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耀華要整理相聲家譜收回德字,郭德綱還叫郭德綱嗎?

黃韜銘


侯耀華整理相聲家譜完全是無稽之談,這位侯二,其實不是正宗相聲門,只是侯寶林的兒子,侯家的相聲主要是老三侯耀文是相聲門的。侯耀華也就是前幾年拜在常寶華門下,而郭德綱的師傅侯耀文是趙佩茹的徒弟,和侯家沒有太大關係。

再就是郭德綱手裡還有一杆大旗,就是侯家的長子長孫“侯震”,仔細看每次大型的演出郭德綱每次必帶侯震,以前不明白侯震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作品,前期在德雲社玩票說過幾段,一般化沒有什麼出彩的,後面沒出大型商演報幕員,就兩句話,但是每次都是伴隨郭德綱左右。有一次採訪問侯震在德雲社的主要工作,侯震說道沒事給郭德綱開車。也就是說德雲社是完全再養著著這位少侯爺,“挾天子以令諸侯”,你侯二算什麼,這邊侯家的長子長孫都在我這裡。

這一個就是郭德綱的德字,不是排輩的字,按排輩的話郭德綱到明字輩,只不過解放後基本上都不用這些排字了。

德雲社鬧得沸沸揚揚的收回字是德雲社自己的排字,張文順在的時候取的字:雲 鶴 九 霄 龍 騰 四 海 。

感覺相聲界就像金庸小說中的各個門派。郭德綱就像是令狐沖,張無忌。或者就像是孫悟空,一個個自詡名門正派,看著一個通過其他途徑練成絕世神功的人,是不會認可的。而候二最像嶽不群這類人,姜是武林盟主左冷禪。


歷史長海


郭德綱與侯耀華在師徒上沒有一毛錢關係,侯耀華他想收回德字,也是不可能的,只能理解為是因為自己無德,但別人的德字就能幫他補德了嗎?有點異想天開的,只能暴露出他更缺德。


師傅可以收回徒弟關於師門的東西嗎?我覺得是可以的,比如被逐出師門,以及自動放棄這層關係的,這也是從古自今的傳統,只是現在寬容多了,對於背叛師門的不能向過去那樣清理門戶,過去是武清理,肉體消滅,現在是文清理,昭告天下,寫入家譜。


侯二與郭德綱,並無師承關係,從相聲家譜上論,侯二與郭德綱師傅侯耀文也沒什麼關係,侯二是管不了侯耀文的徒弟的,侯耀文師從趙佩茹,同門師兄弟有:李伯祥、張伯華、馬伯林、崔伯光、楊伯英、高英培、常貴田等,如果這些侯耀文同門師兄弟要是有點啥說道,話語權也比侯二大多了。

所以說,如果侯耀文或者侯耀文的師兄弟,想要清理門戶,這還是有可能的,但是前提是有理有據,而不是因為個人恩怨,或者個人品質不好,前提是,郭德綱有問題,比如欺師滅祖等,現在郭德綱沒有任何罪過而要去掉德字侯二純屬狗拿耗子吃飽了撐的。



侯二與其盯著郭德綱,倒不如多反省,比如虛假廣告問題,比如不清不白的女徒弟問題,相聲界已經多年沒有這種丟人的情況了,這事怪不得郭德綱,廣告和女徒弟都不是郭德綱給找的,郭德綱諷刺一下,也是替天行道,是先有醜事而後別人埋汰之。

最後一句話,曹金,何偉的雲字,包括岳雲鵬,是郭德綱給的,所以可以收回,但似乎那倆人捨不得吧,離開雲就沒人認識了吧,下了好幾次決心現在還叫何雲偉曹雲金呢!


