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夷陵之戰劉備勝了,占領東吳,擁有半壁江山,能擊敗曹魏一統天下嗎?

兔吐2


能,前提是再給劉備10年壽命。

夷陵之戰劉備勝利,佔據整個東吳,擁有半壁江山,與曹魏劃江而治,再給劉備10年時間,必統一天下。

夷陵之戰時,曹操己死,曹丕繼位,成為曹魏的實際統治者。此時劉備應對曹丕或曹睿應綽綽有餘。



劉備佔據整個長江以南後,用三年時間做四件事:休養生息、平定內部叛亂、發佈招賢令、施行仁政,如果曹魏來犯,據險以守,東部合肥、中部荊州以長江為天險阻擊曹魏,西部漢中以險據守。

1、休養生息。劉備經夷陵之戰、平定東吳之戰後,士卒疲憊,難以再戰,且糧草物資消耗巨大,需大力屯田補充。

2、平定內部叛亂。益州南蠻、荊州南蠻、東吳山越及東吳殘部的叛亂時有發生,但不足為據,分派將領平定。

3、頌布求賢令。劉備此時佔據益州、荊州、揚州、交州,廣發求賢令,令四州人才相投,選撥優秀人才,唯才是舉,充實隊伍。



4、廣施仁政。劉備素有仁義之名,當初赤壁戰前劉備逃離荊州,數十萬百姓跟隨,現在劉備擁有半壁江山,廣施仁改,盡得四州百姓支持,安撫各地,營造百姓樂居的環境。

完成準備工作後,劉備於公元228年發動北伐戰爭,以恢復漢室、迎取獻帝為名大舉伐魏,兵分三路,西路軍以魏延為主帥,領兵5萬,出漢中,攻取長安。東路軍以陸遜為主帥,領兵5萬,出合肥,攻取淮北,中路軍以劉備為主帥,領兵8萬,出荊州,攻取襄陽,直逼宛城、洛陽。



諸葛亮坐鎮江陵,總督四州後勤,以長江為戰略通道運輸糧草、物資及兵員。

戰爭開始後,曹魏明顯準備不足,劉備率中軍攻克襄陽,破樊城,直撲宛城、洛陽,進逼許昌,曹睿遷都至袞州,天下震動,紛紛歸降劉備,曹魏司馬懿在西線暫時擋住魏延,曹真在東線擋住陸遜,但曹魏人心不穩。

公元231年,劉備攻入許昌,佔據原曹魏都城。同年曹真去世,曹魏東部戰線崩潰,陸遜攻入徐州。公元232年劉備與陸遜合兵攻入袞州,曹睿逃往冀州,同年司馬懿退守長安、據守潼關,拒不出戰。

公元233年,劉備分兵部分與魏延從東西兩面圍攻司馬懿,次年,司馬懿降漢。

公元235年,劉備定都洛陽,派兵平定原曹魏叛亂勢力。同時派陸遜追擊曹睿,曹睿逃入遼東,公元236年,遼東太守公孫淵殺曹睿,送回漢獻帝,歸順劉備,237年天下一統,史稱劉漢,以區別西漢與東漢。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龐統的統一大計和劉備諸葛亮之間的戰略分歧。】上篇。

序言:劉備出生低微,但是血統正宗,胸懷博大,有些文化。劉備在諸葛亮沒來之前,劉備就有戰略規劃的,大的框架已經構建,只是不太清晰,不太具體。史書記載,劉備一生共有四子。

長子;劉封,是為收養的繼子。

次子:劉禪,甘夫人所生。

三子:劉永,穆皇后所生。

四子:劉理,穆皇后所生。

四個兒子的名字串起來就是:封禪永理。說明劉備在沒有兒子之前就已經規劃好了前景,就是一統天下,封禪泰山。

【“義子劉封”是劉備的至禍之源。】

劉備漂泊半生,混到40來歲還沒有親生兒子。到了荊州後,寄居在劉表處。得到幾年的休閒時間,偶爾機會和劉封認識,劉封是為羅候寇氏嫡子,收為繼子。當時關羽就反對,不讓大哥劉備收這個繼子。劉備就問關羽,你都收了關平為兒子,我為什麼不能收劉封為兒子呢?關羽說:大哥為君,收兒子是國事。關某為臣,收兒子是家事,無大礙。今收劉封,恐後至禍也。

關羽的勸阻是有道理的,劉備當時無子,未必以後也無子。等有了親生兒子,這個關係如何處理,劉封為長子,其實無血緣關係,親子有血緣,但是出生在後,就成為次子,君儲如何確立?關羽反對劉備收劉封做繼子,這個事情就成為,關羽和劉封叔侄之間,內心永遠的糾葛,為以後劉備立太子和關羽失荊州,埋下了隱患。

