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說「中國畫近親結婚,代代相因,越來越退化,越猥瑣!」

吳冠中

(1919—2010)

當代著名油畫家,美術教育家。

吳冠中是20世紀中國美術史上最具風格魅力、富有創新精神的藝術家之一。他早年以油畫為主,致力於油畫民族化的探索。1975年以後轉向水墨畫創作,走上了中國畫創新的道路。創新是吳冠中藝術創作的核心,他的創作為中國現代繪畫事業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在中國繪畫史上,吳冠中的特殊意義是他開闢了一條跨越傳統程式、融匯中西藝術的道路,將中國繪畫的精神與風貌推向了世界。

他曾說“中國畫近親結婚,代代相因,越來越退化,越猥瑣!”

在吳冠中先生眼裡,藝術市場受到人際關係、利益包裝、經濟沉浮等 人們無法迴避的因素影響。莊子曾謂“凡外重者內拙”。吳冠中則如是說:藝術是自然形成的,時代一定會有真誠的挽留和無情的淘汰。藝術市場是一面鏡子。但上帝只會關照一心去創作的畫家,而不是光照鏡子的人。智者所見略同。

他曾說“中國畫近親結婚,代代相因,越來越退化,越猥瑣!”

人生只能有一次選擇,

我支持向自己認定的方向摸索,

遇歧途也不大哭而歸,

錯到底,作為前車之鑑。

他曾說“中國畫近親結婚,代代相因,越來越退化,越猥瑣!”

代溝不是以時代來劃分的,

而是以思想來劃分的。

他曾說“中國畫近親結婚,代代相因,越來越退化,越猥瑣!”

他曾說“中國畫近親結婚,代代相因,越來越退化,越猥瑣!”

他曾說“中國畫近親結婚,代代相因,越來越退化,越猥瑣!”

從70年代起,吳冠中漸漸兼事中國畫創作。他力圖運用中國傳統材料工具表現現代精神,並探求中國畫的革新。吳冠中先生的油畫代表作有《長江三峽》、《北國風光》、《小鳥天堂》、《黃山松》、《魯迅的故鄉》等。中國畫代表作有《春雪》及《獅子林》、《長城》等;出版有《吳冠中畫集》、《吳冠中畫選》、《吳冠中油畫寫生》、《吳冠中國畫選輯》(1~4)及《東尋西找集》、《風箏不斷線》、《天南地北》、《誰家粉本》《吳冠中素描、色彩畫選》、《吳冠中中國畫選》、《吳冠中散文選》等 。

他曾說“中國畫近親結婚,代代相因,越來越退化,越猥瑣!”

藝術發自心靈與靈感,

心靈與靈感無處買賣,

藝術家本無職業。

他曾說“中國畫近親結婚,代代相因,越來越退化,越猥瑣!”

吳冠中生前一直不斷地提起自己藝術生涯的發端是因為朱德群的一句話。1936年之前他可能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未來會成為一位畫家,在之前他就讀於浙江大學代辦的省立工業職業學校,他希望以實業幹就一番大事。但一場為期三個月的新生校際聯合軍訓改變了他的命運。當時就讀於杭州藝術專科學校的朱德群因為個子大,排在隊伍的前頭,排隊尾的小個子吳冠中與他聊天,知道朱德群是學畫的,吳冠中說,“我也喜歡畫畫。”朱德群就建議他放棄電機專業,並帶他去參觀“杭州藝專”。吳冠中在自傳《我負丹青》中這樣形容那次參觀給他帶來的人生鉅變“我看到了前所未見的圖畫和雕塑,強烈遭到異樣世界的衝擊。我開始面對美,美有如此魅力,她輕易就擊中了一顆年輕的心,她捕獲許多童貞的俘虜,心甘情願為她奴役的俘虜。十七歲的我拜倒在她的腳下,一頭撲向這神異的美之宇宙。”

他曾說“中國畫近親結婚,代代相因,越來越退化,越猥瑣!”

美盲不等於文盲,前者是審美缺陷,過去在農民院子寫生,我常常會拿一幅並不好的作品給他們看,他們會說畫得像,我再拿出一幅畫得滿意的作品給他們看,他們則說“美”。從這裡我知道,儘管他們沒有文化,但是他們不是美盲,相反很多文化程度很高的,卻是知識越豐富越是美盲。

他曾說“中國畫近親結婚,代代相因,越來越退化,越猥瑣!”

坐冷板凳的人少了,認真讀書的人少了,但垃圾書大量湧入市場,有了錢,什麼人都想出版一本自己的“書”,出版社的倉庫擠垮了,垃圾回收站將成為新興企業。

他曾說“中國畫近親結婚,代代相因,越來越退化,越猥瑣!”

中國畫近親結婚,代代相因,越來越退化,甚至變得越來越猥瑣。

他曾說“中國畫近親結婚,代代相因,越來越退化,越猥瑣!”

越到晚年我越覺得繪畫技術並不重要,內涵最重要。繪畫藝術畢竟是用眼睛看的,具有平面侷限性,許多感情都無法表現出來,不能像文學那樣具有社會性。在我看來,100個齊白石也抵不上一個魯迅的社會功能,多個少個齊白石無所謂,但少了一個魯迅,中國人的脊樑就少半截。我不該學丹青,我該學文學,成為魯迅那樣的文學家。從這個角度來說,是丹青負我。

他曾說“中國畫近親結婚,代代相因,越來越退化,越猥瑣!”

