆吗?当然不是,如丝线店、百货店、文具店、铁匠铺等等应有尽有,只是规模不算大,这是由于还有许多走街串巷的货郎担布贩子与可以用鸡蛋、头发、夺节头交换小商品的小商贩来作补充,乡民财力有限,也就不感匮乏了。

一条老街,承载多少回忆,回望平阳坡南,情不知何起……

从坡南河埠头到汇头角大概是坡南街全程的一半。汇头角有一棵大榕树,在树下拐个小弯,就要开始爬坡了。坡不算陡,也就十几二十来个坡度,但是让你扛二三十斤重的东西不歇气地爬上一里半的坡道,你就得在通福门附近的茶亭里歇口气,喝口水。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这茶亭里是供着一尊菩萨的,并住着一户人家,他们担当着庙祝和向行人免费供应茶水的任务。亭中路旁有供行人歇息的石条凳子,院子里还有一个比商店里的钱柜稍大的石槽,用一劈为两的毛竹,把山泉从山上引下来注到石槽里,石槽边放着几把竹筒舀子,供路人随意取饮。到到了三伏大热天,特别是遇到瘟疫流行的时候,则路旁石墩上还会摆一口缸和几只小碗,缸内是用荷叶、金银花、车前草(平阳话叫“白脚麻衣”)之类的草药泡制的茶水,供路人取饮,解渴又解暑。据说,这茶亭现已倾圮不存,只剩下几根石柱了,良可惋惜。

一条老街,承载多少回忆,回望平阳坡南,情不知何起……

现在请你想像一下,所有由内河运到坡南河埠头、堆积如山的山货海货土特产,都是靠挑夫(现在称“搬运工人”)们用双肩挑着抬着扛着,爬过这一里半市里的缓坡,运到县城内的每个商铺或下一个通往瑞安的码头的,这是何等艰辛的劳作。据说,这种物产中以桐油为最重。一木桶的桐油重三百多到四百斤,常需三四人抬着走。其次是绿豆、乌豆之类的豆类,一麻袋约两百斤。一个人扛走不了远路,只好两人抬,这样劳动力又有点富裕,有点不划算。抬成捆的生牛皮活倒不重,就是那半干不湿、未经加工的生牛皮臭烘烘的味儿让人反胃作呕受不了。他们都是种地的农民,常年和各种厩肥人粪肥打交道,他们觉得那种臭是正常的臭,而这种生牛皮的臭,咦!臭得不像话,真受不了。据说,川江的纤夫是一边拉纤一边叫着嗓门儿高唱川江号子的,既统一大家的前进的步伐,对艰辛的劳动也是一种渲泻与缓解。但是大概是由于劳动环境的不同吧,我们那里的挑夫却没有这种“号子”。他们们在市声嘈杂的、人来车往的环境中,一边抬着挑着重物,边只能唷一嗬一唷一嗬呻吟着前进,聊以整齐大伙的脚步而已。他们的工具只有一种稍带一点弹性的扁担与碗口粗的杠木,多人手里还拿着一根齐肩高的木棍,在路上歇肩时支起肩上的扁担,这样再上肩时就省力得多了。他们都是农民,搬运只是他们的副业。但是他们的双肩上都有让扁担压出来的大块隆起的“死疙瘩肉”。他们的小腿上常见块状突起,里面好像是许多蚯蚓纠缠在一起。医学上称之为“静速脉曲张”。看着他们唷嗬,唷嗬地一步一步挑着抬着扛着多种重物往坡道挣扎前进的时候,你不禁会想起《离骚》里的话:“长太息以掩滋兮,哀民生之多艰!”

一条老街,承载多少回忆,回望平阳坡南,情不知何起……

但是,这条坡道也不是只给他们带来经济上的利益,也给了他们沉重的劳动之余的愉悦与舒畅。这一段坡道的南侧没有商店,差不多全住着人家;路北侧是一壁青山,山上多桃李杏之类的果树,偶有老玉米、糯高粱之类的作物,那是种起来吃个新鲜的,并非正经粮食。挑夫们夜间下坡归来,常能听到树林草丛中鸟啼虫鸣,这就使周围变得更加幽静。有一种鸟鸣声像摇动银铃,酒落一连串的欢歌。据说,这是猫头鹰的鸣声。但是另外还有一种鸟鸣声,是间歇性的“咕”的一声,过忽儿又“咕”的一声,据说这也是猫头鹰的叫声,一般认为这种鸣声是不祥之兆,所以人们对它都要对它“呸”的一口以避不详。乡人劳动之余,悠然然地走下坡道,耳边是虫吟鸟鸣,头上是月光,山风习习,沁人心脾,这是不是这条坡道对他们艰辛劳动的酬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