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安徽這項指標上半年全國第一!

牛!安徽這項指標上半年全國第一!

安徽與江浙滬位置關係

牛!安徽這項指標上半年全國第一!

徽商曾聞名天下

安徽,在全國的區域經濟發展中,處於中下游位置。本來安慶是長江上的重要節點城市,但現代經濟是開放和海洋經濟。在改革開放的幾十年,安徽在區域位置上沒有優勢,產業不濟,東南沿海和安徽差距拉大。

安徽也沒有特別叫得響的城市,合肥和安慶在全國排位中,不能進前40位。安徽經濟總量2萬多個億。安徽第二產業發展不好,第三產業發展有待提高,很重要的原因是安徽缺乏以龍頭城市帶動城市群的發展。

慶幸的是,安徽最近數年採取了正確的經濟策略,準確的定位,主動融入了長三角——安徽主動融入長三角,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

最近,交通運輸部公佈了今年上半年各省份/直轄市,公路運輸量和水路運輸量情況。在水路貨運量上,安徽超過了廣東、浙江、江蘇,居全國第一!

牛!安徽這項指標上半年全國第一!

上半年安徽水路貨運居榜首

而在陸路上,各個省份通過公路貨運量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山東、安徽、廣東。

可以看出,安徽在貨運上為長三角以及更大地理範圍的物流提供了主要通道!這就是發揮中部地區的區域和運輸優勢!

長江經濟帶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發揮長江重要沿線城市的航運作用,促進產業轉移和物流。

1 安徽用好長江經濟帶機遇,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港口經濟。2月8日,安慶港中心港區總體規劃獲批。安慶港中心港區將以長江黃金水道為依託,充分發揮沿江港口的優勢,著力打造公鐵水聯運的港口集疏運體系,統籌水路、鐵路、公路、航空、管道等五種運輸方式協調發展,構建連接南北溝通東西的以港口為主體的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引領產業合理佈局,顯著提升安慶市的區域戰略地位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2 融入長三角,安徽定位為當好長三角科技創新策源地、長三角產業發展生力軍、長三角對接“一帶一路”西大門、長三角能源供給大通道(江浙滬的電力煤炭主要由安徽提供)、長三角生態綠色後花園。

交通上融入長三角。到2020年末,長三角建成發達完善的快速鐵路網,運營的鐵路將覆蓋安徽的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

安徽積極構建以滬寧杭合為核心基地的長三角科技創新圈,推進 G60科創走廊 建設。促進 合肥濱湖科學城與上海張江科學城“雙城同創”,推動知名科研院所在長三角互設分支機構,吸引更多高端的創新要素,向包括安徽在內的長三角地區集聚。除了合肥外,宣城、蕪湖、滁州(安徽東部城市)、池州等都在產業、城市一體化方面與江浙滬形成了合作規劃。

安徽還加入長三角5G先試先用行動,在長三角率先佈局5G網絡建設,開展綜合應用示範。

總之,未來安徽將充分發揮其東西左右逢源的獨特優勢,全方位深化與滬蘇浙的分工合作,推動信息共享、標準對接、資格互認,健全省際合作、城際合作和生態環境聯防聯治機制,未來安徽的經濟發展可以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