韓東言


既然說到家譜,相聲界的字派和家譜中的字派確實有些類似。相聲界有默認的規定,即以每一代第一位入門弟子字派為準,也即掌門大師兄,亦稱“門長”。

相聲祖師一般認為是清道光年間的張三祿,不過又多以“窮不怕”朱紹文為相聲界第一代,雖未拜張三祿為師,但一直以師事之,所以在張三祿去世之後,朱紹文又代師收阿彥濤、沈春和為弟子,這是相聲界第一代,

其後三人相繼自立門戶,各自收徒,稱為“朱家門”、“阿家門”和“沈家門”。自第二代開始,相應字派為“有”、“德”、“壽”、“寶”、“文”、“明”等。

在相聲家收回字派,讓人想起宗族中被踢出族譜,但二者之間有很大差別,原因即在於相聲界的家譜遠不如宗族具有權威性。回到正題,僅就收回字派而言,至少在形式上對郭德綱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首先,題主應該清楚,郭德綱實際上是相聲第七代,也即“明”字派,所以即使收回“德”字,對於其本來的姓名並沒有什麼影響。

其次,相聲演員有藝名和本名兩種,相聲界中藝名多帶有字派,不同於宗族家譜本名帶有字派(當然家族中也有族譜的譜名和實際用名兩個名字)。

再者,相聲界從第二代開始,雖然都有字派,但是並沒有嚴格執行,如第五代“寶”字派,門長趙佩茹,幾乎沒用過藝名趙寶琛,還有像“壽”字派馬三立的弟子,當為“寶”字派,像常寶華、於寶林、常寶豐等,但更多是如閻笑儒、張笑勤、張笑非、金笑天、連笑昆、高笑臨、諶笑宇、王笑予、方笑文、任笑海、尹笑聲等一樣的以“笑”為派,但在輩分上仍然為“寶”字派一代。

所以,相聲界的字派只是在晚清民國時期,因為戰亂等原因,為了能夠更好地生存下去,不得不建立嚴格的師承製度,同時也更好地團結起來,加強彼此的聯繫。而在建國以後,這種關係也逐漸被打破。現在所謂的相聲界的家譜,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和新時代的家譜類似,只是一種文化象徵的形式,但其又缺乏家譜編纂的系統性和權威性,且因為行業師承關係混亂,尤其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所以,其可信度也就大打折扣。


楚邾


侯耀華最近真是多事之秋,不知是有意炒作,還是本性如此。按照中國傳統,70歲的人原本應該享受兒孫滿堂、頤養天年,但是您老做的事兒可是連年輕人都做不出來的。

最近,和什麼八流女演員廣州四天四夜,買廉價奢侈品,戴名貴手錶之類的爛事,經過網絡這麼一渲染,徹底暴露本質了,都是什麼跟什麼啊。連兒子都出來替你覺得臉紅了。以後,在家裡可怎麼掛的住臉啊。

同時,和郭德綱也是死磕。可是郭德綱豈是善罷甘休的主兒?郭德綱北美巡演,順便拜訪師伯-吳兆南老先生。無論怎樣,郭德綱的確是當今國內相聲界挑大樑的主兒。人家怎麼做,依然是圍著相聲轉,沒有丟掉老本行。侯耀華可就不同了,真是除了相聲,什麼都做。受累問一句,您老相聲代表作是哪一齣?

最近,還要整理侯氏相聲譜。好吧,侯家長子、長孫、長女都站在郭德綱那一邊,侯震還在郭德綱的德雲社混飯吃。所以,從哪一方面來說,侯耀華也不應該做出這種傻事呢?是不是有點狗急跳牆的韻味?真本事搞不倒郭德綱,就來這種套路。退一萬步講,即便真的郭德綱被清理門戶,他的專場依然爆滿。您的相聲依然是三分錢一段,仍舊沒人聽。

如果不是為了錢,當初為何與自己的親侄女搞的那麼僵?好歹也是二大爺,給孩子一個出路,侯耀文的遺產本來和您也不挨邊兒,您說對嗎?

這傢伙,現在又是替侯寶林出面,又是替侯耀文說話的。您是真把自己當猴耍嗎?

為老不尊這個詞真的很難聽,但願別真的適合您。有時候人丟臉不是別人誣陷的,是自己想著法往上貼的,真的無可救藥。


薛洪言


2016年,郭德綱修德雲社家譜,將何雲偉、曹雲金兩個人以「欺世盜名、寡廉鮮恥」的罪狀,開除出社,並且要收回他們的「雲」字,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非常蠻橫又有些不可思議的決定。而侯耀華想要收回郭德綱的「德」字,這個事件就近乎於荒誕了!

