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在京新建冬奧場館——「冰壇」即將「沖」出地面

近日,《北京晚報》《北京日報》人民網、新浪網等多家媒體集中報道,作為首個開工的冬奧新建場館,由中國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設計完成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綜合訓練館

“冰壇” 即將拔地而起。

首個在京新建冬奧場館——“冰壇”即將“衝”出地面

“冰壇” 預計5月“衝” 出地面,9月實現結構封頂,將成為首個完成正負零節點、封頂節點和交付節點的北京市內新建冬奧場館,建成後將承擔冰壺、花樣滑冰、短道速滑等多個項目的訓練、競賽及管理工作。根據計劃,該工程將於明年10月交付。

首個在京新建冬奧場館——“冰壇”即將“衝”出地面

4月28日《北京日報》對冬奧場館“冰壇”的報道

項目背景

“冰壇”設計方案歷時8年,修改16稿,最終在國家有關部委和體育總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冬運中心的積極協調和中國建築設計院的精心設計下成功繪就今日之呈現藍圖。中國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源表示,“我院上下同心聚力,一定要以金牌設計為冰雪健兒打造一座金牌建築,使其成為北京的新地標。”承擔“冰壇”施工任務的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志明表示,“在接下來的施工過程中,我們將充分發揚中建鐵軍精神,組建精幹的項目團隊,精心組織、精細管理,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術、一流的質量、一流的速度、一流的服務,確保完成各項管理目標,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完美呈現貢獻自己的力量!”…

從高空看,正在建設的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綜合訓練館就像是一個冰壺的橫剖面;從側面看,則是一道道短道速滑的“冰痕”。因此,場館又被形象地稱為“冰壇”。據瞭解,場館外部造型呈多邊形設計,靈感源於滑冰運動時產生的冰痕,並且以為運動員創造舒適的自然採光環境和建築自遮陽的節能理念為設計原則。

首個在京新建冬奧場館——“冰壇”即將“衝”出地面

開工建設

2017年5月22日,承擔2022年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賽時訓練任務的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綜合訓練館舉行了開工儀式,標誌著被稱為“冰壇”的項目進入建設階段。

“冰壇”地理位置顯著,西臨中關村南大街,與首都體育館、國家圖書館為鄰,三條地鐵線路交匯於此,紫竹院公園、五塔寺,南長河為其提供了優質的人文景觀。該館充分踐行“綠色辦奧”的理念,採用了太陽能、土建裝修一體化、裝配式建造等技術,結合冰場特性合理利用餘熱廢熱等節能措施,保障賽後可持續運營。

首個在京新建冬奧場館——“冰壇”即將“衝”出地面

1. 項目總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包括兩塊標準冰場、科研醫療康復用房、運動員宿舍和餐廳等配套設施

“冰壇”總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地上六層,地下局部二層,主體建築高度約30米,包括上下兩塊標準冰場,兩片陸上訓練場地,科研醫療康復、運動員宿舍和餐廳等功能用房。其中位於一層的冰場是供國家冰壺隊訓練的標準冰壺訓練場;上層冰場是冬奧會期間各國運動員的短道速滑訓練空間,平時供國家短道速滑隊訓練使用。賽後該館將繼續作為國家短道速滑隊和國家冰壺隊的營地,同時還將成為向青少年推廣普及冰上運動的共享設施。本項目將成為我國冰上運動的競技水平提升和群眾體育普及的重要基地。

2. “冰壇”預計將成為首個完成正負零節點、封頂節點和交付節點的北京市內新建冬奧場館,建成後將承擔冰壺、花樣滑冰、短道速滑、冰球等多個項目的訓練、競賽及管理工作

按照項目規劃,建成後的綜合訓練場館,一層冰場是我國第一塊標準冰壺訓練場地,三層冰場是短道速滑、花樣滑冰訓練場地。

“冰壇”預計將成為首個完成正負零節點、封頂節點和交付節點的北京市內新建冬奧場館,建成後將承擔冰壺、花樣滑冰、短道速滑、冰球等多個項目的訓練、競賽及管理工作。

按計劃,“冰壇”將在明年10月交付。在2022年冬奧會後,“冰壇”將繼續作為國家隊的訓練場館,同時還將成為推廣普及冰上運動的共享設施。未來,場館一層的冰場將可以實現冰壺場地與速滑場地的轉換應用。

基本概況

由中國院設計的 “冰壇” 總體造型緊湊圓潤,立面線條源自運動員刻苦訓練所產生的道道冰痕,旨在彰顯冰上運動優美律動的視覺特徵。

首個在京新建冬奧場館——“冰壇”即將“衝”出地面

“冰壇” 設計充分踐行 “綠色辦奧” 的理念,採用了太陽能、土建裝修一體化、裝配式建造技術、合理利用餘熱廢熱等節能措施。為運動員創造了良好的訓練環境,並保障了賽後的可持續運營。

首個在京新建冬奧場館——“冰壇”即將“衝”出地面

首個在京新建冬奧場館——“冰壇”即將“衝”出地面

“冰壇” 地處北京二環和三環間的核心地段,總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地上六層,地下局部二層,主體建築高度約30米。為適應核心區緊張的用地條件,中國院設計團隊創造性地將兩塊標準冰場進行了豎向重疊佈置。

上層冰場是短道速滑、花樣滑冰訓練場地,場地長度約60米,寬度為30米,場地四周圓弧半徑為8.5米;首層冰場為我國第一塊標準冰壺訓練場地

,場地長度為44.5米,寬度為4.75米,將在賽後為國家冰壺隊等三支冰上運動項目國家隊提供駐訓基地。

首個在京新建冬奧場館——“冰壇”即將“衝”出地面

由於場館的溼度和溫度會直接影響冰壺與冰的摩擦係數,因此場館對溼度、溫度都有嚴苛的要求。據介紹,冰壺比賽場館要求溼度須在50%以下,冰面溫度在零下5℃左右,館內最佳溫度低於24℃,冰場區域溫度為15±2℃。

同時,未來首層冰場將實現在冰壺場地與速滑場地之間的應用轉換,設計因此還須滿足上萬平方米內部空間的溫度精確控制。這些都給設計與建造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面對上述嚴苛的高標準使用需求,中國院設計團隊克服了種種條件限制,滿足了場館對於冰上項目的精準技術要求,為項目建設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首個在京新建冬奧場館——“冰壇”即將“衝”出地面

“冰壇”館於2017年夏季立項開工。目前,正處於緊鑼密鼓的施工進程中,一年來,項目負責人劉燕輝、盧鵬帶領項目組的設計師們積極進行現場施工配合,為場館的順利建設保駕護航。

首個在京新建冬奧場館——“冰壇”即將“衝”出地面

“冰壇” 作為北京的新地標,也是推廣普及冰雪運動、孕育相關項目最高競技水平的聖地。場館在賽時將承擔冰壺、花樣滑冰、短道速滑等多個項目的訓練、競賽及管理工作;賽後,“冰壇” 將繼續作為國家隊的訓練場館,成為推廣普及冰上運動的共享設施。

中國院總經理宋源在談到”冰壇”項目時說:精心設計,繪就冰雪聖壇是我們堅守的理想,中國院在施工過程中與參建各方一起協同努力、通力配合,力爭以金牌設計為冰雪運動健兒打造一座金牌建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