【隆中對諸葛亮三分天下,明確戰略方針。】

劉備由於文化較低,奮鬥幾十年,雖有戰略方向,卻無具體內容。三顧茅廬,諸葛亮橫空出世。隆中對,諸葛亮給劉備的戰略構想的具體建議是什麼呢?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隆中對這個決策,分為前後兩部分:

『前部分,先取荊州後取益州。取荊州就是聯和東吳孫權,以抗擊北方曹操,乘機取得荊州為基本根據地。然後,從荊州出發攻取西蜀,取代闇弱的劉璋。』

『後部分,取得荊州和益州之後,天下有變,關羽出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劉備率益州之眾出秦川,可以天下一統。』

問題的關鍵,諸葛亮這個三分天下的“隆中對”,是否真的完全正確呢?前部分是正確的,後部分不一定正確。

【赤壁之戰後,劉備取得荊州立足之地,也埋下爭端。】

赤壁之戰前,劉備有多大的實力呢?劉備在荊州的司令部有三,五千人,歸張飛、趙雲指揮。主力部隊在關二爺手中,水陸軍一萬多人。在江夏的劉琦,有本部人馬一萬多人。

劉備從荊州敗退,跟隨著十多萬難民,劉備不忍拋棄,一天最多走十幾里路,終於在長坂坡被曹兵追上,幾乎危及劉備性命,損失了甘夫人。劉備之仁厚,從趙雲趙子龍手中接過酣睡的阿斗,氣憤的扔在地上:“為了孺子小兒,幾乎失去我一員大將。”雖然收攏了人心,卻也付出代價,聰敏的小阿斗,被摔成了智障、弱智。還被後人誤解:“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千古奇冤呀。幾近絕望之時,諸葛亮與關羽到來,後劉琦率江夏軍也來接應,同歸江夏。

恰逢魯肅以給劉表弔孝之名,來江夏探聽虛實。魯肅問劉備:“今將軍去往何處呀?”劉備答曰:“與蒼梧太守有舊交,準備投奔吳臣。”魯肅力勸:“江東已歷三世,兵精糧足,為何不與我家主公聯合抗曹呢?”正中下懷,劉備命諸葛亮與魯肅同往柴桑,商量聯合抗曹之事宜。

赤壁之戰,劉備有兵馬兩萬多,孫權派周瑜領兵也不過三萬,擊敗曹操北軍,是孫劉聯軍分工協作的勝利,並非是孫權一家的功勞。孫劉聯盟,最初達成的協議是:孫權北取合肥,荊州歸劉備。赤壁之戰後,荊州基本被劉備全拿走了,而孫權、周瑜未能拿下合肥。心胸狹窄的孫權、周瑜,就開始打荊州的主意,強詞奪理說荊州是東吳的,時刻惦記要奪取荊州。孫權為了奪取荊州,對劉備無所不用其極。

孫權為了從劉備手中獲得荊州,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先有周瑜設置的美人計,賠了夫人又折兵。後來又派老實人魯肅,前往荊州索要,劉備為人忠厚老實 ,劉備為了孫劉聯盟,實在不願意和孫權翻臉。為了不讓魯肅為難,就說:荊州是劉表的荊州,劉琦還活著,劉琦活一天就守一天。孫權還不滿意罷休,劉琦剛剛去世,就打人情牌,讓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前往荊州索要,要不回去就殺全家。劉備和諸葛亮好不為難,萬不得已給諸葛瑾寫了借據,這樣諸葛瑾回去也有個交代,免的孫權真殺了諸葛瑾全家。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所以說“隆中對”的後半部分,劉備從益州起兵出秦州,關羽從荊州起兵,以向宛洛,是戰略的空中樓閣。有心胸狹小的孫權在,時刻瞄準著荊州,那是不可能實現的。後來的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伏龍鳳雛二人合而為一,天下可以統一也!】

荊州名士,穎川司馬徽、水鏡先生說:“伏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根據史料來看,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都是司馬徽的學生,諸葛亮和龐統是師出一門。諸葛孔明和龐統龐士元,兩人所學是一樣的,兩個人的思路和戰略也是基本相同。區別在於,諸葛亮悟道早,在赤壁之戰之前,已經悟道完畢,方略在胸。所以,水鏡先生說諸葛亮為伏龍。龐統悟道較晚,諸葛亮出世應試劉備三顧茅廬之時,龐統的戰略構想尚未完全成熟,所以水鏡先生稱龐統為鳳雛,雛者還未成熟的意思。

隆中對:『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諸葛亮在隆中對裡,沒有提到司馬徽和龐統,卻說了一句話,“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時人指的就是司馬徽和龐統,他們對諸葛亮有不同的看法,並不完全認可。

三國演義裡,劉備尋找臥龍偶遇水鏡先生,誤以為是臥龍先生。水鏡先生笑著,就是不說臥龍是誰,老師有點自私呀,太瞭解諸葛亮了。後慨嘆曰:“又要勞煩此人出山,終生勞碌,不得安寧呀!”司馬徽在諸葛亮未出道時,就把諸葛亮的一生給總結了,因為他知道諸葛亮的對策是什麼!有什麼缺點!司馬徽更看好龐統龐士元,稱龐統為“南方士人的第一冠冕”。

