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理解下一個創業熱區「區塊鏈」,它是否是又一個改變未來的發明?

林梓源


區塊鏈的未來還在,從2017年底被各種高調的論壇“忽悠”開始關注區塊鏈,然後看了近十本以區塊鏈相關的書,記住的都是概念,如區塊鏈改變未來,區塊鏈就是未來的名詞。

還有就是那些投資大佬投身區塊鏈,阿里巴巴、騰訊等大企業投身區塊鏈,知名的銀行都早已在用區塊鏈相關技術等信息。然後我能做什麼呢,我迅速在喜馬拉雅開了個音頻節目“恆明區塊鏈播報”,還別說,每天都有人收聽,且每天都有很多新內容產生。

我依舊不知道怎麼玩區塊鏈,依舊只是大佬的觀點,眾多區塊鏈相關的信息,投資類的,政策類的,觀點交鋒類的,但真正的區塊鏈項目呢,還沒有精彩得想去了解到程度。

都還在公司產品介紹的層面,的的確確因為區塊鏈項目還未有真正地應用,也就沒有相關的經驗、教訓,及在運用過程才能積累的眾多故事素材。

但每次參加聚會,聊的話題依舊以區塊鏈為重要焦點,上週四五分別參加了三次活動,區塊鏈是必聊項。

好吧,從今天開始(7月23日),我準備再仔細去了解區塊鏈,也準備多產出區塊鏈觀點文章,一朋友給我發了關注區塊鏈的媒體列表,媽呀,這也太多了。

從這些媒體清單中,就可以看出,區塊鏈到底有多火,也說明了它一定是改變未來的一項新技術、新模式、新思維。

這些媒體有:

巴比特、耳朵財經、共享財經、金色財經、榮格財經、鏈得得、未來財經、火星財經等等。

我將與微光財經一道,挖掘出不一樣的區塊鏈世界。


財經作家邱恆明


我們越來越無法否認資本在助推時代前進。“過去傳統行業,一年就是一年,而如今移動互聯網時代,三個月就是一年。”豐厚資本楊守斌如是說。

就拿過去一年來說,一個個風口從興起到爆發,所需時間越來越短,幾乎能以天計算。曾在風口上迭代的共享充電寶、線上抓娃娃機、直播答題……無不是在資本的推動下爆發。

不過,資本對於熱點也會觀望、迷茫、焦慮,甚至是空有滿腔熱血,依然無計可施。在2018中國天使創投潮白論壇暨中國天使第五屆年度峰會上,不少投資人對時下大火的區塊鏈和智能汽車,表達了這樣的態度。

再談及區塊鏈,真格基金創始合夥人徐小平褪去了此前微信聊天時的狂熱。他坦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不論投資人還是創業者,應警惕區塊鏈可能存在的風險。而對於智能汽車這種尤其需要資本加持的重行業,明勢資本創始合夥人黃明明直言,新造車企業將有很長的路要走,即使資本進入,也將在長時間內看不到回報。

區塊鏈關鍵詞:泡沫、焦慮、落地

對於區塊鏈這一沉寂許久、突然爆發的行業,投資人的觀點漸有兩極分化趨勢。樂觀派無外乎看好其其廣闊的應用前景,而觀望派則認為現在的區塊鏈投資大多是泡沫,對金融行業的監管風險持審慎態度,並且質疑區塊鏈的應用是否能夠落地。

吳世春:區塊鏈應用前景比互聯網大一萬倍?我完全不贊同

此前,梅花天使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曾表示,區塊鏈之所以出現快速陡峭的爬升,部分原因與新技術和媒體人的追捧有關。“很多應用沒有真實的落地和場景,到很高的時候會因為崩盤走向絕望,到那時又會因為落地,慢慢走向慢牛的趨向。這是所有新技術都屢試不爽的曲線,一開始遇到泡沫掉下來,慢慢的走向真實的領域。需要判斷的就是現在在哪一點?是在泡沫的頂點,還是在爬坡期?“

“我相信區塊鏈未來可能是擁有極廣闊的應用前景,但很多人樂觀地說比互聯網大一萬倍,我完全不贊同,互聯網是一種思維和底層的基礎建設,區塊鏈更多的是一種企業層的應用,我覺得這兩者不能夠相提並論。”

湯和松:創業者沒使上勁,我們很焦慮

IDG資本合夥人湯和松表示,區塊鏈是全球性博弈,中國輸不起。“我覺得日本人和韓國人在這方面,其實已經領先我們了。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這麼多創業者,現在發揮不出來,這是我們焦慮的地方,也著急我們沒把它規範起來,在一個有序的規範中,發揮我們的創造力。 ”

徐小平:區塊鏈最有價值的應用場景在哪?韓鋒:用區塊鏈把剁手黨的手接起來

“有人說區塊鏈在什麼領域都能應用是扯淡”,徐小平就這一言論向華為中央研究院區塊鏈顧問&亞洲區塊鏈DACA協會秘書長韓鋒發問,讓其解答區塊鏈究竟最有價值的應用場景在哪?

