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獸共舞丨女人和動物在一起的時候,永遠是最美的

在剛剛落幕的都市女報“守護者聯盟”成立大會上,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主題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被很多人忽視的是,很多網紅動物的背後,都站著一個個默默付出的女人。從籠舍到場館,從陸地到水域,她們用悉心的照料、辛勤的付出,向動物們傳遞著愛,讓這些動物能以最好的狀態出現在人們面前。現在,請跟隨我們走近幾位這樣的女性,看看她們“與獸共舞”的生活。

與獸共舞丨女人和動物在一起的時候,永遠是最美的

與獸共舞丨女人和動物在一起的時候,永遠是最美的

它“聽”見我腹中胎兒

“與海獅、海豚同生活、同成長的7年時間,它們,修復了我缺失的情感。”說這話的,是泉城海洋極地世界的馴養師王美涵。在表演館一側的辦公室,記者見到了留有一頭利落短髮,清爽不失氣質的王美涵。2011年開始,王美涵開始接手訓練海獅、海豚,這一帶就是7年。她和它們朝夕相伴,一同訓練、演出,甚至王美涵孕期都要跟它們一起“膩”在水池中。

與獸共舞丨女人和動物在一起的時候,永遠是最美的

成了馴養師的主持人

王美涵畢業於鄭州大學音樂表演專業,主修聲樂。喜歡挑戰的她,卻不按套路出牌,走出了一條本該不屬於藝術生的路。

時光回溯到2009年,王美涵以主持人的身份應聘到泉城海洋極地世界工作,為臺下觀眾奉獻著一場場精彩演出。在外人看來,她是動物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王美涵卻不這麼認為,她有更大的夢——穿上那套酷酷的裝扮,成為一名馴養員。

“主持人畢竟還是配角,我想要參與動物的訓練,真正地去配合動物去演出。

”不僅僅是喜歡,還有想去挑戰的心,王美涵躍躍欲試。

2011年10月,王美涵開始與海洋動物接觸,她入手了《別斃了那條狗》,這本書被稱為學習訓練理念與技巧的“聖經”。“它是講如何訓練狗的書,狗跟海獅情感和智商相當,所以訓練起來會有一些互通性。”同時,她向老馴養員們認真學習,刻苦練習訓練手勢,力求每一個動作指令都乾淨利落,準確無誤。

聰明的王美涵還對海獅們發出“感情攻勢”。每天除了吃飯都和它們膩在一起,要照顧它們,特別是要對“獅王”哈利照顧有加。“海獅是群居性動物嘛,他們中間都有一個領話人,也就是老大。哈利就是它們中的‘獅王’。每次其他海獅想搗蛋不聽話的時候,都會先看向哈利,如果哈利眼神堅定的話,它們就不敢搗亂,老老實實的,反之就是一團糟了。”

與獸共舞丨女人和動物在一起的時候,永遠是最美的

跟海豚同泳的孕婦

“從2011年到現在,這些海洋動物一直存在於我的生活中。”深聊中發現,王美涵是泉城海洋極地世界的全能手,“海豚、海象我都帶過,後來才馴養海獅。”

聊起它們,王美涵眼神中都透著溫潤的光。她告訴記者,每種海洋動物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特性,“海獅、海豹等鰭足類海洋動物比較感性,較為膽小孤僻,而且特別具有攻擊性,是這裡馴養難度最大的動物。而海豚這種齒鯨類海洋動物就不一樣了,它們天生對人類十分友善、耐心,是喜歡跟人互動跟人玩的。”

之前有一條視頻在網上很火:一條海豚游過來與孕婦零距離接觸,海豚甚至用嘴親孕婦的肚子……王美涵會告訴你,這樣的舉動真的超有愛,因為她曾經就是一個跟海豚一起游泳嬉戲的孕婦。

“懷孕5個月的時候,我忍不住換上潛水服,跳進水池跟海豚玩了很久。”王美涵說,海豚發出的高頻超聲波可以探測到正在發育的胎兒,某種程度上算是“看到”胎兒。“這種海豚胎教,可以促進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還能有效緩解孕婦沮喪情緒。”

而且,當海豚貼近患者頭部發出呼叫聲時,它發出的超聲波可激活腦癱、唐氏綜合徵及先天性孤獨症患者腦中處於“休眠狀態”的神經元,對孤獨症患兒的大腦有一定的激活作用。“之前有一位腦癱的孩子在這裡接受了治療,半年後在外表來看他已無異於正常小孩,所以這是真的。”王美涵說。

但海豚也有自己的弱點,那就是健忘,“鰭足類海洋動物記憶很好,海豚很差。有科學家做過實驗,讓他們學會一個動作,一年以後,海獅稍加引導,便還會做出當初那個動作,但海豚已經全部忘掉。”