【三國志、蜀書、龐統傳】: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也。少時樸鈍,未有識者。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鑑,統弱冠往見徽,徽採桑於樹上,統坐在樹下,共語自晝至夜。徽甚異之,稱統當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漸顯。』司馬徽先生不給劉備推薦諸葛亮,是有私心的,他老人家更看重龐統龐士元,龐統的戰略要高明於諸葛孔明。

諸葛亮和龐統,所學無二,師出一門。諸葛亮腦子反應快點,悟道早,早出世,佔了先機。龐統腦子反應慢些『少時樸鈍』,悟道晚點,出世晚,失去先機。悟道早的未必就完全正確,悟道晚的,慢工出細活,更加成熟可靠。兩個人所學一樣,方向不一樣。諸葛亮除了研究天下大勢,主攻方向是西蜀。龐統一樣研究天下大勢,主攻方向是東吳。兩個人的前期戰略基本是一樣的,就是先取荊州,後取益州。不一樣的是,中後期戰略。

『諸葛亮的後期對策是要從益州和荊州北伐,東和好孫權。』

『龐統的中期戰略是要首先從荊州進攻東吳,取得東吳後,形成南北對峙。後期戰略,再從合肥、荊州、益州三路全面北伐。』

這個中後期戰略,諸葛亮和龐統,誰的正確呢?當然是龐統的正確,司馬徽先生是知道的,【三國志、蜀書、龐統傳】:『徽甚異之,稱統當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漸顯。』以後的關羽大意失荊州,就證明“隆中對”的後期戰略是失敗的。夷陵之戰雖敗,但是戰略方向是正確的,只是時機選擇不對,七百里連營的戰法、戰術指揮錯誤,並不能說明戰略方向錯誤。

《龐統的統一大計和劉備諸葛亮之間的戰略分歧。》中篇。

【龐統的計劃比諸葛亮的對策正確,攻打西蜀鳳雛殞命。】

在赤壁之戰爆發之時,龐統的戰略構想正式完成,橫空出世。龐統投在東吳周瑜麾下,為功曹(二等秘書)。周瑜此人嫉賢妒能,一直不肯將龐統引薦給孫權。龐統無奈擇託魯肅向孫權引薦。估計周瑜事先向孫權打了招呼,孫權雖然沒有嫌棄龐統長相醜陋,但是就是不重用龐統。

龐統離開江東,不得不來投奔劉備。劉備嫌棄龐統相貌醜陋,不想大用,礙於面子給了個小縣官。【三國志、蜀書、龐統傳】:『先主領荊州,統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吳將魯肅遣先主書曰:“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亮亦言之於先主,先主見與善譚,大器之,以為治中從事。親待亞於諸葛亮,遂與亮併為軍師中郎將。亮留鎮荊州。統隨從入蜀。』

至此龐統,終於賣了個好價錢,被封付軍師中郎將。問題是,龐統雖然大才,職位僅僅低於諸葛亮,但是初來乍到,沒有大功,軍中不服呀!這個麻煩可是不能小覷,諸葛亮已經為劉備謀得荊州,地位鞏固。龐統心中著急呀,不立大功,名聲再大立足不穩呀!東取孫權之事,是長遠計劃,眼前能看著的就是西蜀,不由不去爭搶進攻西蜀的功勞,這可不是龐統的強項。

荊州就像個扁擔,一頭挑著西蜀,一頭挑著東吳。然後再從合肥,荊州,漢中三路北伐,一樣可以統一天下。其實人們少見多怪,古代士人方略在胸,給誰當軍師都是一樣的。戰國時期,那個身佩六國相印的蘇秦,剛開始就是主張連橫的,只不過秦王不用,再反過來遊說六國合縱。

正確的戰略分工是龐統和關羽、趙雲等人守荊州,待劉備和諸葛亮取得益州後,時機成熟,由龐統率領趙雲、劉封等人,前去攻打江東,關羽率關平、周倉等人佯攻樊城襄陽,策應龐統取東吳,威脅曹操不得全力南下,東吳可定也。龐統把劉封帶在身邊,既避免了日後封太子的糾紛,拿下江東,劉封順理成章理被封吳王,也不妨礙劉備封劉禪做太子。

關羽和劉封既可以相互制衡,將來北伐又可以互為掎角之勢。按理來說,龐統對西蜀的研究沒有諸葛亮透徹,諸葛亮對東吳的研究沒有龐統透徹。可惜的是由於龐統無大功,不能讓大家服氣,龐統心裡著急呀。不得不搶著去做,自己研究的不透徹的事情,隨劉備攻打西蜀。落鳳坡鳳雛殞命,龐統的統一大計,再也不能親自去實現了。

