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全身武裝的步兵步槍手,在正常行軍的情況下帶多少子彈最合適?

樂奇0206


本題說的是一個全副武裝的步槍手,在正常行軍情況下,帶多少子彈最合適,什麼美軍在伊拉克前線,10個彈匣只能堅持20分鐘,還是在能隨時呼叫空中支援,以及援軍20分鐘內能趕到的情況下。

這也太TM扯淡了,伊拉克能有這麼激烈的戰鬥嗎?有這麼激烈的戰鬥,那伊拉克共和國衛隊也不會消失,薩達姆也不會被活捉上絞刑架了。

俄軍在車臣等地,一個45發的彈匣,突擊時有點射有連發火力壓制,也就能堅持5~15秒,一場戰鬥下來怎麼也得5~10分鐘,20個45發的彈匣一會就打完,這是兩次車臣活下來的老兵的描述。

沒錯,車臣巷戰是很激烈,但戰爭烈度遠未達到斯大林格勒戰役那般殘酷,子彈消耗哪有那麼快的,一個恐怖分子,一個特戰隊員,都在運動中開槍射擊,他身上能攜帶多少子彈?腦補一下可以嗎?

(參與兩山輪戰步兵實戰時就一把衝鋒槍5只30發彈匣)

20個45發子彈一會就打光,你以為是在打靶嗎?一點軍事常識都沒有,這樣的說法,只能讓真軍迷當笑料了。

非常有名的所謂鼎盛軍事,我軍早期的56式步槍7.62毫米彈藥箱,裝彈1440發;重29公斤,畢竟戰場上,子彈多了心裡不慌。

沒錯,但那是行軍的步兵帶的嗎?這麼也一點不動腦子,這種重29公斤的彈箱,戰時有後勤部門負責運輸,保證運達前線,並不是行軍打仗的步兵背的,記住了嗎?

扯淡了那麼多,一個全副武裝的步槍手,在正常行軍情況下,背一支步槍,槍上配一個30發彈匣,背囊或彈匣袋內裝4只30發彈匣,共150發子彈,事實上就這麼多,基本上每名步兵5只彈匣。

因為步兵正常行軍時,戴頭盔,穿防彈衣、有背囊、水壺、一定的口糧、2-4枚手(雷)榴彈、一把步槍步槍等,負荷已經很沉了,最起碼有20-25公斤,攜帶更多的子彈,不利步兵徒步機動作戰。


國平軍史


真實戰場我不知道。吃雞遊戲裡,狙擊步槍80發,步槍200發備彈加彈夾裡40發。手槍40發就行了。急救包越多越好,藥越多越好,繃帶15個左右。再多佔揹包。其他就是煙霧和手雷能帶幾個帶幾個。決賽圈用。多餘配件搜完第二個圈沒人要就扔了。一般槍不好揹著一套M416和SKS的配件(SKS配件98K也能用)

以上是感覺。如果子彈少於100發心裡就會慌。畢竟兩梭子就完了。在吃雞裡大家基本上50米內貼臉剛槍。200米直接上狙了。所以子彈很費。

再說我印象裡的戰場上的故事。我認為一個基數200發就行了。手槍三個彈夾,步槍五個彈夾。如果不踏實揹包裡在背200發。步兵目前都是摩托化,機械化,空中突擊作戰,

不是汽車,就是輪式步戰車,要麼直升機。

一般機降部隊(直升機)和傘降部隊會帶更多子彈。(傘降部隊也機械化了有了重武器)運20之後我們也有了蛙跳作戰能力。另外CCT特種部隊也讓精準傘降成了現實。所以。補給不是問題。

那美國佬為什麼還要拼命消耗知道呢。因為美國大兵在戰場上有交火補貼。只要和敵人交火就有錢拿。所以美國佬總喜歡製造敵情然後朝空地或者天上開槍。你想步槍也就300米到400米精確實際距離。再遠就考運氣了。如果連射50米外子彈就自己飄了。他打個錘子。

所以,一般戰場上都是坦克,步戰車,支援火力,武直在幹活。步兵只負責喊:救命。和清查建築,遇到攻擊也一般是迫擊炮,狙擊步槍,反器材狙擊步槍,反坦克導彈,37雙聯高炮,

105五後坐力等武器,那個步兵能夠到。無人機,武直,120迫榴炮,30毫米機炮,120毫米突擊炮,125毫米滑膛炮,甚至122榴彈炮,152榴彈炮,155榴彈炮,203火箭彈,107火箭彈,85迫擊炮,120迫擊炮,300遠火。按照敘利亞的情況,城市作戰,東風21是能用的上的。這時候步兵只能後退,然後看煙花。煙花看完了,無人機啊加武直,坦克帶著步戰車進去,一個建築一個建築的清理。遇到頑抗的手雷一扔進去一梭子(40發)沒子彈找班長要,班長輜重兵沒了就去步戰車裡搬。


