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最近幾年,受“斷舍離”影響,“丟棄”也成了一門時尚的生活藝術。可惜,如果不懂真正所需,還是沒過上簡單的生活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北歐人的跳蚤市場,感受一下不一樣的“斷舍離”。

中國人愛熱鬧,外表冷酷的北歐人民,骨子裡也是喜歡扎堆,譬如邀上親朋好友一起去跳蚤市場擺攤。所謂的跳蚤市場,不是二手店,更不是古董店,不過是提供一些攤位,任何人都可以租用,將閒置拿來售賣。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Hietalahden tori」

北歐各國中,芬蘭的跳蚤市場最為有名。加上當地政府也不遺餘力的推廣舊物新用,芬蘭大大小小的跳蚤市場有近千個。位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南部的海邊露天集市Hietalahden tori是當地人最愛逛的地方之一。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到Hietalahden tori可以坐6路電車直達。赫爾辛基的有軌電車很方便,覆蓋了大部分的景點。據說還有復古系列電車,車票貴幾毛,晃晃悠悠,惹人喜愛。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地址:Lonnrotinkatu 36, 00180, Helsinki

一個格子一個攤位,也有人把汽車開到跳蚤市場來。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赫爾辛基的二手市場更是人氣興旺,主要分集市型和經營型兩種,集市型又分室內和露天兩類。天氣好的時候,比肩接踵,人頭攢動。特別是夏季的5月到9月,天天開放,週末更是一攤難求,必須早早來“霸攤”。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經常可以看到半大的孩子在出售玩具,家長則在一旁喝咖啡。讓孩子擺攤,不過是想傳授一個道理,不要隨意浪費,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或許對別人還有用。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一把年紀的“斷舍離”,充滿了對舊物的不捨。雖然是舊物,也是充滿了生活的回憶。賣家並不在意賣個高價,有些甚至很便宜,好像只想為舊東西找一個新主人。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跳蚤市場上商品更是琳琅滿目,傢俱、餐具、書籍、衣物、自行車等等。其中不乏精品,或許一不小心,你就錯過了Iittala、Arabia等經典設計。也有可能一個轉身,蹭倒了他人的珍品。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凡是拿到市場上的“商品”,幾乎都被清理的乾乾淨淨。各類物件中,咖啡杯尤為常見。一些當年並不稀奇的“爆款”,如今成為跳蚤市場上炙手可熱的藏品。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早期喝咖啡是貴族消遣,咖啡杯也比較細薄,裝飾精美優雅。20世紀50年代後,隨著咖啡普及,咖啡杯的設計也日趨簡約厚實。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相對普通人的攤子,這種攤位品種較為單一、款式多樣,多半是專職攤主。

不僅當地人喜歡逛,也吸引來了不少遊客慕名前來。就算不懂門道,也不用過於擔心買到劣質品。也有例外,一些專職攤主也會抬高價格,等著討價還價,有些還能來幾句中文。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市場裡懸掛的布出自Marimekko

市場的一角是老農貿市場,開張於1889年,堪稱“食品一條街”,主要出售水果、熟食、特產以及一些特色餐廳。除了當地美食,也出售日本壽司等。逛累了可以到這裡休息一下,填飽肚子。到公園、廣場逛逛跳蚤市場或二手店,吃個飯再喝杯咖啡,成為許多當地人的週末樂趣。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Konepajan Bruno」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Konepajan Bruno原來是鐵道工程的火車製造廠,建於十九世紀末,曾經是全市第三大僱主,現在改造為週末室內跳蚤市場。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地址:17A Aleksis Kiven katu, Helsinki

人們並不覺得穿別人的舊衣服是羞恥的事。他們通過循環利用來對抗“穿一次就扔”的文化。You save money and the environment.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一些攤主本身是設計師,提供現場舊物改造服務,比如將舊衣物變為新圍巾、抱枕,舊木材打造成新傢俱等等。也可以在攤主的指導下,自己動手改造。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除了逛跳蚤市場,Konepajan Bruno的美食也很非常地道,每逢傍晚或週末,這裡也是熱門聚會點之一。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經營性的跳蚤市場算是赫爾辛基的特色。這裡明碼標價,價格由轉讓者自己定,東西放在攤位上,人就可以走了。如果一週內無人問津,要不續租,要不帶走東西。對於老手而言,這裡儘管貴一些,淘到寶的幾率更大一些。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即便在冬日,室內跳蚤市場也吸引了大批市民排隊入場。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舊物的繼承」

北歐年輕人可以從長輩那繼承很多傢俱和裝飾品。一個茶杯、一把椅子,從父親傳給兒子,再由兒子傳給孫子,是非常尋常的事。有的帶上歲月的痕跡,有的仍光潔如新,甚至未曾使用。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椅子腿和傢俱表面的創傷,還有因常年使用材質的變色,都是這些傢俱別有韻味之處。寄託著長者對待生活的深意和對小輩的祝福。不但不陳舊,反而非常有味道。

“儘量長時間地使用”,是北歐人的生活信條。一物多用,舊物利用,也許是受資源所限,對事物的珍惜和重視早已融入北歐的文化中。即便生活早已富裕,仍不盲目添加不需要的物件,也不隨意丟棄。說到底,他們對生活中,什麼是需要的,什麼是不需要的,心中有數。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除了定期開放的跳蚤市場,芬蘭從2012年起,每年的5月、8月都會舉辦“清潔日”,只要提前申請,當天任何人都可以免費擺攤。

衣服、鞋帽、首飾等物品五花八門,琳琅滿目。此時穿行於大街小巷,最能感受輕鬆自在的本土人情,體驗“一物多用、舊物利用”的生活觀。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警察局前的“攤子”特別熱鬧,人們隨意喊價、夾著善意的起鬨,競拍“閒置”的自行車,成交價一般在20-60歐。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從設計師、新聞媒體到民間組織,都在提倡負責任的購買,減少垃圾的製造。一些綜藝節目甚至請設計師到跳蚤市場尋寶,用創意賦予舊物新生,更激發起人們親自動手的改造舊物的熱情。

北歐人愛“趕集”:去跳蚤市場喝杯下午茶

如果看見你在居民區看見這類告示,千萬別錯過哦,說不定有驚喜!

在芬蘭的各個城市,精品家居店、設計師品牌店、vintage店、設計博物館、畫廊比比皆是,但是還是很多人喜歡逛跳蚤市場,在尋尋覓覓中,遇見想要的,在討價還價中,享受一種樂趣和休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