【龐統的戰略計劃上奏給劉備,如何調整原有戰略】

劉備受劉璋邀請,和龐統率兵五萬進入西川,在西川待了一年多時間。這麼長的時間,龐統絕對有時間,單獨向劉備說明自己的戰略規劃。因為龐統戰略計劃的後半部分,和諸葛亮的“隆中對”不一樣,在荊州的時候沒辦法直說。

【三國志、蜀書、龐統傳】不贅述原文,大意如下:

龐統給劉備敬獻上、中、下三個計策。上策是乘劉璋不備,偷襲成都,一舉拿下。中策是,設計誘殲劉璋守將楊懷、高沛,奪取關隘,按部就班進取成都。下策是退還白帝城,連接荊州,緩圖西川。劉備覺得上策太急,下策太緩,用中策。果然斬殺懷、沛,奪得關隘。在涪陵關慶祝,喝酒作樂。劉備問龐統:“今日大會,可以說很高興呀!”龐統回答說:“征伐別人的國家還高興,不是仁義之師呀!”劉備發怒,把龐統趕了出去。好端端的,龐統為什麼要說這樣掃興的話呢? 其實就是在試探劉備的心思,為下一步說出自己的戰略計劃,打個埋伏。龐統出去後,一直在大帳外徘徊,劉備後來覺得不妥,後悔了,就叫人又請回了龐統。龐統回來後也不道謝,就只喝酒吃肉。龐統傳:『先主謂曰:“曏者之論,阿誰為失?”統對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樂如初。』後面劉備和龐統談的啥,三國志就無記載。沒法記載了,後面的話,就只有劉備和龐統知道了。龐統把不同於諸葛亮的後期戰略計劃,向劉備和盤托出。

劉備取得西川后,明顯的和諸葛亮有所疏遠,為啥?大家都知道的是,劉備為了搞平衡,提高原來蜀中謀士和將領的地位,讓這些人安心的工作。真實的原因是,劉備在思考到底是繼續用諸葛亮“隆中對”的後半部分決策,還是使用龐統的“秘術”。從劉備疏遠諸葛亮的情況來看,劉備是傾向於龐統之策的。當然劉備看人是非常準確的,他非常清楚孫權這個大舅子的為人,孫權時刻瞄準惦記著荊州,諸葛亮的北伐計劃根本不可能實現。後來發生的事情,果然證明了劉備的擔憂,也證明龐統向東進攻東吳的戰略是正確的。

問題就出在,劉備和龐統在一起的時候,諸葛亮和關羽在一起,諸葛亮沒有少給關羽灌輸“隆中對”的決策,此時的關羽也是信服諸葛亮的,所以諸葛亮離開荊州時,送給關羽八個字:“東和孫權,北抗曹操。”關羽雖然看不起孫權,但是卻嚴格的執行諸葛亮的戰略決策,始終沒有和孫權翻臉,只不過是言語上不太恭敬:“虎女焉能配犬子也。”大家都認為是關羽這句話得罪了孫權,招惹孫權偷襲荊州。其實不然,孫權自始至終就一直盯著荊州,這是東吳的國策,說不說這個話都沒有關係。孫權一直沒有下手,是因為關羽嚴防死守,一直沒有機會下手。在劉備和曹操決戰漢中的時候,劉備答應向東吳移交長沙、桂林、零陵三個郡,但是孫權慾壑難填。

【呂蒙偷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劉封見死不救。】

當劉備在漢中和曹操殊死決出勝負之後,劉備於公元219年晉位漢中王。關羽覺得機會來了,就開始大舉進攻襄、樊。曹操派出的二路元帥于禁,是追隨曹操的早期將領,已經種了二十年地了,連自己都沒有信心,本來就不想掛帥。曹操急處用人,飢不擇食,信任是首位。二十多年不打仗的于禁,成就了關羽威名。擒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正當關羽躊躇滿志的時候,自己受了點挫折,襄陽、樊城久攻不下,自己還受了箭傷。關羽有點忘乎所以,不聽勸阻,調出荊州軍,準備血洗襄、樊。螳螂撲蟬,黃雀在後。荊州空虛,孫權小兒看到機會來到,急令呂蒙偷襲。

呂蒙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偷襲得手。關羽失利,急派廖化前往上庸,讓劉封孟達發兵救急。十多年前,劉備收劉封做繼子時,關羽站出來反對的後患,終於在孟達對劉封的讒言中徹底體現出來。劉封在左右為難的情況下,個人恩怨終於戰勝國家大事,拒絕發兵增援關羽。

【三國志、劉封傳】:“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會羽覆敗,先主恨之。”英雄一世的漢壽亭侯關羽,只能敗走麥城了,落得個身首異處下場。 缺德的呂蒙此後又是什麼下場呢?

