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丨加強中非關係,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

7月21日,在結束對阿聯酋的國事訪問後,國家主席習近平繼續對塞內加爾、盧旺達和南非進行國事訪問,出席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次會晤,過境毛里求斯並進行友好訪問。這將是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後的第四次非洲之行,也是他第9次踏上非洲大陸。

時評丨加強中非關係,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

中國和非洲相距萬里,遠隔重洋,但中國和非洲之間的友好交往卻淵源流長。早在公元前二世紀,中國的漢朝和非洲已開始相互瞭解,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闢,中非之間的交流日趨緊密。近代以來,在非洲人民爭取民族獨立時期,中國堅定地站在非洲人民一邊,全力支持非洲各國人民反帝反殖、爭取民族獨立的正義鬥爭。新中國成立以後,在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挫敗“中國人權狀況”反華議案和“臺灣參與聯合國提案”、支持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中國申辦奧運會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非洲絕大多數國家都給予中國有力的支持。1956年5月30日,埃及成為非洲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2018年5月26日,中國與布基納法索恢復外交關係,至此,中國已同53個非洲國家中的52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源遠流長的友好交往,風雨同舟的深厚友誼……不難理解習近平主席為什麼會用“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兄弟情誼”來形容中非關係。

加強中非關係,就是要促進文明互鑑。國之外交猶如人之友情,只有建立在文化認同、文明共識的基礎上,才能志同道合,正所謂“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中華民族和非洲各族人民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明,近代以來在時代變遷中都曾經歷過曲折,中非相似的歷史遭遇,更加深了互相的文化理解和人文交融。未來,我們應當共同努力,倡導文明寬容,防止極端勢力和思想在不同文明之間製造阻隔,我們應當繼續毫不動搖支持非洲各國維護民族文化傳統,反對一切針對特定民族和宗教的歧視和偏見。

加強中非關係,就是要尊重道路選擇。國之外交猶如人之愛情,只有建立在獨立自主、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才能相敬如賓。鞋子是否合適只有穿的人知道,道路是否正確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我們明知世界上找不到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畢竟每棵樹生長的環境都不盡相同,我們也自然不能要求不同文化傳統和現實國情的國家都選擇同一條發展道路。但是,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與非洲兄弟分享治國理政的經驗,從我們走過的路中為他們提供參考和借鑑,並最終實現相互的促進與成長。

加強中非關係,就是要堅持合作共贏。國之外交猶如人之親情,只有建立在相互相信賴、充分可靠的基礎上,才能風雨同舟。國是最大家,家是最小國,每個國家都承載著人民安居樂業的必然使命,拋開發展談感情是假惺惺,只為利益談合作是勢利眼,中國沒有稱霸的慾望。中國追求的是共同大戰的道路,通俗來講就是讓自己過得好,也要讓別人過得好,“一帶一路”就是互利共贏之路,將包括中非在內的沿線各國經濟更加緊密的結合起來,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和體制機制創新,創造新的經濟和就業增長點,讓中非等各國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中國和非洲歷來是休慼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和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加強中非關係是兩國人民共同的期望。作為非洲國家的好兄弟、好朋友、好夥伴,我們要繼續踐行習近平主席提出“真、實、親、誠”的對非政策理念,堅定支持非洲和平與發展事業。

2018年9月,中國還將主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主題將聚焦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共築中非命運共同體。中方將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與非洲各國發展戰略相對接,以更好地造福非洲人民,早日實現非洲大陸的和平、穩定和發展。此次訪問將推動進一步深化中非政治互信、發展互助、理念互鑑,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

本文鏈接:http://www.71.cn/2018/0724/1010761.shtml(轉載請保留)

(作者:趙坤 單位:武漢市蔡甸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網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email protected],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友之家交流3群: 5224151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