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殊土工程性质研究与应用成果鉴定会顺利召开

2018年6月25日,中国建筑学会在西安召开了由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殊土工程性质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会议由中国建筑学会学术部杨群主任主持。

科技成果鉴定委员会推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龚晓南担任鉴定委员会组长,专家组成员还包括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厚健以及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朱武卫、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南亚林、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郑永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王铁行、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刘奉银。

本项目组负责人之一刘争宏主任代表项目组向鉴定委员会全面介绍了该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种特殊性岩土进行了大量室内外试验、工程实践以及理论研究,开展了系列专题研究和应用,揭示了安哥拉红砂的成因、工程特性及其遇水软化机理,并给出了地基处理方案中垫层设计和强夯加固设计的关键技术参数。同时,提出了针对礁灰岩场地桩基的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研究了安哥拉膨胀(岩)土的膨胀特性及软化特性并提出了评价方法。该项目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安哥拉、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以及马尔代夫等国家相关工程中,成为同类领域研究的典范。

鉴定委员会审阅了项目研究报告和用户报告等资料,听取了项目成果汇报,从不同方面给出了建议和评价。鉴定委员会专家经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项目组提供的鉴定材料完整、规范,符合鉴定要求,其项目成果为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保障,促进了该领域的科技进步,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项目由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MEC),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累计获得国家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公开发表论文19篇(其中EI检索6 篇),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1项。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殊土工程性质研究与应用成果鉴定会顺利召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