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文斗、團堡相繼發生學生溺亡事故,爲何悲劇不斷重演?

事件一:6月27日,利川市文鬥鄉長順初中學生黃某(男,15歲,文鬥鄉人)在重慶市彭水縣轄區鬱江中死亡。經法醫鑑定,死者系溺水死亡。

利川文鬥、團堡相繼發生學生溺亡事故,為何悲劇不斷重演?

事件二:7月22日,團堡雪照河發生一起溺水事件。據知情人透露,溺水者是團堡長槽村人,姓張,高中剛畢業,今年剛考上某醫科大學。

利川文鬥、團堡相繼發生學生溺亡事故,為何悲劇不斷重演?

一個個年輕鮮活的生命就這樣走了,一戶戶原本幸福的家庭遭受沉重的打擊。白髮人送黑髮人,這是怎樣的悲痛和傷慘呀

在利川,每年夏天都會發生幾起溺亡事件,且死者大多為學生。他們之中,留守兒童佔了很大比例,由於監管的缺失,使這些孩子“野蠻生長”,沒有安全意識,最終夭折在人生的起跑線上。

俗話說,欺山莫欺水,看似溫柔平靜的水,實則暗藏著兇險和殺機。有時候,死亡只是彈指間的事;有時候,生命比一根草還脆弱。

溺亡的情形有很多種,比如失足掉進深潭,比如游泳時腿腳抽筋,比如體力不支,比如慌張嗆水……每一種情形,都會奪去一條生命

當我們為這些悲劇扼腕嘆息時,不禁要問:為何安全教育學校天天講,時時講,還是有人為之付出生命的代價

答案就是:每個人都抱著僥倖的心理,認為不會有事,厄運不會降臨到自己頭上。所以,他們一次次鋌而走險……

在中國,許多教育方式都是枯燥的、程序化的、蒼白無力的,比如學校天天喊口號,不準私自下河游泳。可是,學生並沒有從內心深處意識到下河游泳的風險性,不知道死亡會給家人帶來多大的傷痛。久而久之,他們甚至對這種說教式的宣傳產生牴觸情緒。

在此,建議每年放暑假以前,學校各班都要組織觀看安全警示教育片,用一個個血淋淋的事故,來喚醒他們,刺激他們,讓他們心靈深處受到觸動。

游泳,是一種基本的生存技能,在關鍵時刻,可以活命。家長應該教會孩子游泳。有條件的學校,甚至可以開設游泳課,讓每個學生都掌握游泳技能和急救常識。

從現在起,敬畏河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因為,生命只有一次!

利川文鬥、團堡相繼發生學生溺亡事故,為何悲劇不斷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