韓鋒給出的答案是,中國現在最稀缺的就是變現未來的金融工具。“現在只有房地產可以變現未來,房地產已經確權了,不管怎麼說還算受法律保護的。”而他認為,區塊鏈也可以確權,所以它將是一個絕佳的關乎每個人財富狀況的工具。

他舉了一個案例,如果螞蟻金服將淘寶上的用戶設定某種積分,並將積分設定天然總量,只要用戶下單就可獲得積分,積分有限未來就可以變現升值。“如果實現,消費者還是會剁自己的手嗎?消費者本身就是投資人”。

當然這只是預言,徐小平、韓鋒同時指出,區塊鏈必然是存在風險的。新技術,新現象的出現,需要提前做好規範、監督和引導。

新能源、智能汽車關鍵詞:量產、沒錢、上路

量產無望?“你得等”“你得熬到那一天”

在紫輝創投創始合夥人鄭剛看來,新能源汽車要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電動化,他認為電動化要到2020~2025年以後才可以出業績,而電動車是智能化的一個必要階段。鄭剛還特別指出,傳統汽車會在電動化趨勢上佔有一定的優勢,“畢竟是分割的產業鏈,我覺得任何的一個新造車企業,就是要充分地尊重企業產業,如果一開始很多出來,這個事簡單,我找一個過剩的產能帶動一下,你誰要做帶動,一定是死路一條”。第二個階段是自動化,第三個階段是10年以後的自動駕駛。

鄭剛特別提到,新能源汽車遠沒有進入決賽時刻,將是10~20年大事。對此,吳世春表示認同,“最大的問題在於說,這個量產基本上不太可能實現,尤其是來自於新型造車企業的話”,百年老店才能真正實現量產,但也存在問題,“你得熬到那一天,我覺得所有的(階段)都面臨巨大的挑戰”。

具體有哪些挑戰?黃明明認為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動力電池的續航里程。目前北汽生產的EV400官方里程是400公里,實際跑的次數大概在380,而國際上特斯拉是500。汽車的電動化未來需要國家層面加強支持。第二方面就是充電體系,目前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充電樁,包括充電站,大家在各自為戰,這也是電動汽車要解決的短板。

找不到大哥,沒錢怎麼辦?等死?

造車本身就是一個重活,資本堪比護身符。但如果找不到大哥怎麼辦,等死嗎?在黃明明看來,符合用戶需求的好產品,好的商業模式從來不會缺市場。除此之外,BAT也是一個巨大的幫助。在現階段BAT不會重倉進來,未來會廣撒網做一些投資。

資本進來就要主導?“現在被資本主導的行業,說句實話,一開始就沒想明白將來怎麼樣賺錢,我覺得衝進去的人一開始都是腦子一熱。誰給我做出這個模型,做出那個模型,急了合併合併,賣了賣了,抱大腿抱大腿。你要讓大家看到你的路線,”黃明明補充道,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和一個好公司,未來還是會主導。

無人駕駛何時能上路?

小鵬汽車副總裁張金金表示,市場上的無人駕駛,號稱能夠在未來兩年、三年實現Leve4是有問題的,“最簡單的例子符合車軌問題,什麼車軌?要求你車的底盤主動轉向,剎車能夠備份。底盤能夠主動轉向,要到2020年,2021年這樣的底盤和剎車才會出來,我不知道給一個什麼型的車配套”。

吳世春表示,無人駕駛一定能實現,但存在不少問題,比如無人駕駛的環境建設。“我認為這裡面也有巨大的機會,就是整個的城市交通,包括傳感器、信號,包括激光、雷達”。

結語

創業不易,投資亦不易。無論區塊鏈,抑或智能造車,迷茫、焦慮都是投資人對於當下所傾注的“恨鐵不成鋼”的真情流露。每當創業者迎來榮耀時刻,背後的投資人時常卻在很長一段時間不被公眾所熟知,但無論怎樣,時代的車轍總會記錄這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