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寶寶誤食的異物卡在氣管里,如何急救呢?

甜寶愛學習


我是兒科醫生魚小南,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小寶寶異物卡喉確實是爸媽最擔心的情況之一,輕則氣道阻塞重則窒息。所以一定要學會急救。

寶寶為什麼容易異物卡喉?

1、3歲以下的寶,有了一定的吞嚥能力但又沒發育得那麼好。

2、好奇心重,手欠,很容易把各種東西塞嘴巴里。

容易卡喉的異物有哪些?

1、 各種堅果、炒貨。

2、 帶骨頭的菜餚。

3、 玩具上小的零部件。

4、 果凍泡泡糖之類的零食。

5、 硬幣、藥品等小東西。


寶寶異物卡喉怎麼辦?

錯誤辦法:

1、 胡亂拍背。

2、 胡亂催吐。

3、 狂喝水。


1歲以下小寶寶的急救法:

1、 背部叩擊法:爸媽用一隻手固定住小寶寶的頭頸部,讓他保持臉朝地、頭低屁股高的姿勢;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手掌根部連續叩擊寶寶肩胛區 5次。注意,要用手掌根部。

2、 胸部衝擊法:把小寶寶翻轉成臉朝天,頭低屁股高;然後爸媽用食指、中指連續按壓其胸骨下半部 5次。注意,用手指的肉肉的部位按壓。

3、 以上兩種方法視情況反覆交替進行,直到把異物排出為止。

1-3歲寶寶的急救法:

1、 把寶寶的肚子擱在大腿上,保持頭低屁股高的姿勢,連續用力拍擊背部(兩肩胛骨之間)5次,5次後看看異物有沒有被排出,沒的話繼續,如此反覆進行。

2、 注意,此辦法僅限異物吸入(異物不能太大)後短暫瞬間有效,否則還是火速去醫院為妥。

3歲以上,海姆立克法急救。

具體步驟如下:

1、爸媽站在寶寶背後,雙手放於寶寶肚臍和胸骨間,一手握拳,另一手包住拳頭,雙臂用力收緊,瞬間按壓寶胸部。持續幾次按擠,直到氣管阻塞解除。

2、如果寶寶意識不清醒,讓寶寶平躺在地上,爸媽雙手疊放,掌心對準寶胸部正中線臍上部擠壓。


今日頭條年度優秀自媒體品牌、頭條健康金處方作者,年度健康頭條號。


兒科醫生魚小南


異物梗住呼吸道,就是孩子將本該進入食管的食物,或者其他異物,誤吸到氣管內(如下圖),堵住氣管,不能呼吸。

這種情況時間久了會導致窒息,危及生命。

孩子被異物梗住呼吸道,會表現出咳嗽、吞嚥困難表現。

家長要鼓勵孩子咳嗽,通過咳嗽的力量將異物咳出來。

如果異物太大,完全把氣管堵死,孩子就不能咳嗽了,多會表現出典型的動作:

雙手卡住自己的脖子,想咳嗽但是咳不出來(如下圖)。

發現這種表現,家長要立即搶救,千萬不能耽擱。

我們推薦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具體方法為:

對於1歲以內的嬰兒

  1. 保證孩子處於頭低腳高的位置。

  2. 先在孩子後背肩胛骨之間用力向下衝擊性地拍5下。

  3. 如果異物沒有衝出,將孩子翻過來,在心臟按壓的位置(雙乳連線之間的胸骨中央部位)按壓5次,每秒1次,按壓深度為4cm(要用力)。

  4. 如果異物仍然沒有衝出,反覆以上步驟,最多重複5次。

對於1歲以上的幼兒

  1. 家長跪蹲在孩子的身後,雙手環抱孩子。

  2. 一手握拳,虎口貼在孩子劍突位置(肚臍之上的腹部中央)下,另一隻手握住該手手腕。

  3. 突然用力收緊雙臂,使握拳的虎口向孩子腹部內上方猛烈回收。

  4. 如果異物沒有衝出,立即放鬆手臂,重複該動作,直到異物被衝出。

該方法使用膈肌上升的力量擠壓肺及支氣管,從而將異物從氣管內衝出。

異物梗阻非常危險,預防才是關鍵,家長應注意:

  • 儘量不要讓孩子在吃飯時看視頻,尤其是特別搞笑、驚嚇的;

  • 不要讓孩子在跑、跳、玩耍的時候吃東西;

  • 給孩子吃帶核的水果時,把果核取出;

  • 給孩子適宜的食物, 1/4個葡萄大小的塊狀,吞食起來一般問題不大;

  • 孩子吃東西時,家長應該在旁邊看護;

  • 不要給4歲以內的孩子吃整粒花生米、開心果等食物。

相關推薦:

孩子燙傷該如何護理?