【三國志、呂蒙傳】:會蒙疾發,權時在公安,迎置內殿。所以治護者萬方,募封內有能愈蒙疾者,賜 千金。時有針加,權為之慘慼,欲數見其顏色,又恐勞動,常穿壁瞻之,見小能下食則 喜,顧左右言笑,不然則咄唶,夜不能寐。病中瘳,為下赦令,群臣畢賀。後更增篤, 權自臨視,命道士於星辰下為之請命。年四十二,遂卒於內殿。時權哀痛甚,為之降損。

呂蒙自己的缺德行為,偷襲關羽之後,承受不了自己良心的譴責,在還沒正式接受封賞之時,終於在強大的精神壓力下,徹底精神崩潰,瘋掉了。何以為證?孫權前去看望生病的呂蒙,只是站在牆外,透過窗戶觀察呂蒙。見呂蒙能吃點飯就高興,對左右的人說笑;不然則發出嘆息聲,夜裡睡不著覺。為什麼不敢進去探視?呂蒙可是立了天大的功勞呀?因為是瘋子嘛,不可能湊到跟前去,萬一瘋子打孫權怎麼辦?大家都知道,陳壽寫三國志,是偏向曹魏和孫權的,所以寫的很含蓄,不仔細的看這段,一般人還真看不出名堂。

《龐統的統一大計和劉備諸葛亮之間的戰略分歧。》下篇。

【劉備和諸葛亮的戰略分歧,終於在夷陵之戰前爆發】

關羽被害以後,劉備西蜀接連禍事,張飛在閬中因為悲傷和暴躁,劣待下屬將領,被範疆、張達所殺害。這個事情發生以後,劉備在悲傷中徹底覺悟,必須啟用龐統向東進攻孫權的戰略,這個“小兒科”的大舅子不除掉,統一三國根本就是個天大的笑話。劉備不得不和諸葛亮攤牌了,需要諸葛亮在這個關鍵時刻能支持自己,為自己分憂解愁。

可是,諸葛亮是啥反應呢?關於劉備諸葛亮的戰略分歧爭執,在【三國志】“先主傳”“諸葛亮傳”“陸遜傳”裡都沒有找到相關記載。為什麼?在劉備和諸葛亮爭執的戰略方向問題上,劉備和諸葛亮是秘密進行的,“君臣不和”絕對不能讓外人知曉,不然會出大亂子。但是在“先主傳”裡,提到孫權想和解,劉備就是不同意,因為劉備決心已定,不會再做更改。

“先主傳”:“六月, 車騎將軍張飛為其左右所害。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

“二月,先主自秭歸率諸將進軍,緣山截嶺,於夷道猇亭駐營,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馬良安慰五溪蠻夷,鹹相率響應。鎮北將軍黃權督江北諸軍,與吳軍相拒於夷陵道。”

先主元年六月張飛被害,劉備開始備戰。先主二年二月,劉備正式起兵伐吳,期間長達八個月時間,諸葛亮始終沒有和劉備達成一致。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不是諸葛亮自私,而是諸葛亮很固執,不願意放棄自己和先主,在隆中對時定下的國策。並且也不是很配合劉備的工作,作為西蜀的丞相,即便是保留意見,也應該服從皇帝的決策,主動為劉備去分擔憂愁,不應該一味的只是勸阻劉備。既然劉備已經決定的事情,諸葛亮就應該自己前去帶兵攻打,讓劉備跟在自己的後面。

雖然關於諸葛亮不同意攻打東吳,沒有直接的資料佐證,但是史學界對這一點是公認的。劉備不懂兵法,打了一輩子仗,卻沒有打過幾個勝仗。夷陵戰敗,不是戰略方向不正確,導致的失敗。主要原因是劉備和諸葛亮,在進攻戰略上有分歧,君臣不和,諸葛亮不顧全大局。諸葛亮固執的個性,導致諸葛亮沒有在此次戰役中發揮任何作用。劉備的堅決和諸葛亮的固執,使得作戰計劃不完善,再加上劉備不熟悉兵法,排兵佈陣錯誤,地理環境複雜等戰術性因素造成的。劉備最終在夷陵之戰中失敗,蜀中精銳幾乎損失殆盡。

“先主傳”:『 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三月,黃元進兵攻臨邛縣。遣將軍陳笏討元,元軍敗,順流下江,為其親兵所縛,生致成都,斬之。先主病篤,託孤於諸葛亮,尚書令李嚴為副。』雖然,劉備戰敗後,諸葛亮到達永安,並且開始發揮作用,阻止了東吳的西進,擒殺了東吳將領黃元,但是一切都晚了。

諸葛亮親自看到這個戰敗結果以後,才突然醒悟過來,劉備是對的,龐統也是對的,因為自己不配合劉備,導致夷陵之戰失敗,失去了最後掃平東吳的機會。劉備、龐統、諸葛亮統一“三國”的夢想,再也不能實現了。諸葛亮和他的後繼者姜維,所能做的就是,以攻為守,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次北伐,儘可能的遲滯曹魏的南下,延續蜀漢滅亡的時間而已。何以為證呢?