雖然我們一直在說侯氏相聲,那是因為侯寶林大師,侯耀文先生在相聲界舉足輕重、泰山北斗的地位,但是說句實話,他們並不稱得上所謂的「侯門」或「侯氏」。侯寶林先生在回憶錄中曾經幾次說過,他並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從事相聲行業,侯耀文先生也在採訪中提過,走上相聲道路,也本身就是一件比較偶然的事件,所以剛剛好父子都是著名相聲演員乃至大師,同時侯耀文先生又繼承了一部分侯寶林先生的舞臺風格,被大家尊稱「侯氏相聲」。

相比其他的相聲世家,比如說馬氏相聲,從相聲八德之一的馬德祿開始,到馬三立大師,傳到馬志明先生,一直到馬志明的公子馬六甲,四代人耕耘在相聲行業中。也比不上常氏相聲,從常連安開始,到常寶堃、常寶霖、常寶霆、常寶華、常寶慶、常寶豐一代,又傳至常貴田、常貴生、常貴德一直到第四代常遠,雖然不太從是相聲行業,但是依然活躍在喜劇舞臺上。侯家終究還是單薄了一些。

另外,即使我們承認侯氏相聲,可是候耀華想要作為侯氏相聲的代言人,乃至於掌門一樣的人物,卻卻稱不上有資格,侯寶林先生有自己的弟子,其中,最重要的繼承人,一個是侯耀文先生,而另一個就是馬季先生,而馬季先生的最重要的弟子那就是姜昆,無論是從門派的傳承,還是從所謂的世俗的職務,都更能稱得上是相聲的代言。而侯耀華,幾乎沒有從事過一天相聲的職業,在近幾年才拜了常寶華為師,那麼以這樣的資格,不論是世俗的職務,或者是門派,乃至於藝術造詣,他都稱不上侯氏相聲的代表,甚至於說,可能都很難稱得上是一個合格的相聲演員。

說句實話,弟子不是師父的私產,也不可能受繼承法的保護,可能在最最封建的時候,在一個大家族裡,如果一個孩子的父親早早去世,那麼他的叔叔伯伯可以為他去做一些決定。可是到了今天,這已經幾乎不可能,更何況是相聲流派的這樣的傳承,更多是要以德服人,或者至少要以資歷、以職務來壓人,而像侯耀華這樣的身份想要去做這樣的事情,那隻能稱得上是笑談了。


陳章魚


首先郭德綱名字的這個"德"字並不是拜了侯耀文後才取的,看資料應該是在郭初中時就是這個名字。所以這並不是藝名,而是本名。曹何二人在拜師之前的名字並沒有雲這個字,是在拜師後由師傅給加上的,包括岳雲鵬,朱雲峰(燒餅),都是這樣。所以師傅賜給你的字,收回當然可以。這在相聲圈中有過先例,遠了不說,當時徐德亮從德雲社推出的時候他的師傅張文順老先生,就公開說過要收回他的德字。所以說我給你的我可以收回,不是你給我的憑什麼收回?即使現在侯耀文活著要開除郭,這個德字也是沒權利收的,只能說從自己的徒弟中除名。再者這只是師傅的權利,候二你算啥?師傅不是師傅也算不上同門(候二拜在常寶華門下,侯耀文師傅是趙配茹),只是你賺了自己的老爸和弟弟的光。你哪來的權利?況且相聲輩分的"德"字,那是第四代的輩分。郭德綱的輩分是第八代,請問你怎麼收這個德?候二現在就是猴急跳牆。在蹭熱度而已,現在的相聲圈不罵幾句郭德綱,不給郭添點堵,不蹭郭的熱度好像就不是說相聲的一樣。有那閒工夫好好學習研究一下業務多好,百姓不是說喜歡郭德綱這個人而是喜歡相聲,喜歡那些真正為了相聲奮鬥的人,我們愛相聲,我們怕相聲完了。所以我們愛郭德綱,愛那些為了相聲這些傳統藝術鑽研奮鬥的人,而不是你們這些整天就知道曾熱度的小丑。你們這些人噴了古龍香水,我都能聞出一股人渣味來。