崔玉濤育學園


異物卡喉海姆立克急救法

被噎住呼吸後,大多數人無法撐過6分鐘,而在你撥打120後急救人員很難在6分鐘之內趕到現場。所以我們更應該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才能第一時間挽救生命。之前有爸爸帶女兒在孩子王童樂園玩,當時孩子嘴裡吃著糖忽然卡住了,也是育兒顧問在第一時間採取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幫寶寶吐出了卡在嗓子裡的糖。

異物卡喉窒息時候,嬰幼兒和大童、成人的施救方法也略有不同。

大童和成人

施救者站在或跪在患者背後,用雙臂抱住患者的腰,一手握拳,拳眼對著肚臍稍上方,用另一隻手抓住握起的拳頭,快速向內向上衝擊病人的腹部,重複衝擊直到異物衝出且病人能呼吸、咳嗽或講話為止。

嬰幼兒:

背部叩擊:

抱起寶寶,將身體置於一側前臂上,手掌固定住嬰兒後頸部,將頭部輕度後仰,打開氣道;

然後將寶寶翻轉成俯臥位,一隻手支撐嬰兒頭部同時固定下頜角,另一隻手的掌部在肩胛骨間快速拍打5次。

胸部衝擊:

如果背部衝擊法不能解除氣道梗阻,將嬰兒反轉成仰臥位,頭朝下。在兩乳頭連線中心點給予胸部衝擊按壓,深度約為胸廓前後徑的1/3,重複5次。

重複交替進行5次背部叩擊和5次胸部衝擊,直至異物取出為止。

特別提醒:千萬不能將寶寶倒吊從背部拍打,這樣不僅不能排除異物,還會造成寶寶頸椎受傷,更不能硬用手指伸進喉嚨去摳。

寶寶遇到危險時,黃金自救時間尤為重要,所以孩子王育兒大學特別邀請了紅十字會給我們育兒顧問進行了專業的培訓,確保育兒顧問掌握急救的方法。當然,每個爸爸媽媽都要牢記並掌握這些急救方法,在寶寶發生意外危險時,你才是她最重要的救命者。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孩子王育兒顧問


健康科普,來看看“百科名醫”吧!


要說這小孩兒出事大部分是因為親戚。要麼是被親戚親吻得了“親吻病”,要麼是被喂酒,影響孩子智力,要麼就是喂東西給噎著了。

這不,江蘇揚州一名13個月大女嬰被親戚餵了一粒花生米,卻不慎嗆進氣管,當時親戚沒有在意。一個星期後,孩子咳嗽的越來越厲害,去了醫院價檢查後,醫生髮現花生米導致了嚴重的肺氣腫,差點就喪命!

有很多東西是嬰幼兒不能吃,或是說慎重吃的,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威脅生命!

1.果凍

果凍質地光滑,味道香甜,嬰幼兒容易一口吸進去,容易造成窒息。而因為吃果凍造成窒息的事件也是很多的。而且,果凍裡含有大量的香精,對寶寶的傷害也很大。果凍中的添加劑會影響身體對蛋白質的吸收,會阻礙寶寶對鐵元素的吸收,導致貧血發生。

2.魚肉海鮮

寶寶還小,不會自己分辨魚肉和魚刺。有的人喂寶寶吃魚肉會有細小的魚刺卡嗓子,比較危險。而且海鮮一類的東西比較寒涼,寶寶吃了容易鬧肚子、過敏。此外海鮮屬於高蛋白食物,容易造成寶寶消化不良。

3.粉末狀食物

有一些麵糊類或是糕點類的東西嬰幼兒不宜吃,粉末細小容易引起嗆咳,易誤吸至呼吸道。

4.豆類食品

一般圓形的食物,比如花生米、巧克力豆、黃豆等都不宜給寶寶餵食,否則很容易像那個寶寶一樣將食物誤吸到呼吸道中,嚴重會導致肺水腫。

5.元宵

馬上就要過元宵節了,很多人都會吃湯圓。小孩子看見圓圓白白的東西就會躍躍欲試。但這時不應該給孩子喂元宵。曾經有一個新聞報道,在日本的東京,在元旦當天有14個人被元宵噎住,其中兩個人窒息而死了。寶寶吞嚥就更加危險了!

