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风雅二三事|雪月花辑

折扇,是日本风雅的主要道具。

日本风雅二三事|雪月花辑

日本浮世绘中持折扇的仕女

日本风雅二三事|雪月花辑

选自NHK美之壶•扇子,平安时代794-1192年

据说,折扇是日本人发明的。也许,折扇是古代日本向外国输出的、唯一一项日本人的大发明。查看宋代和明代中日之间的贸易科目,尽管中国向日本出口大量文物,但从日本进口的文物中,都有折扇和日本刀,一文一武。

也许,关于折扇是谁发明的还有异议,但折扇在日本的普及程度恐怕不会引起争议。从古代贵族、文人武士,到能剧、歌舞伎、舞蹈等等日本传统艺道,折扇都是风雅的道具。

1980年代看中日围棋比赛,日本棋手也喜欢手持折扇进行对局。

2015年春,佳子公主代表皇家参拜伊势神宫,尽管穿的是洋装礼服,却手持一把折扇。折扇几乎成为日本传统礼仪的标配。

日本风雅二三事|雪月花辑

2015年春,佳子公主在伊势神宫

折扇兼有实用功能和社交功能,而它的造型却非常符合日本人的趣味。小小的一方天地,可以写字也可以画画,更微妙的是半开半闭收放自如,非常适合日本人半遮半掩的暧昧性格,也激发身心的灵活。现在日本人喜欢的陶器餐具里,仍然有许多是这种半开的折扇型。

中国古典名著《菜根谭》里说的“花看半开,饮酒微醉”,讲的就是这个味道。

不过,尽管我在中国时折扇是太普通的日用品了,但日本折扇却给过我一段风雅的经历。

日本风雅二三事|雪月花辑

日本浮世绘中手持折扇的贵族男子

二十多年前,刚到日本松江市不久,正好到了年底,年底有各种聚会。浅野先生是我非常好的日本朋友,他教授书法,请我参加他与学员的聚餐。

吃饭是在他姐姐开的居酒屋,海鲜火锅,大家都AA制,他把我的钱付了。餐后大家分手,浅野又带我去了好几家酒吧。许多日本人喝酒有一个习惯,就是一晚上去几家酒吧。

期间,在一家酒吧,正喝着酒,浅野突然问店主要来一把空白折扇,和笔墨,用毛笔在扇面上画了几棵墨竹,随手送给我。

好风雅啊,仿佛与古人同游,穿着洋装的古人。

到日本第一年时,我所在的松江市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举办一个活动,让外国留学生与日本人家庭结对子,很像我们这里大城市居民与贫困地区孩子的对口帮助。据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外国留学生解决一些不适应日本生活的困难,也可以让他们更多地了解日本。

我报名参加后,被一个叫藤本的日本人家选中,丈夫是大学教授,妻子虽说大学毕业,但已经辞职在家,主要工作是免费教外国人日语,两个孩子都在东京工作,儿子是一位作曲家。

日本风雅二三事|雪月花辑

日本松江市,闻名遐迩的祈缘胜地,与京都、奈良并肩为三大国际文化观光都市。日本著名作家小泉八云笔下的东方美学集结之地。图为松江市的寺庙与樱花。

大概是因为他们曾经留学美国,所以对我在生活上的困难特别了解,也特别关照。开始时,夫人也就是我称呼的藤本老师,每星期定期免费教我日语,后来是每逢节假日邀请我们全家到他们家做客。当然,在被邀请的人当中也有其他中国留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其间的谈话基本上是各国的民俗、花草树木、音乐一类的内容。他们一家人对我的照顾有六七年之久,没有间断过。

离开松江市前,我也曾经问起,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她说孔君是一个有趣的人。

老实说,我这样说自己是令人汗颜的。但我觉得,人是否有趣,完全取决于状态,放松了,兴致来了,自然妙语连珠。当然,这些即兴发挥,很容易忘记。

但藤本老师也问了我一个问题,日本哪方面给你留下美好的印象?

