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金融新貴、私慾膨脹……網絡炒匯詐騙的幕後黑手

90後、金融新貴、私慾膨脹……網絡炒匯詐騙的幕後黑手

當小張最後被警方帶上鐐銬後,他哭的像個大孩子:“我最初只是想給媽媽買個大房子。”在那一刻,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議,這就是掌控了132個代理公司、1300個人代理、坑害了6800多人的幕後黑手?

事情還要從一個報案說起。小王,煙臺人,常年在非洲務工,今年年初,他通過微信認識了一個女友:小芳,長相靚麗,兩人經常視頻聊天。

一天,小芳告訴小王,通過網上的投資平臺炒外匯和期貨來錢很快,自己家親戚就有幹這個的。平臺有分析師幫忙看外匯走勢,保賺不賠,自己不用動腦子,跟著賺大錢就行,說完還拿出盈利截圖。

小王聽得很心動,便試著投了3萬元。沒想到,錢一進交易平臺便一直在賠,短短几天時間便縮水1萬多元,直至最後血本無歸。賠錢之後,讓人倍感蹊蹺的是小芳人間蒸發了,在微信上也不跟他聊天了,小王懷疑自己被騙,專門從非洲趕回國內,報警。

警察接警後,三下五除二就逮到了小芳,小芳哭得梨花帶雨,還央求民警只要不處理自己,她願意將小王的錢如數歸還。小芳一股腦地交代了其詐騙窩點、成員團伙等關鍵信息。

第二天,警察直接上門抓獲犯罪嫌疑人16名。

據這個代理公司的小頭頭孫某交待,2017年6月,孫某前往杭州一金融投資公司簽訂合約,取得某網絡外匯交易平臺的經營資格。該平臺宣稱註冊於香港,是一家正規的外匯、貴金屬投資平臺,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可隨意操縱後臺的假平臺。

孫某獲得經營資格後,便組櫞架樑,做起了買賣。在高人的指點下,他招了一批長相甜美的女性業務員,授以話術,通過微信來添加好友不斷騙取信任,待時機成熟後就誘騙小王們來炒外匯,待虧得差不多就來個“捲包會”。

據孫某稱,按照合同,客戶虧損的50%歸業務員,後來更是提高到75%,在孫某經營短短兩個月內,已經詐騙了近百萬。

很顯然,受害者不止一個小王,代理也不止孫某一家,孫某隻是個下級代理,他的上級在哪?

警方意識到這很可能是一個遍及全國的詐騙大案。

很快專案組成立,但孫某交代的一些人名、公司都是假的,看來對手具有一定的反偵察意識,警方偵察工作一時陷入困境。

但再狡猾的騙子也會漏出蛛絲馬跡,通過對孫某等人的銀行流水、交易憑證等進行多次仔細梳理、排查後,警方宵衣旰食,終於發現並搗毀了位於鄭州的詐騙總部。

據悉,該網絡外匯交易平臺組織架構大體分為三層。頂層便是這個平臺的開發者,總公司位於鄭州,相當於生產商;第二層是他發展的下級代理公司,主要業務是推廣平臺,一般不直接發展受害人,相當於代理商;第三層是落地公司,一般由公司業務員直接發展受害人,就是孫某這樣的小公司。

由落地公司直接僱傭業務員,“以賺大錢”為餌誘騙投資者,如果投資者不懂行情,可以加入微信或者QQ群,群裡有專門的分析師“喊單”。這些分析師在群裡享受著眾星捧月般的待遇,擁有大量的擁躉,狂熱而“真實”的氣氛很容易讓人失去判斷,不知不覺中就把錢賠個精光。

而實際上呢,這些擁躉都是請的“托兒”,所謂分析師小學都沒畢業。

據悉,該平臺開始於2017年3月,短短一年,就發展二級代理公司132個,個人代理1300多家,受害人達6800多個,涉案金額1.2億。

令人吃驚的是,幕後黑手竟然是一個1993年出生的年輕男子,也就是本文開頭的小張,這個衣冠楚楚,甚至有點弱不禁風的男子。

本科畢業後,一次偶然的邂逅,小張得知開設外匯平臺可以賺大錢,後臺的源代碼只要花幾十萬就能買到,完全可以自己操控,再包裝成正規平臺,打廣告吸引代理和投資者,在鄭州CBD租豪華寫字樓,購買400電話偽裝成香港辦事處,聘請技術人員開發平臺。

一年之內,小張不僅幫媽媽買了大房子,還在鄭州購買了價值800多萬的別墅,投資了電競、酒店、礦產,購買了奔馳、寶馬,走上人生巔峰……

小張成了人們口中說的“金融新貴”,然而這錢是怎麼來的,他心裡自然明白。

後來小張坦言,他也想收手,轉型成只收手續費的正規平臺,但人的私慾閘門一旦打開,任憑再大的定力也不可能輕易關上。

落網時,小張抱頭痛哭,他想不清自己的人生剛剛開頭就要被攔腰斬斷,等待他的可能是長達數十年的冰冷牢籠和無盡的悔恨,而這一切怪不得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