6.堅果

堅果質地比較堅硬,別說嬰幼兒不能吃了,就是牙齒髮育不全的孩子也不能吃。為什麼呢?因為孩子不能充分的將堅果咀嚼碎,吞嚥時容易卡住氣管。氣管堵塞是非常危險的,如果不能及時搶救,孩子就會被噎死。

7.大塊的蘋果和梨

水果水分多又富含營養,很多家長就給孩子切一塊兒讓孩子啃著吃。小孩兒如果不小心啃下一大塊就容易產生窒息。想讓孩子吃水果可以將水果打成泥狀,小勺喂。

每個家庭都特別重視自己的孩子,孩子是新的希望,是全家人的寶貝。正是因為這樣,孩子的事情沒有小事,尤其在吃喝上,一定要注意安全餵食。除了吃以外,孩子玩耍的地方應該在安全的區域,不要有高重的物體,尖銳的桌角。孩子不要玩筷子、鉛筆一類的物品,以防受到傷害。


百科名醫


有一個很厲害的搶救辦法,叫“海姆立克搶救法”,剛剛它就從生死線上救回一個女孩的姓名,

據江南都市報等媒體報道,11月19號上午9點30分,泉州開往深圳的D2313列車上,一個女人懷抱著臉色發青的女童向列車長跑去,哭喊著“救救孩子”。

列車長得知,孩子是被飲料嗆到而暈厥,接過女孩並從背後將其抱起,雙手抵住孩子上腹部,連續幾次用力向上抱壓推動。三秒鐘後,一些黏稠液體從孩子的口裡噴了出來,她終於轉危為安。

列車長抱著獲救的女寶(圖片來自江南都市報)

列車長用的搶救辦法,叫海姆立克急救法,由美國外科醫生海姆立克教授發明。他經過研究和實驗,發明了利用肺部氣體衝開異物堵塞的辦法,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當有人因吃東西或喝水引發呼吸道阻塞時,這個辦法可是能救命的,尤其是我們家長。

嬰幼兒急救圖示

把孩子抱起來,一隻手捏住孩子顴骨兩側,手臂貼著孩子的前胸,另一隻手托住孩子後頸部,讓其臉朝下,趴在救護人膝蓋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並觀察孩子是否將異物吐出。

如果異物沒有吐出,再將孩子翻轉過來,雙腿分開夾在成人手臂間,用食指和中指,在乳頭連線的下方的位置快速連續按壓五下。

大孩子急救圖示:

救護者站在孩子身後,從背後抱住其腹部,雙臂圍環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內按壓於孩子的肚臍和肋骨之間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頭之上,雙手急速用力向裡向上擠壓,反覆實施,直至阻塞物吐出為止。


年糕媽媽


2016年有了自己的寶寶,從老婆懷孕開始就一直不自覺的關注各種關於孩子健康成長的知識。急救方法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關於異物卡在氣管這個問題,真的是在孩子成長過程極有可能遇到的,嬰幼兒不懂的分辨東西能否安全的吃到肚子裡,又喜歡什麼都喜歡往嘴裡放,因為異物卡住窒息甚至死亡的案例見了很多,真是感覺很痛心。遇到這種情況時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海姆立克急救法,自己親自經歷過,確實很有效,希望越來越多的家長能學會,避免慘痛教訓的再次發生。

海姆立克急救法,在百度詞條上的標準名稱是海姆裡克腹部衝擊法(Heimlich Maneuver)也稱為海氏手技,是美國醫生海姆裡克先生髮明的。1974年他首先應用該法成功搶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發生窒息的患者,從此該法在全世界被廣泛應用,拯救了無數患者,其中包括美國前總統里根、紐約前任市長埃德、著名女演員伊麗莎白·泰勒等等。因此該法被人們稱為“生命的擁抱”。他的物理原理是:可以將人的肺部設想成一個氣球,氣管就是氣球的氣嘴兒,假如氣嘴兒被異物阻塞,可以用手捏擠氣球,氣球受壓球內空氣上移,從而將阻塞氣嘴兒的異物衝出。

