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不會修改?不如來看看這些建議

結構是論文表現形式的重要因素,是論文內容的組織安排。結構的好壞,直接關係著論文內容的表達效果。結構的調整和校正,關係著全文的佈局和安排。對於一篇好的論文而言尤其重要。特別是當你的文章投稿某期刊被退回需要修改的時候,可能問題就是出現在文章結構上了。

調整的原則和要求,是要有利於突出中心論點,服務於表現中心論點。修改結構,應主要抓好以下三個方面:

1.理清文章的層次,保持思路通暢。其實從主副標題方面就可以簡單看出文章的思路與層次。另外,一些文章需要從內容去把握,因為沒有副標題。確定文章的基本邏輯關係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確定全文的佈局、層次和段落的安排合乎條理;明確各段落的分論點;適當增刪內容,達到全文意思上連貫通暢。

2.實現結構的完整性。從緒論 、本論、結論三大部分分別入手,協調一致,開頭能引人入勝,中間論據有材料要充分有力,結尾要主題鮮明。同時還要分清各部分的詳略主次得當 。

3.實現結構的嚴密性。SCI論文的論點論據及大小論點的嚴密性邏輯性要求很高,不僅需要整體宏觀把握,還要注重細節,適當增刪是必要的。

論文不會修改?不如來看看這些建議

為了使語言準確、簡潔、生動,不能不錘鍊字句,而錘鍊字句,必須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

對語言的錘鍊加工,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表情達意,所以錘鍊不能脫離內容的需要,去孤立地雕琢文詞,追求華麗。這是在指導思想上必須明確的。另外,在修改中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要儘可能利用準確、生動、簡潔的語言,對生造詞語、詞類誤用、詞義混亂等用詞不當、詞不達意的毛病,要堅決改掉,堅決消滅錯別字和不規範的簡化字、自造詞。

魯迅說他自己寫文章“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誰也不懂的形容詞之類”,“只有自己懂得或連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來的字句,是不大用的”。同樣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詞語要用通俗易懂的,自己隨意組造的詞語要儘量避免出現。

第二,對結構殘缺、結構混亂、搭配不當等不合語法的句子,要注意改正,使之合乎語言規範。

杜甫說:“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唐代作家皮日休說:“百鍊成字,千煉成句”。字句要好,就必須反覆錘鍊、反覆琢磨修改。對於那些基本的語句語病,我們要儘量的避免。

第三,要注意句子之間的邏輯聯繫,力求上下貫通,語氣一致,通順流暢。

邏輯不通,則論文不通,論文看著都彆扭就更別說別人能同意你的觀點,認同你的思維。

第四,檢查標點、規範書寫。標點符號是文章的構成要素之一,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用得恰當,能夠準確地表達內容;反之,就會影響內容的表達,甚至產生歧義。

檢查標點符號,主要是看標點符號的用法是否正確,以及調整點錯位置的標點符號。修改時,要按約定俗成的用法,嚴格按規定的格式進行書寫。

另外,修改時,一定要把潦草的字和不規範的字改正,抄寫時要書寫工整、字跡清楚。還有,在修改中,對論文中的圖表、符號、公式要檢查,要合乎規範,對比較複雜的容易出錯的,更應仔細校正。

整理:早發表小編(論文發表,就上早發表期刊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