杜甫:【八陣圖】這首詩裡寫的清清楚楚。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本論文,是筆者經過多年的研究探索,取得的高級歷史課題成果,文中有多項獨家課題破解。嚴禁抄襲剽竊,依法必究。


冷清先生


這種腦洞話題可以一步步來分析。

我先說說“夷陵之戰”前後的史實情況。

按照史書記載,魏文帝曹丕在劉備與孫權交手之前,就曾多次召開會議,與大臣們商議如何在這場即將爆發的大戰後撈取更大的利益,“鷸蚌相爭”的故事,曹丕是知道的,他就像扮演“漁翁”,從中得利。

後來經過多次商討,曹丕決定採納王朗的意見,不表態幫哪一方,但是也東巡許昌,作壁上觀,趁機而發。


在孫權那邊,孫權也不是省油的燈,一邊派人向曹丕示好,例如把于禁送回給曹魏帝國,並派都尉趙諮出使曹魏。趙諮當著曹丕的面猛吹孫權勢力強大,厲兵秣馬,曹丕一時被糊弄住了,不敢打孫權的主意;一邊孫權又拖延時間拒絕交出兒子來做人質,等到夷陵之戰得勝後,孫權翻臉明說不交人質,曹丕則興兵南下,雙方在洞浦交戰後,罷兵而去。

《吳主傳》: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合、徐晃圍南郡。(孫)權遣呂範等督五軍,以舟軍拒休等,諸葛瑾、潘璋、楊粲救南郡,朱桓以濡須督拒仁。

孫權立刻又派人向劉備示好,表示和解,如此一套組合拳下來,孫權在兩條戰線都有收穫。反觀劉備根本無力繼續東征,只能接受和談,曹丕早先坐失良機,無功而返。


我們再回到腦洞問題。

首先,劉備在夷陵之戰得勝的話,也是不可能佔領東吳的。從地理上看,夷陵(現宜昌一帶)距離孫權的建業(現南京)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地圖測距,直線距離700多公里),孫權完全有足夠的時間準備第二道,甚至更多道的防線。

實際上,孫權率軍在洞浦迎戰魏軍,也足以證明孫權的兵力綽綽有餘。可見當初孫權派陸遜等將領迎戰劉備,也只是分出一部分軍力前去,自己還是留了一手用於防備曹魏帝國的偷襲。

所以說,從戰略部署上,劉備如果在夷陵之戰取勝,擊敗陸遜的軍隊,他能重新獲得荊州已經是最現實的戰略目標了,想要滅孫吳,難上加難。


假設退一步,孫權後續防線繼續被劉備攻破,孫權在生死存亡之時,完全可以把兒子交給曹丕做人質以獲得曹丕的信任,曹丕自然會幫助孫權抵擋劉備進軍的腳步的。對於曹丕來說,他更信任孫權多於劉備。


假設再退一步,按照本題題意來看,劉備軍百戰百勝,擊敗孫權、曹丕聯軍,佔領江南,擇日北伐。

如此從天下大勢上看,劉備的勢頭可以達到頂峰,復興漢室確實是有很大可能性,但是也別忘了,曹魏帝國的綜合國力本來就強於蜀漢+孫吳,雙方真要南北對峙,誰贏誰輸,鹿死誰手,仍然是個不定數。


潯陽鹹魚


如果夷陵之戰劉備打勝了,佔領東吳,能統一三國嗎?

提出這個問題的先生了不起,因為這提問不好答。對答題者來說,基本兩答案:肯定或否定。答不能,會讓很多人覺得沮喪,降低閱讀熱情;但若答行,也很容易被噴胡說八道,或者是博眼球,賺紅包。好了,迴歸提問:還是試一試吧!

夷陵之戰如果劉備打勝了,還佔領了東吳,這確實出乎意料,不過,我還是答滑頭:即使在此種情況下,也只是具備統一三國的可能,能不能實現是另一回事,理由如下:

第一,能不能統一天下,不取決於單一方面。需要進攻方,防守方相向而行,相互配合,才有可能達到目的。比如魏滅蜀,不僅需要魏國當時軍力強大,經濟發達,人口,地域



等處於絕對優勢,而且,需要蜀國的最高領導--劉禪荒淫,昏庸,親小人,遠君子,一干忠貞之士人人自危,連駙馬爺都灰心喪氣,不想管管那個黃皓,試想,蜀國還有救嗎?再比如晉滅吳,不僅是晉國國力遠強於吳,能夠從武昌,夏口,江陵陸路進攻,蜀地水軍沿江東下等軍事行動,還需要吳國的孫皓荒淫無道,濫殺無辜,殘害忠良,自己把吳國折騰的奄奄一息,才最終滅掉吳國。那麼,劉備即使佔領吳國,國力強大,如果魏國或者晉國的皇帝精明能幹,國家的事處理的井井有條,國事軍事都沒有可鑽的空子,那統一三國就是空話大話廢話。