救治嬰兒的話,因為孩子太小,孩子被異物卡住嗓子無法呼吸的時候,身邊的人應該馬上把孩子抱起來,一隻手捏住孩子顴骨兩側,手臂貼著孩子的前胸,另一隻手托住孩子後頸部,讓其臉朝下,趴在救護人膝蓋上。在孩子背上使勁叩擊,叩擊過程中同時順著孩子的背部從下往上推,一直保持叩打,直至孩子將異物吐出。



救治大人的方法是搶救者站在病人背後,用兩手臂環繞病人的腰部,然後一手握拳,將拳頭的拇指一側放在病人胸廓下河臍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頭、快速向上重擊壓迫病人的腹部。重複以上手法直到異物排出。



看到這,也許你會猛地想起來,哦哦哦,就是那個方法啊,我在影視作品中看到過,恭喜你,答對了。我第一次在影視作品中看到這個方法就是在《人在囧途》中,王寶強救治了一個被棗核卡住嗓子的老太太,功德無量。我親身經歷的就是今年大年初四,一個朋友帶著老婆孩子去家裡串門,他孩子一週三個月,特別喜歡吃瓜子皮反而不吃瓜子仁,覺得皮有味道,孩子看到大人在那吃瓜子哭著非得要,他媽媽就給了幾個,我們還說孩子太小吃這個會不會卡住,孩子媽媽說沒事,他就是嚼一嚼就吐出來了,不會嚥下去的,雖然我們比較擔心,但是也不便多說什麼。終於,不好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過了一會孩子突然就開始劇烈的咳嗽,臉色憋的深紅,張著大口在那痛苦的呻吟著,我第一時間反應過來是被卡住了,我就馬上說你坐沙發上,趕緊抱著他讓他趴在你腿上,使勁拍打他的背部,孩子媽媽也沒有猶豫立馬照做了,拍了有不到十下,從孩子嘴裡吐出了一小團大概五六片整個的瓜子皮,然後孩子也沒事了,還好虛驚一場,不過通過這個事也更加體會到了照顧孩子一定要謹慎細心,尤其入口的東西更要留神,容易卡住的尖銳的食物和體積較大孩子無法下嚥的東西一定不能放進嘴中!同時也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急救的重要性,還記得孩子剛出生我看到這個急救辦法就想第一時間教給老婆和我父母,就想不管誰在孩子身邊發生意外時都能第一時間進行救治,

寧可一輩子不用這個方法,也不想發生意外時不知所措讓孩子面臨巨大的危險。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學習到這種技能,以備不時之需。


不想做司令的士兵


氣管異物是兒科比較常見的急危重症之一,在嬰幼兒群體中發生率極高,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好奇心很強,什麼東西都喜歡往嘴裡塞。

二、我們人體有一個特殊的分流裝置:會厭軟骨,它就像是個蓋子,當它向上時,氣道的開口“喉腔”就會開放,氣體就能進入氣管,而當它向下蓋住喉腔時,水和食物就不能進入氣道,而是進入後面的食道。

但嬰幼兒的會厭軟骨功能還未發育成熟,所以很容易導致異物進人氣管,如果不能及時正確處理,可危及寶寶的生命。

當寶寶發生氣管異物時,家長可以參考國際上通用的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進行急救。

3歲以上的兒童

讓寶寶取站位或坐位,家長坐或跪在他身後,從背後摟住其上腹部,然後一手握拳,拇指掌關節突出處頂住孩子腹部正中線肚臍上方2釐米。

另一隻手抓牢握拳的手,向上、向內快速拉壓衝擊寶寶腹部,以促使他嘔吐,把異物從氣道內排出來。

3歲以下的嬰幼兒

對於三歲以下的小寶寶可採用背部拍擊法及胸部衝擊法:

家長先平坐在椅子上,讓孩子趴在你的大腿上,一手固定孩子的頭頸部,使他面部朝下,呈頭低臀高位,然後用你的另一手掌根部,連續叩擊寶寶肩胛區 5次。

再將孩子翻轉過來,使其面部朝上,注意依舊是頭低臀高位,然後用你的食指、中指連續按壓其胸骨下半部 5次。

兩種方法反覆交替進行,直至異物排出。

當寶寶發生異物卡喉後,若經過你的急救措施,寶寶能夠順利把異物咳出來,就說明孩子脫離危險了。但如果寶寶不能把異物排出來,就一定要儘快送孩子去醫院,以免發生意外。


醫知袋鼠


1.輕度氣道梗阻

體徵:良好的氣體交換,能夠用力咳嗽,咳嗽時可能有哮鳴音

急救措施:

