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大省山東如何振興傳統戲劇?人才培養很重要!

山東是戲曲大省,但保護傳承的形勢不容樂觀。近年來,山東以增強戲曲院團和各類戲曲創作單位發展活力為目標,突出強化戲曲人才尤其是青年後備人才的培養。通過發展戲曲職業教育、培養劇種領軍人才,山東的戲曲藝術已呈現出積極的發展態勢。

戲曲職業教育成績喜人

創辦於1965年的山東省文化藝術學校,是山東省唯一一所省級國辦中等藝術專業學校,是山東舞蹈、戲曲等緊缺藝術人才的教育基地、山東地方戲曲後備人才的主要培養基地,現有中國舞表演、京劇、呂劇、柳子戲、山東梆子、雜技表演等專業。

近幾年,山東省部分戲曲院團出現人才青黃不接的問題。山東省文化藝術學校經與有關單位協商,採取“訂單培養”的模式,與省內多家地方戲曲院團合作培養人才,成績喜人。

以該校的呂劇表演專業為例。據山東省文化藝術學校黨委書記安立元介紹,孩子們在學校期間,專業基礎課包括臺詞、樂理、視唱練耳、中國戲曲簡史等課程,實訓課則包括武功、身段、唱唸等。招生對象一般是小學及初中在校生,年齡為10歲到13歲之間,要求有一定的呂劇表演和相關的演奏基礎。

戲曲大省山東如何振興傳統戲劇?人才培養很重要!

學生表演傳統呂劇《姊妹易嫁》

山東省呂劇院是山東省文化藝術學校呂劇專業畢業生的主要接收單位之一。“職業院校培養戲曲人才有個好處,即孩子們入學時年齡小,可塑性強。”山東省呂劇院院長蔣慶鵬說,發展戲曲職業教育,是戲曲人才培養的重要一環,職業院校培養出的學生,文化課沒有落下,基本功也學到了,素質比較全面。

山東開設戲曲專業的職業院校不止山東省文化藝術學校這一所。東營市文化部門近年來實施呂劇振興工程,與東營市技師學院合作開設3年制呂劇中專班;煙臺藝術學校以委培的形式,每年為院團培養戲曲表演等專業學生30餘名;菏澤藝術學校2012年被菏澤市委、市政府指定為全市唯一一所戲曲後繼人才培養學校,為全市公益性戲曲傳承中心輸送人才,解決了戲曲專業學生的就業問題。

扶持中青年人才成長

戲曲大省山東如何振興傳統戲劇?人才培養很重要!

山東省地方戲曲小劇種傳承人表演培訓班開班

2017年底,山東省地方戲曲小劇種傳承人表演培訓班在山東藝術學院舉辦。在30天的培訓中,山東藝術學院以學校現有師資為主體,聘請國內相關領域著名專家學者、相關藝術院校和藝術院團的專家授課,構建“專業課+理論課(含名家講座)+觀摩研討+排練演出”的培訓模式,採取課堂教學、實踐訓練、觀摩研討、演出展示等授課形式,得到了學員們的認可。

據山東省文化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培訓班著眼於“強基礎、拓眼界、增學養”,以規範、強化山東地方戲曲小劇種傳承人表演水平為主要學習內容,目的是幫助戲曲傳承人、基層戲曲劇團和民間戲曲表演團體的演員提高文化藝術素養、審美能力、表演水平,增強地方戲曲傳承活力。

近年來,山東針對中青年戲曲人才的培訓班年年不斷,範圍涉及燈光、服飾、道具及表演、音樂伴奏等。

戲曲大省山東如何振興傳統戲劇?人才培養很重要!

由青島膠州市茂腔秧歌藝術傳承保護中心承接的國家藝術基金扶持項目茂腔戲《秧歌鄉的故事》在膠州市會展中心

膠州市茂腔秧歌藝術傳承保護中心近年來創排了諸多社會反響強烈的作品,包括《秧歌鄉的故事》《膠州秧歌風》等。該中心主任劉宗濤認為,戲曲院團發展的關鍵在人,劇種的傳承保護重點也是人。很多基層的中青年戲曲人才,以前缺乏一些系統、規範的培訓,導致表演出現走樣。“現在不一樣了。省裡、市裡經常舉辦一些高水平研修班,拓寬了中青年演員的眼界,也讓他們增強了對戲曲演員這一職業的歸屬感。”

在煙臺市,當地文化部門根據農村、海島、軍營、學校等不同群體的需求,要求全市專業院團派出力量進行定向式、特供式演出,今年擬開展走基層演出近200場,不僅讓基層群眾共享戲曲藝術傳承發展的成果,還為培養中青年戲曲演員搭建了實踐平臺。

“名家傳藝”獲廣泛認可

口傳心授是梨園傳承戲曲藝術的重要方式。2017年開始,山東在全省範圍內資助設立了一批“戲曲名家工作室”,每年給予每個工作室20萬元資助。山東省文化廳藝術處處長張東林說,申報設立“戲曲名家工作室”的文藝工作者,需滿足“從事戲曲工作20年以上”“為所在劇種的代表性藝術家、領軍人物”等條件。具體操作中,他們通過以師帶徒、為青年人才說戲、指導創作等方式,支持本劇種、相關劇團加強戲曲後備人才培養。

山東省呂劇院青年演員彭莉媛是“戲曲名家工作室”的受益人。她告訴記者,通過工作室這一有效平臺,自己與部分老藝術家建立了深厚友誼。“很多老人有時晚上也給我打電話,只因為我的某一個表演動作有瑕疵,或某一句唱腔有問題。”

通過多次參加山東省的相關培訓,以及不斷向名家求教,彭莉媛如今也開始學著寫劇本,並憑藉其中一個本子,於2017年入選山東省舞臺藝術青年人才創作扶持項目。

戲曲大省山東如何振興傳統戲劇?人才培養很重要!

2017年,“高雅藝術進校園--山東藝術學院戲曲專場演出”走進齊魯工業大學

山東藝術學院戲曲學院院長王文清建議,戲曲人才的培養不能僅停留在院團內部。要支持戲曲藝術表演團體和戲曲院校合作,建立學生學習(實踐)及人才培養基地;探索建立藝術院校與戲曲表演團體人才“雙向交流”機制,鼓勵中青年專業人員到高等藝術院校進修深造。

張東林表示,今年起山東將依託山東藝術學院,建立高層次戲曲人才培養基地;在山東省文化藝術學校設立早期藝術教育人才培養基地;支持山東藝術學院、山東省文化藝術學校及其他有條件的戲曲專業院校(系科)設立“大師工作室”。“我們的基本想法是,根據劇團、劇種的實際需求,採取進修、委培、舉辦培訓班等多種形式,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培養編劇、導演、作曲、演員等緊缺人才。” 張東林說。

原標題:《山東:振興傳統戲劇,人才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