第二,劉備要統一三國,需要有相應的人材。有人說能打贏夷陵之戰,那肯定是有人材啊!這話說的有道理。問題是,夷陵之戰打贏,不可能接著就北伐,這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那麼,屆時是否有相應人才就不是白說。而是真金白銀,是真需要。

第三,劉備的壽命需要延長,做派需要正能量。如果劉備按照原來閆王安排,於(223)年去世,或者劉備人雖然活著,但老年病發作,不斷幹傻事蠢事,那再強大的國家也經不起折騰。好了,這就是我的看法。歡迎噴噴噴!!!(1:03)


流譽後


劉備之所以不顧諸葛亮的勸阻,毅然發起對東吳的征戰,最終上演蜀吳的夷陵之戰,表義上的原因是為關羽報仇,實際上是劉備佔領蜀地十餘年後,勵兵抹馬,認為可以大顯身手了,同時,荊州是戰略要地,進可攻退可守,他不想讓東吳佔領而陷於軍事不利之地。


但是劉備的一意孤行徹底改變了聯吳抗魏的策略,使得原本勢力最大的魏國聯合東吳來對付蜀國,,這是很要命的。再加上勞師動眾及蜀中將才嚴重老化、後備人才儲備又不足等影響。同時,沒有諸葛亮在身邊出謀劃策,不懂兵法的劉備在夷陵之戰前己註定要失敗。


當然,如果夷陵之戰劉備奇蹟般獲勝了,最多也只能奪回荊州等失地,要想渡過長江天險擊佔領東吳無異於痴人說夢。


即使劉備用洪荒之力佔領了東吳,擁有了半壁江山,要想打敗魏國一統天下也是不可能的。首先,魏國地理優勢明顯,佔據富饒的中原之地,又擁有關中天險。其次,魏國人才濟濟,良臣勇將數不勝數,和蜀中人才凋零形成鮮明對比。再次,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擁有政權的"正統權",而劉備僅有皇親國戚這個自戴的帽子,劉備全力伐魏缺乏真正的理由和藉口,師出無名會導致得不到天下民眾的支持。

綜上所述,劉備既使在夷陵之戰勝了,佔領了東吳,也平定不了魏國,統一不了天下。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假設歷史真的這樣,也就代表曹魏據北、蜀漢據南,成為南北對峙的軍事狀態,問題也就轉化為了曹魏和蜀漢到底是鹿死誰手。



如果是這樣,我認為蜀漢戰勝曹魏的可能性很小,很難統一天下。

首先是總戰略失誤。

蜀漢政權的長遠發展規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諸葛亮的隆中對,裡面的講三分天下後不是先徵吳,而是先北伐中原滅曹魏。這種說法的依據是因為曹魏勢大,還大的離譜!再者,曹魏的城池、子民、糧草、財富皆是蜀、吳兩國之和還多,按照傳統兵家邏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自然是弱者聯合滅強者,兩分天下進而一統全國,劉備卻恰恰相反以弱攻弱,犯了兵家大忌不說還傾國而出不留退路。退一步講,即便僥倖贏了,曹魏大軍以逸待勞,蜀軍師老兵疲,豈能相抗?



最後,蜀國後期人才凋零,而曹魏人才濟濟,這就決定了蜀漢政權的難以長久延續。在任何時代人才都是大業之本和大業之首,蜀漢不只是缺人才,而且現有的荊州派、益州派也是明爭暗鬥不休。

由此可見,蜀漢政權可謂是內憂外患,自保尚難,談何一統天下。


納蘭軒若


先說即使夷陵之戰劉備勝利了,也不可能會吞併東吳。退一步講,即使劉備能夠吞併東吳,也是元氣大傷,需要數年休養生息,消化掉政治果實。如果出現題主所說的這種條件,劉備建立的季漢擁有半壁江山,出現漢、魏南北朝相互對立的情況,除非北方曹魏內部發生動亂,南方的劉漢上下一心,朝中鷹派主政,積蓄力量,做好充分準備,出兵北伐才有一線希望。

縱覽中國古代統一史,大都是北方統一南方,完成統一,很少有南方政權出兵消滅北方政權的(就半路殺出個朱元璋,是個意外)。在古代,大一統政權政治、經濟中心大都在北方,北方實力遠遠勝於南方,明清之際南方經濟實力才逐漸趕上北方。