我脱口而出:旧书店。

看得出,她很吃惊,也多少有些失望。哦,我应该说你们一家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啊。

日本风雅二三事|雪月花辑

日本旧书店内的风景

我说的是实话。我太喜欢日本旧书店了,一星期不去几次就浑身不舒服,像患了旧书店依赖症。

日本人喜欢读书是出了名的,到处都有旧书店,即使在小县城里也随处可见,甚至在边远山村做调查时,我也见到过旧书店。

当然,日本人的洁癖也让旧书总能干干净净。在旧书店淘书,不仅可以碰到学术书籍,更可以接触到学校图书馆书架上看不到的杂书,甚至有许多宗教组织的宣传手册。

我对日本认识的知识结构,在相当程度上,是旧书店帮助建立的。

日本风雅二三事|雪月花辑

松江市的旧书店

在松江市传统商业街的一角,有我经常去的一家旧书店。传统两层木造房子,屋内整齐地摆放着各种旧书。因为常去,就和店主熟悉了,一个清瘦的戴着眼镜的六十岁上下的男人。有时他见到我会请我喝一杯咖啡,一起享受怀旧时光。

一次,他打电话说有一家人清理旧物,如果需要可以免费送给我许多旧书,我答应要。约好后,他开车带我取回几个纸箱的旧书。

这样,他便知道了我家。后来,每到节日,他会专门送一盒点心什么的,彬彬有礼。我只送过他一幅我父亲写的毛笔字,大概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一类《论语》的话。

而且,我确实在他店里买过几本日本人解读《论语》的书,难道他把我当孔圣人了?

旧书店,不仅是我在日本的大学,也是我的教堂。

旧书店不止是知识的海洋,也给我带来了怀旧和未来,我喜欢那里的光影,也喜欢那里的气味,甚至我能感受它的体温,使我无限安心的体温。

今年春天,我在奈良市住了几日。期间,与奈良女子大学的武藤康宏教授有过一次午餐。

约好的见面地点是他的研究室。我提前去了半小时,想逛逛校园。

校园里有几处国家重要文化财,就是文化遗产。这种情况在一个百年以上的学校很正常,但有一处是学校正门的岗亭,并附带校门。大概是因为一百多年来,岗亭和校门没有变过,没有改建过。经这一保护,校门口的样貌恐怕要保持千秋万代了。

日本风雅二三事|雪月花辑

日本风雅二三事|雪月花辑

奈良女子大学正门和岗亭

武藤先生的研究室很特别,门口就装饰着各种民俗饰物,有他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买回来的蜡染和人偶等。他说他去过中国四十七次,特别喜欢云南、广西、贵州。

聚餐居然在校园里,在樱花盛开的树下。

日本风雅二三事|雪月花辑

相聚在此刻此景中

他带了两只江户时代(1603-1868)的民窑瓷器,是残破后经过金粉缮修的口杯,这种工艺日本叫金缮。

我对金缮不陌生,当年日本崇拜宋朝瓷器,奉为美的至尊。但瓷器易破碎,宋代瓷器破损后,到了元朝和明朝,再要寻找完好无损的宋代瓷器就非常困难了。于是,日本人就把破损的瓷器进行修缮,居然发展出一种新的审美,中文叫“残缺之美”。

日本风雅二三事|雪月花辑

武藤先生的两件瓷器应该是叫“蕎麦猪口”,就是吃荞麦面条时装调味品的口杯。算不上上品,但在樱花树下把玩,还是有一番情趣的。

喝着清酒,聊着中国和日本的民俗,一阵微风吹来,花瓣随风飘落。

酒杯里飘进一片花瓣,武藤先生说,这是樱花树下饮酒的一个乐趣。

看着酒杯里的花瓣,一饮而尽。

分手时,武藤先生让我先走,他要在树下睡一会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