  • 只要持續有良好的氣體交換,鼓勵患兒繼續咳嗽
  • 不要干擾患兒自己嘗試解除梗阻,但需要和患兒呆在一起,時刻密切觀察

2.嚴重氣道梗阻

體徵:

  • 用拇指和手指抓住自己的喉部是普遍窒息的表現
  • 無法說話或哭喊
  • 氣體交換不良或無氣體交換
  • 微弱、無力的咳嗽或完全沒有咳嗽
  • 吸氣時出現尖銳的噪音或完全沒有噪音
  • 呼吸困難加重
  • 可能出現紫紺

急救措施:

如果患兒是兒童,詢問其是否窒息。如果患者點頭同意但無法說話,說明存在嚴重氣道梗阻。

使用腹部快速衝擊(哈姆立克手法)

  • 站在或跪在患兒身後,並將雙手環繞在患兒腰部(如上圖);
  • 一手握拳;
  • 將握拳的拇指側緊抵患者腹部,位於臍上和胸骨下的腹中線上;
  • 另一隻手握住攥拳的手,向上向內快速衝擊患者腹部;
  • 反覆快速衝擊,直到把異物從氣道內排出,或患兒失去反應;
  • 每一次新的快速衝擊都要快速有力,以便於解除梗阻。

一旦失去反應後,馬上啟動應急反應系統撥打120,拿AED,進行心肺復甦。

如果患兒是嬰兒,通過拍背和胸部快速衝擊來解除嬰兒窒息。

  • 拍背5次:將嬰兒放在你的膝蓋上,使嬰兒臉朝下,略低於胸部,並讓嬰兒頭部靠在你的前臂上,用手托住嬰兒的頭部和下顎。注意避免壓迫嬰兒喉部的軟組織,膝蓋支撐住嬰兒。

  • 胸部快速衝擊5次:將空手放在嬰兒背部托住枕部,小心托住嬰兒的頭部和頸部,將嬰兒全身翻轉過來,抱住嬰兒,將其臉朝上,你的前臂靠在大腿上,頭部低於軀幹,以每秒鐘1次的速率進行胸部快速衝擊。

  • 重複以上操作,直到異物清除或嬰兒變得沒有反應。

一旦失去反應後,馬上啟動應急反應系統撥打120,拿AED,進行心肺復甦。

切勿盲目用手指清除異物,這樣可能將異物推入氣道,從而造成更進一步的梗阻或損傷。


眾安急救


寶寶誤食異物卡在氣管如何急救呢?

寶寶看到什麼都往嘴裡塞,如何誤食了異物該怎麼辦呢?抽樣調查顯示,意外傷害已佔0至14歲兒童死亡原因的第一位,而吸入異物又是造成兒童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高危人群為0到4歲的孩子。

有人好奇,小孩子為什麼什麼東西都往嘴裡送呢?實際上這是他們成長的必然階段。寶寶剛出生的時候,視覺發育並不完善,他最熟練使用的就是嘴巴了。通過自己的嘴巴,他可以品嚐這件東西的味道,感覺這件東西的軟硬,通過小手、眼睛和嘴巴的配合,感知這個物體,同時也瞭解了自己嘴巴的功能。等他完全發展和健全了口腔認知後,興趣會轉移到小手,就不再什麼都往嘴裡放了。   

為什麼孩子的氣管如此容易進異物?且一但吸入異物,情況又如此兇險?原因在於喉嚨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

咽喉是人體氣道和食道並行的地方。將氣體和食物分流的裝置叫“會厭”——喉腔開口處的一個舌形活蓋。會厭向上開放,人就能進行呼吸,會厭向下蓋住喉腔,水和食物就不能進入氣道。一般來說,會厭分流功能受神經系統自動控制,但是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多不完善,吞嚥反射功能尚未發育健全,所以最容易發生液體、固體物質進入氣道,出現“竄道行駛”。

