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傳統武術大賽在三明舉辦

中國網海峽頻道6月13日訊 太極與古琴,演繹一曲蕩氣迴腸的《笑傲江湖》;民間藝術肩膀戲——《梨園百花》妙趣橫生;閩臺選手合力,上演唯美柔力球操……6月11日,由中國武術協會、福建省體育局、三明市人民政府、臺灣體育總會、中華臺北武術總會主辦;福建省社會體育指導中心、福建省武術協會、三明市體育局、永安市人民政府、寧化縣人民政府、沙縣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十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傳統武術大賽在三明市體育館舉行,吸引了來自海峽兩岸40餘支代表隊,近500名傳統武術選手同臺競技,其中,有6支來自臺灣的代表隊,大家以武術為媒介,擴大民間交流,促進兩岸融合發展。

第十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传统武术大赛在三明举办

作為第十屆海峽論壇系列活動之一,海峽兩岸傳統武術大賽一直是兩岸武術屆交流的盛會。本次賽事以“文化同根、傳承同源、以武會友、融合發展”為主題,為兩岸武術高手和廣大武術愛好者搭建起切磋、展示中華武藝的平臺,促進兩岸武術的交流和進步。

體育搭臺 拉近兩岸的距離

自2009年創辦海峽論壇以來,福建省體育局與臺灣體育總會聯合主辦過九屆體育交流活動,始終以擴大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為主題。開幕式上,福建省體育局副局長周耀龍表示,通過武術、門球、跆拳道等一系列體育項目的交流,使兩岸人民心裡的距離越來越近,感情越來越深。

對此,臺灣體育總會理事長鄭錦洲十分認同。鄭錦洲說:“海峽論壇舉辦了多次賽事,從泉州的武術比賽、福州的門球賽,平潭的跆拳道大賽……再到此次三明的傳統武術大賽,臺灣的參賽運動員逐年增加,兩岸的感情越來越深。”據鄭錦州介紹,此次開幕式上,由臺灣運動員表演的柔力球操就是從大陸傳到臺灣,備受群眾喜歡的一項運動。

鄭錦洲希望未來類似的體育賽事越來越多,為兩岸人民創造更多相互交流、學習的平臺,增進彼此的感情。

以武會友 攜手弘揚中華武術

開幕式結束後,比賽正式開始。太極拳、白鶴拳、五祖拳、連城拳……各類傳統拳術輪番上演,刀、槍、棍、棒,傳統器械 “武”出中華武術精神。

第十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传统武术大赛在三明举办

武術在海峽兩岸均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希望本次賽事可以把中華傳統武術的正能量傳遞給兩岸同胞。”周耀龍說。

據瞭解,此次賽事以武術套路項目競技為主,根據參賽者年齡,比賽設置兒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五個組別,分別就個人項目(傳統拳術、傳統器械)、對練項目(徒手對練、器械)進行比拼。

今年剛上五年級的吳彬鑫,以7.93分獲得男子兒童組五祖拳的第一名。習武一年多的他對武術越來越著迷。“我覺得武術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還可以強身健體,鍛鍊人。”吳彬鑫說,他不止學了五祖拳,還會一些刀、棍。像吳彬鑫這樣的孩子在本次大賽中並不少見,他們習武的初衷多是為鍛鍊身體,隨後才慢慢喜歡武術。

第十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传统武术大赛在三明举办

來自臺中中興大學太極拳社的張富源也是從小學開始練武,去年他參加了廈門第六屆國際武術大賽,覺得很有意義,今年便報名參加了此次賽事。最終,在男子青年組傳統南拳比賽獲小組第四名。張富源說,參加比賽主要是學習交流,至於成績只要賽出自己的水平就可以。目前,張富源是臺灣一所小學的體育老師,工作中,他也常常教授武術,他希望武術這項傳統文化能有更多的人一起傳承。

藉此契機 助推明臺兩地合作

為期兩天的比賽圓滿結束。三明市體育局局長張清水錶示,三明有一定的武術基礎,藉此契機,在弘揚中國傳統武術的同時,也間接推動三明群眾體育的發展。

近年來,三明市積極推進體育產業發展,不斷加快體育事業進步,群眾體育廣泛開展,競技體育獲得重大突破。張清水說:“希望通過海峽兩岸傳統武術大賽這個平臺,促進三明與臺灣的體育文化交流,加深兩岸人民的友誼。”

第十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传统武术大赛在三明举办

作為客家祖地所在地,三明與臺灣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兩地武術拳術相通之處甚多,交流甚為緊密。此次賽事邀請來自臺灣的傳統武術選手、嘉賓逾200人,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在三明期間,臺灣選手嘉賓先後赴永安市、寧化縣、沙縣等地參訪。

藉助海峽論壇召開的東風,海峽兩岸傳統武術大賽在明舉辦,必將進一步促進兩地在體育文化方面的交流,為明臺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文 吳敏玲 圖 朱承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