風車騎士45541173eg


我軍早期的56式步槍7.62毫米彈藥箱,裝彈1440發,重29公斤~~

彈藥攜帶量,實際上是根據戰場情況和補給情況來確定的。一般來說如果有條件,能多帶就需要多帶。畢竟戰場上,子彈多了心裡不慌。但是也要根據個人的體力。

補給充足的情況下,當然是要多帶。但是在補給少的情況下,就不是你想多帶就多帶的。

如果要說正常情況下,按早年個人的當兵經歷。除了其他裝具之外。隨身攜帶的彈藥量約在200發左右。子彈袋上是有4個彈匣袋,每個彈匣裝彈30發,槍上插著一個彈匣,一共是5個彈匣,另外在彈袋上還有兩個裝雜物的小袋子,也可以用來裝一些零散子彈,總計約在200發左右。那時使用的是81-1式步槍,7.62毫米的子彈。如果你想背400發7.62毫米彈藥,可能一般體力差的還背不動,畢竟身上還有其他的裝備有裝具。

箱裡是兩個大盒包裝,一盒為720發。現在的7.62毫米普通彈都是1500發一箱,重為30公斤

如果是5.56毫米子彈,則彈藥量會攜帶更多。子彈小重量輕,大概是200發7.62毫米子彈相當於270發左右的5.56毫米子彈,如果是5.45毫米子彈則達到300發左右。

拿在阿富汗作戰的美軍為例,一般一次任務每名步槍手大概會攜帶9-10個彈匣,算上一些零散攜帶的子彈大概400發左右。他們的現在用的戰術背心裡,每一個彈匣袋都會塞進去2個30發容量彈匣。

曾經有在車臣打過仗的俄軍特種部隊稱,由於是在危險區作戰。他們每個都會盡可能多帶子彈,最多的一次攜帶了700發5.45毫米子彈。這個重量一般人承受不了~~ 舉個例子,我軍現在用的彈藥箱,一箱是24公斤(48斤)重為1500發5.8子彈,裡面又分兩個盒子,每盒裝彈750發。平均下來就是12公手(24斤),減50發到700發,這也是20斤左右。各位可以回家背20斤重的東西試下重量,然後再想一下還要攜帶其他裝備,就能知道子彈雖然有時可以多帶,但是也要看個人的體能,量力而行。

現在的5.8毫米子彈 一箱1500發,24公斤,比7.62毫米子彈一箱輕了6公斤。


鼎盛軍事


不管是一戰還是二戰,士兵上戰場並不是隨意去的,必須全副武裝,槍支彈藥準備妥當,可能對於一些人來說,多帶一些子彈就能多殺一些敵人,當然是越多越好,這個想法對於美國大兵來說,是對的,對於他們來說,對帶一顆子彈,火力就增加一分,所以美國大兵上戰場前都會盡量的帶子彈,為此美國專門研發了一款叫鋼鐵俠的供彈系統。

有了這個供彈系統,就不需要中途換彈,一個供彈系統可以裝500顆子彈,這個發明,十分受美軍的喜愛,大家都知道,對於自動步槍,一個彈夾可以裝30發子彈,每分鐘可以打40到100發子彈,那麼中途肯定要換彈夾,這樣就浪費了時間,戰場上,有時候一瞬間就能決定戰場的勝負,供彈系統一經爆光,很多國家都開始研發,一時間軍隊十分流行供彈系統。

但是我國就沒有研發這種系統,願意一:浪費子彈,一箱供彈系統80%的子彈就被浪費了。

原因二:一個供彈系統重達20公斤,看似不重,但是對於一個全副武裝的士兵而言,如果揹著供彈系統,那將是一個很大的負擔,一旦遇到緊急情況,行動起來十分困難,一般打仗都是一整天或者更久,如果一直揹著供彈系統,你可以想象一下,會累成狗了。

據爆料我國解放軍士兵戰場上一般攜帶150發子彈,特種兵在執行任務攜帶200發子彈。


ABC灑脫一


不考慮補給,250發子彈足以保持兩三天的作戰,當然,是在老兵手上。菜鳥的話,250發子彈只夠打兩小時。


三隻腳的大大烏鴉


別的先不扯,使命召喚都玩過吧?一個小地圖打個幾百發很正常,估算一下一場突擊戰鬥消耗1000發子彈。AK74M加載45發的彈匣,兩兩並聯,攜帶20個,再算上一些散裝子彈。一次戰鬥1000發左右。載重40Kg。

再加上GP-25型榴彈發射器和10枚榴彈。

俄軍在車臣等地,寧可多帶幾個AK74M的彈匣也不帶手槍。一個45發的彈匣,突擊時有點射有連發火力壓制,也就能堅持5~15秒,一場戰鬥下來怎麼也得5~10分鐘,20個45發的彈匣一會就打完,這是兩次車臣活下來的老兵的描述。

對了,彈匣一般老兵捨不得扔,因為子彈好補給,一場戰鬥之後通常有休息時間,老兵就抓緊時間給空彈匣壓上子彈。

在伊拉克的美軍,一般也都是10個彈匣,這還是美國大兵能隨時呼叫空中支援以及援軍20分鐘內能趕到的情況,10個彈匣在20分鐘內,全是點射也就剛好堅持到支援到來。10個彈匣是等待支援的攜帶量,如果是戰鬥的話,20個起,畢竟乘車出發,在目標地附近開始戰鬥。

別拿我軍演習的量說事,一群不知道啥叫戰場的傢伙帶3個彈匣都嫌累。


寶真111409121


150發子彈,4枚手雷,一套電子通訊設備,一隻GPS,1.5日份食糧,1000ml水,自衛槍械,野戰刀具,戰備包,自救包,激光定位儀,偵測器材,齊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