吃葡萄不吐葡萄核


說到相聲,很多人就服老郭,甚至在很多資深鋼絲眼裡邊,老郭的藝術造詣和人氣是最高的,可以和鼎盛時代的馬三立、侯寶林、馬季媲美也不為過。

作為相聲界的一代宗師,可以說郭德綱的人生足夠精彩,兩度帶領德雲社進入全盛時期,


第一個全盛時期是以郭德綱李菁張文順時代,

湧現了曹雲金、何雲偉、徐德亮、王文林、劉雲天等當紅相聲演員為代表;


第二個全盛時期是以郭德綱于謙時代,

湧現了岳雲鵬、孫越、郭麒麟、張鶴倫、燒餅、張雲雷等當紅相聲演員為代表。



前一段時間影響最大的一件事,也是王寶強馬蓉事件以後娛樂圈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郭德綱重修家譜,重新整頓隊伍,把曹雲金何雲偉開除出去,以儆效尤。

很多人都奇怪,為什麼老郭會這麼做呢?難不成老郭不知道這件事情將引起的輿論影響嗎?

實際上,郭德綱不是不知道,他這樣做是有深意的,既把積壓在心頭多年的一個不快釋放出來,又給德雲社內部和外部一個示範,起到了相當程度的震懾作用。更重要的是,郭德綱選擇的這個時機是最好的時機,德雲社再次進入全盛時代,岳雲鵬拿了歡樂喜劇人的冠軍,德雲社的各種小角開始展露頭角,郭德綱也成功在各大電視臺擁有了話語權。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郭德綱這件事情是親手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目前網上有一段視頻,為侯氏門徒舉辦的收徒儀式,在這個儀式上,侯耀華親口說:侯門有收徒儀式,也會有“開除儀式”,並且已經準備做這件事了,“電視上的相聲越來越沒法聽了……我不能讓一個馬勺壞一鍋湯,師父如父母,師父下葬,自己去別人家吃喜酒,就等於自己宣佈再不做那家的徒弟了。”


大家注意了,侯耀華說出“開除”的時候,旁邊還有人鼓掌,臺下也鼓掌,掌聲還很熱烈。

侯耀華這話到底說的是誰?為什麼反應那麼熱烈?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當年郭德綱因師父侯耀文的遺產糾紛與二大爺侯耀華徹底反目,包括侯耀文安葬當天郭德綱也並未出現,只是後來才率領德雲社一幫人前去祭拜。

在墓地,郭德綱哭得很傷心,于謙更是哭得差點暈了過去。


當然,這件事後來也被何雲偉指責為炒作,說你既然去磕頭,幹嘛還帶著一幫記者?你不是炒作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相聲界經常會搞代父收徒儀式。

比如說姜昆的搭檔李文華,他是怎麼成為了馬三立的徒弟呢?馬三立那時候已經死多少年了,就是他的兒子馬志明代父收徒。


當時老頭都不行了,姜昆把人家從醫院拉出來拜的師。這段大傢伙好多都知道。

那麼,既然可以代父收徒,那麼人家侯耀華代父開除徒弟是不是也順理成章啊?這樣的話,郭德綱豈不再一次成為了孤家寡人了嗎?

其實,要論起輩分來說,郭德綱師父是侯耀文,侯耀文師父是趙佩茹,也就是說,郭德綱並不是侯寶林門下的弟子。當然,這只是嚴格意義上是這麼說的,因為侯耀文雖然拜的老師不是自己親爹,但是能耐可都是在侯家耳濡目染才學會的,就好像郭麒麟雖然拜師于謙,可是于謙能教人家啥呀,到最後不還是跟著親爹學的嘛!誰也不會認為郭麒麟是於氏家族的!

所以呀,侯耀華要真的代替侯門開除郭德綱,似乎也並不是不可能。因為畢竟侯耀華排行老二,是侯耀文的親哥哥,兄長如父啊!