異物進入氣道後,孩子會出現一些特徵性症狀,家長要能馬上識別出來,以便迅速進行急救。如果進入氣道的異物較大,把氣道完全堵塞,就是說氣道里面完全堵嚴了,機體不能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孩子馬上會出現“三不症狀”:不能咳嗽、不會呼吸、不能發聲。接著會出現呼吸困難,面部青紫,煩躁不安,大腦就會嚴重缺氧,意識喪失,心跳很快隨之停止,情況非常危急。

如果異物較小,進入氣道以後,孩子會馬上出現劇烈嗆咳、吸入性呼吸困難等,異物也可能因為劇烈咳嗽或由肺部氣體從氣道被衝擊出來,也可能衝擊不出來,甚至越堵越厲害,導致孩子呼吸停止,繼而心跳停止。

如果異物已經進入一側氣道(多見於右側),孩子會出現咳嗽、喘鳴,之後還有可能引起肺部炎症。如果誤入氣道的食物含有脂肪酸,如花生米、杏仁等,則氣道炎症會較明顯,孩子會咳嗽、咳痰;如果誤入氣道的是小紐扣、小彈珠等較小異物,剛開始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數週或數月後,孩子會反覆發熱、咳嗽、咳痰,出現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肺炎、支氣管擴張等病症。對於反覆不愈的支氣管炎、肺炎,父母要特別注意,儘快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出現氣道完全阻塞這樣的緊急狀況,無論是送往醫院還是等候急救醫生的到來,一般都來不及,這時候如果家長掌握嬰幼兒氣道異物梗阻的急救方法就尤為必要了。

嬰幼兒氣道異物排出處理可採用拍背法:高聲呼救的同時,一手固定頭頸部,面部朝下、頭低臀高;另一手掌根部連續叩擊間胛間區5次。再將嬰兒翻轉成面部朝上、頭低臀高位,檢查異物是否在口腔中,如果口腔中未見異物,翻轉身體立即用胸部衝擊法,用食、中指連續按壓其胸骨下半部5次。如此反覆、兩種方法交替進行,直至異物排出。

(更多急救常識與觀點,請關注我的頭條號:急救醫生賈大成)


急救醫生賈大成


其實春節期間聚會吃喝就特別要注意不要給寶寶吃不該吃的東西,以免發生噎食,導致異物卡在氣管裡。

就在前不久,新疆一母親給雙胞胎女兒喂吃烤肉時,孩子當場翻白眼窒息。

當天父母帶著孩子在燒烤店和家人聚餐,2個孩子看著母親在吃羊肉也不願意了,直接伸手要抓著吃。而媽媽覺得問題不大,就弄了點碎羊肉給寶寶吃。

孩子們剛吃了幾口,就出現了翻白眼且乾嘔的現象。

緊急情況下,孩子的舅舅連忙飛跑出去求救警察。在民警的護送下,孩子馬上來到醫院進行搶救。

民警稱:“孩子在車上的時候已經沒有呼吸了。”

好在經過醫院的全力搶救,孩子恢復了呼吸。

這事想來都有點後怕,2個才10月大的孩子同時發生了噎食。

這裡Wendy媽咪要提醒各位粑粑麻麻,新年裡聚餐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好寶寶,不要給寶寶餵食不該吃的東西,比如花生、果凍、年糕、瓜子等(當然也別忘了警惕熊親戚野蠻餵食),也不要讓寶寶獨自亂抓東西吃,以免發生危險。

學會海姆立克急救法能救孩子的命啊!

所以以下內容請熟練掌握和牢記,此外,請一定認真學習,只有將技巧爛熟於心,發生意外時才能從容面對,一知半解對你毫無幫助。

情景一:孩子清醒

1 孩子可以呼吸/喊叫/說話,仍能咳嗽或者吞吐空氣,這個時候孩子的本能反應在幫助他清理呼吸道,這種情況下不應該使用海姆利克急救法,而應該等待孩子自己處理。

2 無法咳嗽或說話,完全不能呼吸(胸部沒有起伏運動),臉色發青。這個時候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情景二:針對1歲以下嬰兒拍背法和壓胸法

一旦嬰兒窒息,無法呼吸,喊叫、咳嗽,或說話,就要按照以下步驟操作,並撥打120。

交替進行背部拍打和胸部按壓,直到異物被排出。

孩子的人生安全永遠是最重要的,所以現在開始把海姆立克法謹記於大腦,關鍵時刻能救你孩子的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