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生育——真是30年河東,30年河西!

XIAOSHUANGYUE


獎勵生育——真是30年河東,30年河西!


時評:鼓勵生育— 30年河東,30年河西!

1982年9月“jhsy”被定為基本國策,同年12月寫入 x 法。當年實行jh 生 育的時候,國家預計40年後才會出現人口老齡化、人口增長緩慢、勞動力不足等問題。可是40年就這樣悄然而至了。國家也及時調整了計 h 生 育政策,於2016年1月1日全面放開“二孩”。

當年的第一批獨生子女,即80後也普遍是30多歲的年紀了。這個年紀,一胎孩子多半已在讀小學,房子即便按揭也應該還得差不多了。恰逢國家全面放開“二孩”,確實是條件成熟,趕上了“生育末班車”。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近兩年雖然不少家庭“快上馬、速落地”,紛紛喜得貴子,讓三口之家再添一丁,但還有不少80後仍然在“看熱鬧”,就是“心動不行動”。

這不,政府都開始著急了。近期,遼寧提出“探索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更多獎勵政策”。如果效果好,估計各地會紛紛效仿,進而在全國推開。

真是30年河東,30年河西啊。

遙想當年自己出生可能都是罰了款的,甚至小時候東躲西藏揹著“黑人”的名號長大,而現在自己不想生“二孩”,政府還主動變著法地“催生”,甚至比有些想抱孫子的老爸老媽還迫切。前段時間,全國各大城市上演“搶人”大戰,其花樣之繁多簡直堪比“戲精”!

此一時彼一時啊。80年代生孩子,那就是“添雙筷子”的事,老人常講“一苗露水養一苗草”,孩子生下來了像個豬兒狗兒扔在地上自己爬,大孩子拖小孩子,幾混幾混就長大了嘛。有道是“養兒防老”“多子多福”,說是隻生一個,可能普遍冒著風險、想盡辦法還是生了兩個,平均下來至少有1.5個。那時人們心目中,多一個孩子就多一個“金元寶”。

其實在這批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隨著經濟社會文化的不斷提升,很多東西已經在悄然發生著變化。90年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普遍較高,“普了九”基本上要讀高中,讀完高中大多要升大學,再加上98年東南亞經濟危機和國內住房、醫療、教育的市場化改革,很多家庭開始感覺到養孩子越來越吃力,不少農村家庭甚至是債臺高築。現在80後父母落下的病,敢說不少就是為兒女掙學費落下的。

進入21世紀後,這些孩子因為趕上大學擴招,畢業即失業,滿大街都是大學生,跟大白菜一樣爛賤。房地產又突飛猛進,再加上男女比例失衡凸顯,80後就業、買房、結婚一個個是吃夠了苦,說起來別提有多心酸!

當年讀大學為了天天穿皮鞋、吃炒肉的夢想還算個屁!耍個朋友把“買單男”“司機男”“提包男”當了個遍可能都沒戲!湊錢買個房子一天一漲,漲得人心驚肉跳,掏空了家裡“六個人的錢包”!

現在他們已是人近中年,總算熬過來了,剛喘了一口氣,要想鼓勵他們生“二孩”,難度不下於“趕豬上樹”。何況誰也不比豬傻啊!

jh 生育肯定應該實行,80後這一代就是受夠了人多的苦。人不多會讀書全是七八十的大班嗎?人不多上大學會趕上擴招嗎?人不多會工作不好找、房價還飛漲嗎?這些都是人多造成的社會負面問題,從而壓在他們這一代人頭上的一座座大山。

而在家庭裡面,成長求學年代,經常是照顧了老大讀書,到老二時已經“彈盡糧絕”,再好的資質也只能無奈放棄;或者盤算著老二能上大學,老大就得犧牲提前輟學,忍辱負重為了家族命運。寬宏大量的,現在感恩領情,傳為佳話;耿耿於懷的,現在深仇大恨,不知何時解得開。這不是人多、錢少造成的家庭矛盾嗎?

現在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確實應該鼓勵生育,勞動力才充足,國家經濟才能繼續保持高速發展;但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來說,一個家庭在內部資源不變的情況下,多生育一個孩子就明擺著減少了人均佔有資源,孩子又如何能有更好地發展呢?難道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重複父母上一代走過的艱難和辛酸嗎?

gj政策制定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更多地是從社會全局考慮的;如果國家沒法從個體的角度,發掘出多生育的理由和好處,是無法說服個體,達到鼓勵生育的政策初衷的。

這一世界性發展難題只有期待中 國 智慧提供中 國 方案!


封面圖片配語:

獎勵生育無異於推上坡石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