而且據瞭解,侯耀華這個人性子也是很直的一個人,畢竟是名人二代,天不怕地不怕,敢說就絕對敢幹的這麼一主兒,所以要是給你玩真的,把郭德綱給開了,那郭德綱就倒黴大發了!

畢竟,連何雲偉都和侯耀華親切合影,並且竟然叫人家大爺了。


這正好應驗了一句話,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如果真的讓侯耀華把郭德綱開了,郭德綱將創造一項無人能破的紀錄,那就是——郭德綱將是中國相聲界唯一一個既把別人開除又被別人開除的相聲藝人!

到那時候,也實在是太尷尬了,太打臉了!對此,你怎麼看?


幻影之舞666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這不過是侯耀華一廂情願罷了,他根本就沒有這個權利。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眾所周知,相聲界格外注重師徒傳承和出身輩分,在這一行裡,無論是你才華多麼出眾,相聲功底多好,都必須要拜一位老師,只有這樣才算入了行,才會被相聲界所接受。

而學習相聲又太苦,許多相聲大師不忍心見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罪,便採取易子相教的辦法,這樣一來雖然父子同為相聲演員,但是相聲卻不是父子相承。

郭德綱在拜侯耀文做師傅以前,曾經跟隨相聲名家常寶豐學習相聲,後來又輾轉梨園多年,可惜一直不被北京相聲界所接受,後來遇到相聲大師侯耀文這才算有了正式的身份。

而侯耀文師承相聲大師趙佩茹,侯耀華師承常寶華,雖然趙佩茹、常寶華均與侯耀華、侯耀文的父親侯寶林同輩,但是他們並不是同門師兄弟,都各有各自的傳承。所以,侯耀華企圖以侯門掌門人的身份重修相聲家譜純屬自己往自己臉上貼金。他根本管不到郭德綱,憑什麼讓人家改名字!

反觀郭德綱,在拜師侯耀文之前,他的本名就是郭德綱,只不過恰好他的名字正好有他的輩分而已,所以即便侯耀華有權利收回郭德綱的“德”字,人家還是叫郭德綱!這與德雲社被郭德綱收回藝名的曹雲金和何雲偉不同,曹雲金、何雲偉是正經的郭德綱的徒弟,“雲”字輩也是郭德綱給的,他們叛離德雲社,被郭德綱收回藝名理所當然,誰也無法指摘!

綜上,無論從哪個方面侯耀華都沒有權利修訂侯門家譜,更沒有權利收回郭德綱的藝名。他不過是藉機發難噁心郭德綱罷了。

現在誰不知道,侯耀華是個千年老不修,七十多的人了,不在家含飴弄孫,卻跑出來興風作浪。不但收女弟子,還與女徒弟搞曖昧,被曝光後仍然不知羞恥,實在是令人噁心。

早年,他就因為侵吞自己亡弟侯耀文的遺產而與侄女對簿公堂,後來因為郭德綱的公開指責被網友聲討,隨後他就記恨上郭德綱了。

其實侯耀華與弟弟侯耀文的恩怨還是早年學藝時,因為侯耀文才華出眾,是位天生的相聲大師,可是侯耀華卻笨的出奇,侯耀華經常被父親訓斥,以至於弟弟都成了知名相聲演員了,自己卻只能回到工廠做普通工人,人生際遇如此,難免心生怨恨,後來父親、弟弟相繼過世,侯耀華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先是侵奪弟弟遺產,隨後又以侯門掌門人身份自居,實在是不知廉恥為何物!

所以,憑侯耀華的身份想要收回郭德綱的藝名純粹是痴人說夢,侯寶林先生的一世英名都被這廝給丟盡了!