在三國時期,南方大都是野蠻部落居住地,不服王化,漢化還未深入。蜀、吳兩國實力加起來還比不上魏,人口、地盤皆遜於曹魏,從國力上來講,曹魏仍然佔據一定優勢。

曹魏,統一北方已久,有佔有中原肥沃土地之地利,有經營多年的民心,又有一大批士族圍繞身邊支持,精兵猛將如雲,謀臣慧眼如炬。反觀季漢,不過是一個外來政權,遭到本土益州派反抗,統治西川多年仍未受到益州派的承認,諸葛亮出兵北伐原因之一就是轉移內部矛盾。與曹魏相比,季漢內部並不很穩固。若非曹魏出現動亂,內部不和,季漢方面貿然出兵也未必會獲得多大戰果。這樣,就會出現南北朝對峙數十年的情況,等到曹魏休養生息,恢復國力,兩者國力懸殊,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北方曹魏出兵南下,消滅南方季漢政權,統一全國。

不過要想完成軍事史上的統一,需要魏國發生動亂,如司馬家族與曹魏宗室鬥爭,給漢可乘之機,若諸葛亮還在世,必然抓住這次“天下有變”的有利時機,侵奪曹魏地盤,出兵北伐,這也符合“隆中對”的策略,相信到那時,第三個統一的漢朝政權就會出現在中國歷史上,這難道不令人驚歎嗎?


熊貓吃竹論史


假如夷陵之戰劉備勝了,佔領東吳,擁有半壁江山,能擊敗曹魏一統天下嗎?

不能。

因為劉備,諸葛亮不具備這樣的才能,且帥相不統一,當然這是個比方,劉備兵發夷陵,諸葛亮曾力勸劉備不能或最起碼當時不是時機,可劉備根本不聽勸告,心浮氣躁給關羽報仇,作為一個領袖級的人物劉備豈能感情用事呢?

古今打仗講的是情報,魏吳已暗地聯盟,難道劉備就沒有一點知覺,這個必輸之仗也能打,從這裡分析真是蜀國好像無能人了,對整個國與國之間的微妙關係都吃不透,何來統一全國這一說。

曹魏地大物博,謀士成群,戰將如雲,而蜀國去了關張黃三位虎將,而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並不高明,沒有指揮過像,官渡,赤壁,夷陵,這樣的大規模戰爭。

再說說蜀國關羽,張飛的死都與自己人有關,關羽走麥城,劉封不肯相救,部下投別國,張飛常常酒醉誤事痛斥部下,讓部下給割了腦袋,只因為他二人是劉備的結拜兄弟,而目空一切,打壓馬超,諸葛亮給大將魏延還在腦後按上了反骨一說,像這樣的團體能統一國家可真是天上掉餡餅的事了。這僅個人觀點,有不同看法,可直接答題,不辨論。


9紫氣東來


如果夷陵之戰劉備勝了攻下東吳,並與魏劃長江南北而治,這是最好的結果,孫子兵法雲為將者要達到仁、義、禮、智、信、嚴。將領的一舉一動都關乎國家的生死存亡,在劉備方面也就諸葛亮具備這個條件,但以諸葛亮事事必親力親為的做事方法中,一些無關於軍事方面的事情都要牽扯他很大的精力,就像在五丈原時,身體大不如前的諸葛亮在軍營中仍然堅持處理朝堂政務之事,姜維問丞相何故如此,諸葛亮的回答是受先帝所託,事必要躬親,別人我也不放心吶!即使劉備在的時候他也是這樣的!如果要北伐曹魏也不會有太大希望,回顧中國歷史有哪個朝代是從南征北而成功的,只有北統南,這是大勢。最後的結局是蜀漢政權多維持幾十年,到頭也免不了覆滅的下場!


歷史沉澱中的新奇


這個假如好牛叉,夷陵之戰劉備勝了不算,還佔領東吳、擁有半璧江山,劉備開掛了?

依這個假設,開掛的劉備一定輕鬆統一全國。夷陵之戰和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一樣,都不是失敗方的生死戰,都不是一戰亡國的戰役。拿下夷陵與拿下整個東吳的難度相差太多,在北有曹丕等著兩敗俱傷的情況下,劉備還能獨吞東吳,這得有什麼樣強悍的兵力?只要有這樣強悍的兵力,劉備就能一鼓作氣消滅曹魏。開掛的人生,不需要理由。

《三國演義》裡說劉備起兵七十萬伐吳,那是誇張,事實上劉備伐吳兵力連70萬的十分之一都不到。陸遜的人馬與劉備相差不多,但有主場之利,東吳人馬守住夷陵和猇亭兩城,加之東吳水軍強於劉備,劉備的兵馬在山地難以展開進攻。後勤比較困難的劉備,想大勝陸遜很難很難。

劉備代吳,孫權之所以緊張,是因為他害怕曹丕趁火打劫,所以孫權卑躬屈膝地對曹魏稱臣。曹丕不聽劉曄之謀,想著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但是劉備犯了低級的結營錯誤,陸遜抓住機住會火燒連營七百里,速勝劉備後立即撤兵回防,於是曹丕做漁夫的美夢化為了泡影。

當時的三國相互掣肘,一家的強大必然導致另外兩家的結盟,題目的假設顯然不成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