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教育萌芽期知識觀與「高深學問」(一)知識的本質觀

孔子認為知識的本質是知者不惑

著名學者李澤厚先生一直將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稱為“實踐(用)理性”,認為“這種理性具有極端重視現實實用的特點。即它不在理論上去探求討論、爭辯難以解決的哲學課題,並認為不必要去進行這種純思辨的抽象。重要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如何妥善地處理它。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這個‘知’不是思辨理性的‘知’,而正是實踐理性的‘知’。”

這段論述充分的指出了孔子對於知識本質的認知。孔子這種實用取向是其知識觀的重要特徵,不過,這還無法概況出孔子知識觀的全部內涵。

從本質上來看,孔子對於知識本質的觀點,就是從實用理性出發,運用知識解惑辯難,並且把依據的知識貫徹在行動之中,這樣使個體獲得完整的人格。

(1)知識的本質是為了成就完整人格,在於使人明“道”。

《論語》中有這樣一段記述:孔子到了武城,聽到音樂聲,孔子聽後莞爾一笑,說:“割雞焉用牛刀?”孔子的弟子子游回答說:“昔者堰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孔子說:“二三子!堰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在這段話中,子游所說的“學道”就是孔子所說的學習知識,與前文說論述的“道”的內涵是相同的。所以,孔子的回答表明了孔子的態度:“君子”獲得了“道”的知識就會愛人;普通人接受了“道”的知識就便於被驅使。這句話也指出了學習知識有什麼用的問題,體現出孔子思想中鮮明的功用性。

中國高等教育萌芽期知識觀與“高深學問”(一)知識的本質觀

上文提到,孔子知識觀中的“道”包括了人道觀和天道觀兩方面的內容,其中又以前者為主。

從人道觀的角度來看,“道”是以“禮”和“仁”為核心範疇的。孔子認為,人之所以要獲得知識就是要了解關於“禮”和“仁”的知識,獲得這些知識之後,人們就具有了完全的人格,可以抵禦社會生活中出現的各種誘惑。當樊遲問孔子“知”和“仁”的時候,孔子分別回答“知人”和“愛人”,意思就是,“知”的含義是能夠看懂人,“仁”的含義是使人能夠愛人。在孔子的知識觀中,“孔子的‘知’主要是指認識人們之間的倫理關係,認為有了這種認識,就利於實行‘仁’,所以‘知’是從屬與‘仁’的。”孔子把“仁”和“知”聯繫在一起,進而證明知識對人的作用:“‘知’是‘仁’的必要條件,對倫理關係沒有正確的認識,就不可能有自覺的仁德。所以‘仁’,與‘智’是統一的。”

中國高等教育萌芽期知識觀與“高深學問”(一)知識的本質觀

孔子認為“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其實,無論“知言”、“知禮”,還是“知命”,都是為了成為“君子”,而君子是可以“知人”的,也是可以“立”的。在孔子的價值觀念中,君子是知識的擁有者和獲得者,君子是有“仁德”的。正因為具有這種“仁德”,君子才掌握了價值標準,才可以依據這種標準對世間萬物進行評判而不至於迷失。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等。

在這些言語中,“仁”是人之為人的德性本質,是具有精神境界的價值範疇,而人獲得了“仁”的知識內容就可以達到理想中的精神境界,也就不會被世間萬物所迷惑,不會因為自己的命運而擔憂。這樣的能力並不是完全應用在形而上的層面的,而是運用在實際生活中,體現出對德行的自覺。

(2)知識的本質是對德行的自覺,運用在“行”的層面。

孔子認為知識的主要功能在於知行統一,體現在行動上。

首先,孔子把“行”視為個體是否具有知識,具有的是“假知”還是“真知”的標準。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這裡看出,孔子非常強調知識在實踐中的運用,如果無法運用自如的話,擁有再多的知識也沒有什麼用處。他還認為:“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這就是把行為視為判斷個體是否具有“真知”的標準。

其次,孔子認為“行”和“知”具有統一性,二者基本是相同的。

他說:“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這句話中的“學”指的是獲取的知識,而不是指學習。從這裡可以看出,孔子將“行”和“知”混同使用。關於這一點,還有另外的例證:“君子欲吶於言而敏於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這些都進一步表明了孔子的態度:“行”比“知”更加重要,個體是否就有“真知”就是看其行動是否能夠貫徹知識內容。

再次,在“行”和“知”的關係上,孔子所強調的“行”其本質就是對道德的實踐。

他曾指出:“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孔子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對於書本上的知識來說,他和別人沒有太大的差別。而在社會生活中身體力行成為一個君子,他也沒有什麼成就。言外之意就是從書本上獲得知識相對容易,不過,要把知識內容訴諸實踐卻是比較困難的。孔子還認為:“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這就把實踐與知識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強調對知識的實踐在獲得知識過程中的重要性。孔子主張知行合一,強調把知識體現於行動中,貫徹在行動裡,知識才會具有自身完整的意義。

總的來看,孔子認為知識是個體獲得對於德性的認知能力,而這種認知能力可以使個體達到理想的精神境界,使個體能夠在社會實踐中抵擋住各種誘惑,進行合乎“仁”的價值判斷。簡要概括就是,孔子認為知識的本質屬性就是讓個體在面對社會實踐的時候不會迷惑的智慧,是具有德性意義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