娛樂偵查員


首先肯定的回答說:不能。說話要講理,理由如下:

第一:侯耀華要整理候式相聲家譜,而郭德綱不是候式相聲界傳人。郭德綱師傅是侯耀文,而因為相聲界不能收自己孩子為徒的規矩,所以,侯耀文的師傅是趙佩茹。所以,趙佩茹才是郭德綱正兒八經的師爺,郭德綱在舞臺上稱侯寶林為師爺只是尊稱。同理,候耀華的師傅是常寶華,所以侯耀華是常派相聲的傳人。你常派相聲不能替候式相聲整理家門吧?同理,你常派相聲也不能去收回趙佩茹這一支弟子的字吧?你說你收回候式相聲的字,郭德綱壓根就不是候式相聲的傳人,管你毛事。

第二:相聲界看視風水大亂,不過是為了爭取這一代相聲代表人物虛名而已。姜昆、郭德綱的互相扯罵已經歇了,為什麼?不但相關部門不會准許,即便是相聲前輩也不會准許,雖然侯耀華、馬季這一代的相聲界佼佼者已經去世。但是,還有比姜昆、郭德綱甚至侯耀華輩分還要大的相聲前輩活著。這些人不過是不爭世事而已了。目前輩分較高且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相聲界人物有常派相聲代表常寶華(馬三立徒弟,和侯寶林同輩,侯耀華師傅),天津相聲代表馬志明(馬三立兒子,侯寶林師弟),楊少華(楊啟儒弟子,侯耀華師叔,馬志明搭檔)。而這三人都是侯耀華的師傅輩,是郭德綱和姜昆的師爺輩。且這三人都和郭德綱關係都差不多,所以有這幫老傢伙震著,相聲界打打鬧鬧也就算了,欺師滅祖的事情相信還是不會出的。

第三:郭德綱拜師侯耀文的時候已經叫郭德綱了,郭德綱原名郭大鋼,因喜歡相聲且相聲裡面有“八德”八位大師,少不更事且感覺原名不好聽的郭大剛就擅自改名叫郭德綱了(另一說來自已故相聲演員張文順先生,當年張先生等人創辦小劇場“北京相聲大會”郭德綱、徐德亮、張德武等人為了學習和區分張文順先生的輩分,郭大剛改名叫郭德綱,徐亮改名叫徐德亮,張承武改名張德武),郭德綱拜師侯耀文的時候在北京及北方相聲愛好者中地區已經較為出名了,所以郭德綱沒有相聲界的字,何談收“字”之說,郭德綱按照相聲界排名為“明”字輩,但是由於自解放後相聲界大改革,以侯寶林為代表的所謂“主流相聲”崛起,字號作為封建殘餘被摒棄了,所以郭德綱才敢用“德”字。德雲社後輩“雲鶴九霄,龍游四海”是郭德綱根據張文順先生的建議自創的輩分。

所以,候二鬧歸鬧,他還真沒有收回郭德綱“字”的權利。但是人無恥的話那就沒辦法了。


三非觀點


謝謝邀請,本來不想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提問的時間很久了,回答也有1000多條了,但是翻看了排名靠前的一些答案,根本沒有說清楚這麼個簡單的問題,所以就簡單說兩點吧。

首先,郭德綱是本名,不是藝名,也就是說這個名字是郭德綱的父母取的,任何人都沒有權利收回他的任何一個字,這是最基本的常識。

相聲界從第四輩的相聲八德開始排輩,此後依次是壽、寶、文、明。也就是說,郭德綱應該是“明”字輩,但是郭德綱在拜師侯耀文的時候,已經用本名從藝十多年,且已聲名鵲起,故師父侯耀文並沒有給他取藝名,所以侯耀華根本沒什麼資格收回德字,提這個問題的樓主,本身就缺乏基本的常識。

其次,可能會因此想到徐德亮的“德”,此人本名徐亮,藝名是其師父張文順給取的,所以在徐德亮退出德雲社以後,張文順聲明收回了“德”字,這和郭德綱的“德”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能還會有人拿曹雲金、何雲偉的“雲”字說事,但是這個“雲”就是郭德綱給的,他們的本名就是曹金和何偉,所以郭德綱收回這個“雲”字理所應當。但是現在是法治社會,即使二人仍然使用帶雲字的藝名,郭德綱也拿他們沒辦法。如果是在舊社會的話,此二人估計在行業內根本沒有立足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