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94:沒有操不了的盤,再亂的攤子,掌握這四點成就最佳CEO!

原文: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解釋:

孔子評價子產:“子產在四方面符合君子之道:自身的修養溫良恭儉讓;對上級恭敬事奉,嚴謹做事,謹慎不懈怠;對下屬時時著想,有利為之興有害為之除;用人的時候,有規矩有法度,有節制。”

註釋:

子產,姓公孫,名僑,字子產,又字子美,鄭穆公之孫,貴族子國之子,鄭國相國。為人仁厚慈愛、輕財重德、愛民重民,為政期間在複雜的局勢下依然使鄭國大治,受到所有國家的尊敬。被後世推許為:“春秋第一人”。

其行己也恭:這是說自身的修養,不因為自己的了不起地位高,而處處壓人一頭,時時保持謙遜的態度,很符合“溫良恭儉讓”的修養。

其事上也敬:對待上級、師長、客戶,態度能做到恭敬有度,做事方面謹慎不懈怠。想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就要先尊重他人。

其養民也惠:對待下屬、子女、弟妹,要有愛幼之心,時時刻刻為他們著想,對他們有利的事情就及時的去為他們謀取,對他們不好的事情就及時的為他們清除,這就是對下的愛和恩惠。

其使民也義:用人的時候,要懂得愛惜,要令行有據令行有度,做到有情義有節制。比如企業為了發展,把員工當牲口用,經常加班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長此以往使員工精神壓抑,沒有多餘的時間休息和放鬆,必然帶來過勞死。對個人幸福的不重視,是最大的不義。

介紹一下歷史背景:

子產所處的時代是春秋時期,當時的鄭國比較弱小,夾在齊、秦、晉、楚等大國的爭霸之間,使得鄭國兵禍連連,災禍不斷。而鄭國內部則是豪門大族爭權奪利,相互傾軋,一顆不得安寧。但就是在這樣的局勢和環境下,子產憑藉著這“君子之道”和自己的才華,讓鄭國在亂處逢生,並且大治。讓鄭國一個小國在國際地位上受到了大國的尊敬。這是何等的經天緯地!

最後總結:

事在人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