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章:有必要重溫《直銷管理條例》

歐陽文章:有必要重溫《直銷管理條例》

國家市場監管管理總局就直銷規範問題已發出了7、8、9號文件,各地和各直銷企業正在認真貫徹執行,直銷市場混亂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的治理。但是,還有一些地方和少數直銷企業在貫徹落實中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必須認真加以解決。解決的根本方法就是要重溫《直銷管理條例》,以確保直銷行業在法治的框架內健康發展。

重溫《直銷管理條例》,需要搞清楚2005年國務院為什麼要頒佈實施《直銷管理條例》這個問題。

我們知道,直銷在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到2005年,經歷了無序發展、全面禁止及轉型發展不同的發展階段。2005年為履行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取消對無固定地點的批發或零售服務在設立商業存在方面的限制,國務院頒佈了《直銷管理條例》,開放和規範了直銷。同時還頒佈了《禁止傳銷條例》,繼續嚴厲打擊傳銷。使直銷在中國走上了依法規範的發展軌道。也就是說,當時國務院頒佈實施《直銷管理條例》的目的,就是要規範直銷市場,確保經濟社會的穩定和消費者利益的保護。同時,《直銷管理條例》明確了直銷監管體系,這就是根據《直銷管理條例》規定,商務部負責直銷企業的市場準入和行業管理,工商總局負責直銷經營的日常監管,並明確了直銷企業的設立變更、直銷員的

召募和培訓、直銷活動等規範,規定了保證金制度等,為直銷業規範發展奠定了基礎。

重溫《直銷管理條例》,必須認識到《直銷管理條例》的歷史性作用。

我們要知道,《直銷管理條例》的歷史性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以法規的形式確立了直銷業的市場經濟地位。以2005年9月為分水嶺,《直銷管理條例》的頒佈實施,標誌著直銷業的市場經濟地位真正以法規的形式加以確立,直銷這一營銷模式真正得到政府與社會的認可。二是直銷業實現了從混亂無序向規範發展的重要轉折。各級工商機關結合工作實際,不斷探索、創新直銷監管方式方法,通過建立直銷管理檔案、開展直銷市場巡查、實行網格化監管及企業信用分類監管等方式,把握住直銷招募、培訓、計酬、退換貨等重點環節,將直銷企業、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納入直銷監管範圍。各級工商機關通過召開直銷企業座談會、進行日常走訪約見、建立聯絡員制度等多種方式,對出現問題的企業及時提醒、告誡,督促企業自查自糾,限期整改。組織、指導直銷企業簽訂自律公約或自律承諾書,增強法律意識,堅持守法經營,做到嚴格自律。三是嚴格市場準入。商務部會同工商總局等部門建立了聯合審查直銷准入機制,保證了審批的嚴肅性和規範性。加強了政務公開,建立了商務部直銷管理信息系統,公開服務指南和審批備案信息,開展企業經營情況統計,發佈法律法規和行業發展報告,接受社會監督。

重溫《直銷管理條例》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貫徹好市場監管總局的三個文件。

當前,直銷市場混亂的局面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治理,我們重溫《直銷管理條例》就是為了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7、8、9三個文件的精神落到實處。大家看到,在直銷企業數量增加、規模擴大的同時,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各種問題,如行業總體規模仍然偏小、區域發展不平衡、企業人員流動率偏高、專業人才匱乏,直銷“掛靠”問題嚴重,部分直銷企業誇大宣傳,消費者權益保障力不夠等。隨著互聯網和現代物流等科技和新常態經濟環境的發展變化,直銷業發展和行業管理也面臨更多的挑戰和機遇。貫徹三個文件,對直銷監管部門來說,即要紮實推進簡政放權,為企業發展創造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也要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為企業營造良好規範的法制化營銷環境,保證企業公平健康可持續發展。對直銷行業來說,一方面企業應更加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加強行業自律和規範經營,另一方面也要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改革創新,融合新技術和新手段,完善直銷模式,在新常態下,充分發揮直銷自有優勢,為社會和經濟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所以,重溫《直銷管理條例》還是有此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