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百隊杯:女孩也能做主力 小姑娘完成「進一球」目標

2018年“我愛足球”北京城市聯賽·第35屆北京晚報中赫國安百隊杯足球賽西南賽區的房山北方溫泉會議中心賽場邊,一支以女生為主的球隊吸引了記者的注意。要知道,今年百隊杯11歲以下各組別是不專設女子組的,所有參賽隊伍都可以“男女混合隊”,但記者在賽場上看到的都是一水兒的男孩兒隊,女生即便有,也不會在隊中佔多數。

北京晚報百隊杯:女孩也能做主力 小姑娘完成“進一球”目標

資料圖 攝:李遠飛

“在這個年紀,女生並不比男生差。”韓村河中心校的張老師說,“再大個一兩歲,男孩在身體和素質上的優勢才會顯出來。”張老師是這支韓村河U10隊的家長,隊裡的孩子都來自韓村河鎮曹章村。他的兒子在隊中踢球,他也是足球運動的愛好者,知道教練一個人帶一群孩子不容易,就過來給幫個忙,打個下手。但孩子和張老師看法不同。隊中踢中後衛的小傢伙李傲,聽到我們聊這個話題,跑過來嚷嚷了一句說:“女孩兒多,我們可吃了大虧了!”

這支隊伍10個孩子中,只有4個男孩兒。出場5名主力隊員中,3個男孩兒,2個女孩兒。張老師的兒子張至峻坐在場邊,場上有隊員需要休息一會兒的時候,他就會被替換上去。聽爸爸稱自己為替補,小傢伙還不太高興,生氣地望了爸爸一眼。原來他是學校乒乓球隊的隊員,但張老師喜歡足球,就讓他也參加了球隊。“畢竟足球是個對抗項目,也是個團隊項目。”張老師說,“我覺得能夠通過這個項目培養真正的男子漢氣質。”別看不是先發主力,但小至峻對自己的要求挺高,“我覺得自己踢得不好。”再次被替換下場後,他說“我本可以踢得更好一些。”

“我們去年組成的球隊,也是女孩兒居多。”帶隊的關教練說,“我們學校孩子本來數量就少,符合這個年齡段又適合踢球的孩子就更少了,目前隊中這些女孩子多數是學校田徑隊的隊員。”關教練有一個設想,他希望等這支韓村河U10隊的女孩子再長一歲,再和上一個年齡段的女孩子們組成一支真正的女足球隊,參加U13組的女足比賽。“歲數上可能會吃點虧。”他笑著說,“但問題不大。”在關教練看來,這些孩子雖然接受足球訓練的時間不長,但都是非常喜歡足球運動。“隊裡有家長為讓孩子跟著來,都把孩子戶口那一頁從集體戶口上給取出來了。”正因為如此,關教練在場邊指揮時,讓每個跟著來的孩子都上場去踢一會兒。“曹章村是北京最南邊的一所小學,出了校門往南再走兩裡地,就到了河北省界。我們來這單程也要一個多小時。”關教練說,“但孩子們參賽熱情都很高,所以我儘可能讓他們都有上場機會。”

韓村河U10隊這天比賽的目標就是能進一球,而4號小姑娘陳卓幫全隊完成了這個心願。在隊裡另一位姑娘射門,對方守門員脫手後,陳卓跟進補射完成了破門。“我特別高興!”她笑著說,“當時看到球到了門口,我特別緊張,特別緊張,生怕自己趕不上這個球!”

北京晚報百隊杯:女孩也能做主力 小姑娘完成“進一球”目標

資料圖 攝:李遠飛

同樣是在今年百隊杯的西南賽區,只不過地點換成了房山良鄉體育中心。另一支來自韓村河中心校的球隊–韓村河U13隊,取得了當天比賽的勝利!“學校常設一個校隊,但田徑隊和足球隊不分家。”學校隨隊的王老師介紹說,“這不是孩子的身體素質可以一塊兒提高嘛!”

在王老師看來,足球首先得能跑,這樣再有技術,足球水平自然就上去了。所以校隊要求學校練田徑的孩子,都必須要踢足球。又招了一部分愛踢球的孩子,跟著一塊兒練田徑。現在,學校的田徑足球隊共有20餘名孩子。“我們一週有兩次足球課。足球課肯定上來先是準備活動,這時候就是田徑內容,做一些素質練習。”韓村河中心校的李教練介紹說,“到後面就是比賽。讓孩子在訓練中發現自己的問題。他就會琢磨:我為什麼踢不好?別人傳給我球,我為什麼追不上啊?在比賽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下次訓練時,他就會主動問我們。我們感覺下來,孩子自己要想學,比咱們督促效果要好多了!”當然,孩子們也不是一開始就配合。在李教練看來,孩子們都喜歡玩兒,喜歡遊戲性更強的足球,讓他們跑圈練田徑,孩子起初是有牴觸心理的。“磨合了有一個學期左右。”李教練說,“後來就是為了踢足球,孩子們就很主動地去跑圈。因為他知道,只有活動開了,練好了,才能踢好!”

當然,校隊裡還得有尖子。在這支韓村河U13隊中,有孩子是在俱樂部中練球的。但王老師說,這些在俱樂部練球的孩子,都更願意代表學校來踢比賽。“咱們踢的是U13組,有的孩子已經上初中了,但是又符合規定的年齡,我們一聯繫的時候,家長和孩子都非常支持。”當天幫助球隊進球贏得比賽的10號蘇一軒,就踢得非常出眾。“我爸喜歡看球,從1992年就開始看國安。後來就培養我。”據小傢伙介紹,他練足球已經有7年了。“我其實更願意練足球,練田徑的時候,偶爾也偷個懶,但很少。”他笑笑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