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蒙台梭利的這些經典的教學原則嗎?

你瞭解蒙臺梭利的這些經典的教學原則嗎?

文:昊媽,首發於:AnnaTan

蒙臺梭利認為,兒童具有學習的自我驅動力,以及對周圍環境的強烈吸收能力,這使得幼兒從出生起便開始對環境保持著不斷的探索。兒童在自我探索中所獲得的喜悅與成就感,則會正向循環地支持兒童下一次的探索,並形成自信、積極、獨立、主動的正向性格特質。為此,蒙臺梭利主張家長和教師不用刻意去教導孩子,讓孩子被動地學習,只需要預備自由開放的環境,適時引導和鼓勵,兒童就能取得巨大的進步。蒙臺梭利為此也設計了很多的教具,讓孩子可以自發地通過興趣探索閱讀,數學,音樂,藝術等教育。蒙臺梭利在教學上都有一套成系統的方法和教學原則。

蒙臺梭利的課程設置

1.感官區

蒙臺梭利非常重視孩子身體感官的發展。蒙臺梭利認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是“sensorial explorer 感官探索者”。兒童通過對環境的分類判斷,建構他們的心智,學會適應他所在的環境,最後去改變環境。蒙特梭利感官教具包括八種感官活動。這些活動培養孩子觀察,比較和判斷的能力。例如兒童可以在這裡體驗不同的顏色、大小、數量、不同的形狀、不同的聲音和質感等等,以此來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

2.日常生活區

日常生活區是家庭和幼兒園之間的關聯點。在教室中,孩子可以用適合他們尺寸的工具刷洗、倒水、掃地,這些能讓他們理解開始與結束工作的意義,更能培養他們的獨立性。通過日常生活區的活動,孩子還能學習到許多新詞彙。所以,對語言的發展也很有幫助。

3.語言工作區

蒙氏教室的孩子從口語開始學習語言,老師先引導孩子學習字母和發音,然後可以使用活動字母拼字,最後寫出完整的故事。語言區還有與社會知識結合在一起的卡片,通過分類各式卡片,諸如各類植物、動物名稱,以此來擴展詞彙。

在蒙臺梭利教學認為當孩子的手部肌肉有力,內在心智發展到一定程度,他們某天就會自然而然拿起筆,開始嘗試寫字。不需要大人去逼他寫。我們需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

4.數學工作區

蒙臺梭利認為孩子學習數學是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他們通過不斷地操作教具,從而獲得了抽象的概念。蒙臺梭利教室的數學教具非常的多,而且十分精美。教具設置從易到難,兒童可以根據自身發展的節奏,循序漸進地使用它們。

5. 文化工作區

文化工作區包括了地理,動物學,植物學,科學,藝術,音樂等知識。孩子們可以欣賞音樂,也能自己搗鼓搗鼓樂器,想畫畫的時候,畫板就在不遠處等著。此外,蒙氏教室還提倡自然環境與教室無縫對接,讓孩子們可以在室內與室外之間穿梭,到大自然中學習知識,尋找快樂。

蒙臺梭利的教學原則

1.有吸收力的心智

吸收性心智是兒童獨有的一種特殊的學習方式,兒童會像海綿吸水一樣,從環境中吸取信息,而此時學習和儲存大量知識的過程不需要花費大量精力,是在潛意識層面進行的,這種學習方式會持續到七歲

雖然兒童對所經歷的事情不加思考,但他所經歷的這些事情都將自然的成為其心理的一部分。就像照相機的感光底片一樣,將外界的印象全部攝入,然後內化成自己的東西;也就是從無到有的快速積累、儲蓄底基。所以,大人在孩子面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是他們吸收的原材料。他們通過環境中的人和物體來構建他的心智。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看到孩子們表現出和家長一樣的性格和品質。因為他們從小就看到父母處事的反應和態度,吸收在心。

2. 培養孩子的獨立

蒙臺梭利的教育中,有兩句非常著名的話:

Helpme do it myself .

請幫助我,讓我能自己做。

Never help a child with atask at which he feels he can succeed.

如果孩子覺得自己能完成的事情,就千萬不要幫助他。

蒙臺梭利相信孩子蘊藏著無限的可能和潛力,他們需要的是大人提供環境,協助他們去發展自己的潛能。孩子並不是通過我們去教,他才學會的,而是通過自己與環境互動,從而成長的。

3. 跟隨孩子

蒙臺梭利主張我們要承認每個孩子有他自己的發展模式和不同的發展速度。我們需要觀察兒童正處於怎樣的階段,內在有怎樣的需求。跟隨孩子,他們會讓你知道他們需要做什麼,他們內在需要發展些什麼,他們在哪些方面需要些挑戰。堅持不停地做某一個工作時,孩子的目的一定不是為了「學習」,他們因為內在心智的需求,被這個工作深深吸引了。因為這種內在需求必須得到肯定與發展。

4. 有界限的自由

蒙臺梭利認為兒童的內在衝動是通過自由活動表現出來的,他能根據自己的特殊愛好選擇物體進行活動。但是兒童的充分活動的自由並不意味著他可以為所欲為。兒童必須在自由的基礎上培養自律性。自由和紀律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自由活動是形成真正紀律的重要方式,而真正的紀律也必須建立在自由活動的基礎上。

5. 觀察

在蒙臺梭利教學法中,學習被稱為“工作”。這個“工作”的主體是孩子,老師或者家長起的只是引導的作用。——她是學習環境的設計者、資源的提供者、教具的展示者,也是每個孩子成長和發展的紀錄者和觀察者,但卻不是那個告訴孩子“1+1=2”結論的公佈者。蒙臺梭利教師的最重要的職責不在於「教」,而是在於「觀察」。我們相信每個孩子內在發展是有規律的。他們需要環境去協助他們內在需求得到滿足和發展。而老師的作用,就是觀察他們的需求和發展進度,從而設置最適合他們的環境和活動去協助他們內在能量的發展。

6. 有預備的環境

蒙臺梭利認為,使兒童身心協調發展的活動就是“工作“。如果兒童能全神貫注的工作,說明這種工作能滿足他的內在需要。這不僅使兒童得到了心理的滿足,而且也使得他獲得了獨立的能力。所以需要給孩子準備一個符合兒童需要的真實環境,這個環境是一個充滿愛,營養,快樂的和便利的環境,兒童唯有通過這樣的環境才能達到工作的能力,形成真正的”自我構建“。

蒙臺梭利認為“家庭不僅與教育進步密切聯繫,而且也與社會進步密切聯繫”,父母的行為舉止態度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家長也需要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來。如果我們想在家裡也開展蒙氏的教育,我想,以上蒙臺梭利課程的設置和教學原則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指導。

瞭解經典

蒙臺梭利 | BBC紀錄片:瑪麗亞·蒙臺梭利

蒙臺梭利 | 培養兒童穩定的注意力

蒙臺梭利 | 兒童敏感期只有6個

這裡是昊媽的生活筆記。專注於分享蒙臺梭利育兒,數學,英語,閱讀等孩子的早期啟蒙與成長。您若喜歡,歡迎常來逛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