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你身边的中国式“好人”

有人总结了中国式的八大宽容:

大过年的、人都死了、来都来了、都不容易、还是孩子、岁数大了、为了你好、习惯就好。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永远置身事外,却永远喜欢指指点点。

他们不顾事实地偏袒弱者,以近乎病态的宽容来满足自身的道德优越感。

他们习惯称自己为心怀宽广的“好人”,实则是最可怕的一群人。

远离你身边的中国式“好人”

01

不讲道理、没有原则地提倡善良,本身就是对恶的纵容。

这种中国式“好人”,以道德和爱心的名义去要求别人,自己却无动于衷。

如果你留心,你会发现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有多常见:

你去电影院看电影,坐在后面的熊孩子一刻不停地踢椅背,甚至把爆米花撒在你的头发上。你忍无可忍地回头,周围的人却劝你:“算了算了,他还是个孩子,跟孩子计较什么呢?”

你去超市买东西,结账的时候,一个老人若无其事地插队在你前面。如果你和他理论,就会有人跳出来说:“尊敬老人都不懂吗?你也会有老的一天,给自己积点德吧。”

上海交大教授窦令成说过这样一句话:

现在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主要来源于有那么一拨人,惯于用圣人的标准衡量别人,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这种无底线无原则地劝别人包容、原谅,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伪善”。

远离你身边的中国式“好人”

02

郭德纲说过一句话:“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一定要大度的人,你要离他远一点。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

你根本就不了解我经历过什么,就站在道德高地上评判我,谁给你的资格?

奉劝别人要宽容、原谅固然容易,但为什么不能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考虑一下呢?

无论你的利益已经被侵犯到了何种程度,无论你有多绝望多不好受,总会有人站出来,打着善良的幌子让你大度、让你忍忍。

远离你身边的中国式“好人”

03

中国式宽容的本质,说白了就是“慷他人之慨”。

因为熊孩子没有欺负到他头上,所以劝别人:“别跟孩子计较。”

因为跳广场舞的大妈没有把高音喇叭放在他家楼下,所以才敢说:“要尊敬老人。”

因为自己不想捐钱,所以在明星微博底下留言:“赚那么多钱也不多捐点?真小气。”

表面上有一颗仁慈之心,什么事情都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评价别人。

而当自己处于事件的中心,成了当事人,却又换了另一幅嘴脸。

远离你身边的中国式“好人”

04

电影《驴得水》有这样一句台词:

凭什么用你的道德标准来绑架我的利益?道德从古至今都是拿来律己的,法律才是律人的,不懂道德的人才会用道德律人。

世界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针刺不到别人身上,他们就不知道有多痛。

远离你身边的中国式“好人”

05

在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话:善良不是要求别人做什么,而是自己应该做什么。

深以为然。

真正有修养的人,从不会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

没有经历过同样的伤痛,凭什么打着善良、大度的旗号,帮别人做决定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之,亦勿迫人。

不要再以太阳的名义,黑暗公开掠夺。

盲目的善良、没有原则的大度、毫无逻辑地肆意干涉别人的人生,往往比作恶更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