他曾說“中國畫近親結婚,代代相因,越來越退化,越猥瑣!”

◇談大學教育——“大學之大,不在於大樓,而在於大師”

◇談教學評估檢查——“是個勞民傷財的活動”

◇談美協和畫院——“就是一個衙門,養了許多官僚”

◇談中國當代藝術活動——“跟妓院一樣了”

◇談美術的發展——“科協制度不取消,中國的科學上不去。美協也是這樣。”

◇談當代藝術市場的虛假繁榮——“很多沙子將會沉下去”

◇談中國當代美術水準——“落後於非洲”

◇談問題的根源——“其實就是一個體制問題!”

他曾說“中國畫近親結婚,代代相因,越來越退化,越猥瑣!”

赤子之藝。 繪畫藝術,技藝從屬於思想感情。技藝遲早可以學到手,而情感素質的高低決定作者成就的高低。

他曾說“中國畫近親結婚,代代相因,越來越退化,越猥瑣!”

藝術是無用之用,無為之為。真正的藝術品雖看似沒有物質價值,卻具有無與倫比的精神力量。

他曾說“中國畫近親結婚,代代相因,越來越退化,越猥瑣!”

吳冠中生平:

1919年8月29日(陰曆閏七月初五)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閘口鄉一個農民家庭。

1926年,就讀吳氏小學。

1930年,入宜興縣縣立鵝山小學學習。

1931年,小學畢業,考入無錫師範學校。

1934年,完成三年師範初中,入讀浙江大學代辦的工業學校電機科。

1935年,投考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

1936年,入國立杭州藝專習西畫,兼學中國畫及水彩畫。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校長林風眠率領全校師生,與人民一起撤離杭州。

1938年,藝專附中結業,升入本科學油畫,師事常書鴻及關良。同時亦學習中國畫。

1939年,吳冠中20歲,吳冠中於國立藝專期間,酷愛梵高、高更,在畫面中喜用大紅大紫強烈的色彩,給自己取名“吳荼茶”的筆名,後改為“荼”,專做畫面簽名。

1940年,轉學中國畫,成了潘天壽的學生,臨摹了不少歷代繪畫精品。

1941年,仍迷戀油畫色彩,轉回油畫系。

1942年,畢業於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任國立重慶大學助教。

1943年,於四川重慶沙坪壩青年宮舉辦第一次個人畫展。1946年,考取全國公費留學繪畫第一名,赴法國留學。

1947年,就讀於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蘇弗爾皮教授工作室進修油畫。

1948年,作品參加巴黎春季沙龍展和秋季沙龍展。

1950年,留學歸國,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

1953年,任清華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1956年,任教於北京藝術學院。

1964年,任教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1970年,“文革”期間被下放到河北農村勞動。

1973年,調回北京參加賓館畫創作。

吳冠中調回北京,接受為北京飯店新樓作巨幅璧畫的任務。與黃永玉、袁運甫、祝大年等為繪製《長江萬里圖》到蘇州、南京、黃山、三峽、重慶等地寫生,後因四人幫批黑畫而中止了這項這項工程,但巨幅油畫《長江三峽》卻由此次寫生孕育而成。

1974年,吳冠中和黃永玉、袁運甫、祝大年等人去黃山寫生,為險峰絕壁處松樹所動,他說:“黃山松的奇異多姿是風吹雨打的結果,是"生命的掙扎"。”在此幅作品中,吳冠中描繪的黃山松不是幹曲枝虯,千姿百態,而是獨立峰巔、筆直參天、高樹仰止。背景中平遠蒼茫的群山與大面積的天空,更顯松樹之蒼勁挺拔,以及它那無比堅強的生命力。

他曾說“中國畫近親結婚,代代相因,越來越退化,越猥瑣!”

1978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主辦“吳冠中作品展”。

1979年,當選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

1987年,香港藝術中心主辦“吳冠中回顧展”。

1991年,法國文化部授予其法國文藝最高勳位。

1992年,大英博物館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慣例,首次為在世畫家吳冠中舉辦“吳冠中——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家”展覽,並鄭重收藏了吳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小鳥天堂》。

1993年,法國巴黎塞紐奇博物館舉辦“走向世界——吳冠中油畫水墨速寫展”,並頒發給他“巴黎市金勳章”。

1994年,當選為全國政協常委。

1999年,國家文化部主辦“吳冠中畫展”

2000年,入選法蘭西學院藝術院通訊院士,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籍藝術家,這也是法蘭西學院成立近二百年來第一位亞洲人獲得這一職位。

2006年12月26日,香港中文大學授予吳冠中教授“榮譽文學博士”銜。

2007年8月,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吳冠中全集》。

2010年6月25日23時57分,吳冠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1歲。

年近90歲,吳冠中將自己的作品捐贈給了各大美術館。他感覺到:自己的作品,越是下一代的越理解。所以他的作品要儘可能地留下來,留在美術館,讓後面人有所參考。這位身材瘦弱的南方老人以強大的精神力行了自己對魯迅精神的繼續,對社會責任的承擔。在他看來,走上藝術的路,就是要殉道。他還說,要做好藝術,還需要痛苦,而他的心永遠被苦纏繞著。

他曾說“中國畫近親結婚,代代相因,越來越退化,越猥瑣!”

他曾說“中國畫近親結婚,代代相因,越來越退化,越猥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