與獸共舞丨女人和動物在一起的時候,永遠是最美的

在乎動物福利的女人

馴養海洋動物的過程中,王美涵也真正體會到動物馴養員的苦與樂。“說到辛苦,可能就是魚腥味了。女孩子都愛美嘛,但作為馴養員,除了要訓練它們,還要照顧它們,打掃籠舍、準備它們的餌料……”不過,相對於這些可愛的動物帶給她的一切,王美涵說這都不算什麼。“我原本是個認真執著、追求完美的人,是它們讓我學會了平常心,讓我不再那麼尖銳,不強求別人去做我想要去做的事情。與其說是它們成就了我,不如說是它們在修復我的情感。”王美涵說,很幸運,她是一名馴養師。

工作7年的時間,王美涵很少享受休息時光,不是沒有,而是她放棄了屬於自己的時間,“我會擔心它見不到我會不會跟我的感情變淡呀?又或者忘了我怎麼辦呀?”說這話時,她眯著眼睛笑起來像個孩子。

出於對動物的保護和喜愛,王美涵對接下來的節目創新上有新一步的打算。她說,現在動物越來越少,如何保護動物,讓動物生活的越來越好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儘量減少動物表演體力上的耗費,一方面,又要完成表演的效果,所以要更巧妙地去編排節目,更多的加入人和道具,讓大家既能夠在表演的過程中得到趣味性,又能讓動物減負,達到動物健康和表揚效果上的平衡,這是我們發展的方向。”

與獸共舞丨女人和動物在一起的時候,永遠是最美的

它們和我“猩猩相惜”

動物飼養員每天都要和大大小小、習性各不相同的動物打交道,與動物朝夕相處,日復一日、盡心盡力地完成餵養動物、安全巡邏等日常工作,看似非常辛苦,而李偉卻樂在其中。“紅毛猩猩很聰明、情感豐沛,智商和3至4歲的兒童差不多,所以交流起來比較容易,但有時還是需要注意安全。”李偉說,照顧“耶諾”和“樂樂”就像照顧孩子一樣,除了日常起居,還得時不時地安撫它們“幼小”的心靈。

與獸共舞丨女人和動物在一起的時候,永遠是最美的

3年建立起的感情

5年前,李偉還在一傢俬營企業做營銷工作,原因是老家動遷,不得已放棄了之前自己開辦的私立幼兒園。進入營銷行業後,李偉的生活變得不那麼規律,朝九晚五成為了奢望,也就是這個時候,兒子浩浩迫使她再次作出改變。“浩浩以前的成績很好,後來我工作太忙了,顧不上他。”李偉說,小學畢業時,孩子的心思已經不在學習上了,成績也不好,這堅定了她重新找一份工作的決心。

恰逢此時,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新建園區,招聘飼養員,經過幾輪篩選、培訓,李偉順利入圍,被分入猴館,後來又到了現在的猩猩館,這一干就是3年。

3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堅持下來且每天都照顧好動物並不容易。“我們需要每天不定時地觀察紅毛猩猩的狀態,包括糞便等等,現在一看就知道它們的身體情況。”她說,因為動物不會說話,只有通過動作和表情去判斷,有時夜不能寐,只能不停地觀察照顧,就算是比較聰明的靈長類動物,每個不同個體之間,不舒服的時候表情也不相同。時間長了,李偉懂得了如何分辨它們飢餓、驚恐、不耐煩等表情。

在外人看來,兩個大傢伙“樂樂”“耶諾”長得幾乎一模一樣,李偉卻一眼就能將它們分辨開來,還對它們各自的性格差異瞭如指掌。談到這兩個自己“一把屎一把尿”地養大的“明猩”,李偉就像談論自己的孩子一樣:“先來的‘樂樂’和我的關係最親,性格文靜又秀氣;外來戶‘耶諾’最好動,精靈古怪,情緒變化很明顯。”

與獸共舞丨女人和動物在一起的時候,永遠是最美的

陪猩猩靜坐兩天兩夜

2016年,濟南野生動物世界要從無錫引進一隻紅毛猩猩,李偉接到通知,要去當地學習,並做好接收工作,“當時沒有經驗啊,一直都是照顧小猴子,一看這麼大一隻,有點慌。”大約一週後,李偉的學習期結束,帶著這隻叫“樂樂”的紅毛猩猩回到了濟南。此時,本來很溫和的“樂樂”卻變得不那麼平易近人了。

突如其來的狀況,讓李偉有些手足無措,而且紅毛猩猩的攻擊性很強,她沒有辦法,只能隔著籠子一直坐在旁邊陪著“樂樂”,不停地說著話,安撫它。就這樣,一人一猩猩一起靜坐了兩天兩夜,從第三天開始,“樂樂”的情緒逐漸平靜下來。李偉解釋,其實“樂樂”的表現和人一樣,換了個新環境,會不適應、會發火,“後來‘樂樂’學精了,沒有人關心它的時候就捂著眼哭,看到有人就很開心。”

“照顧它們,要有細心和愛心,要像養自己小孩子一樣,靈長類動物會很聰明,你對它好,它也對你好。”與紅毛猩猩一起生活的時間越久,李偉對此的感觸就越深,“有一次我外出接受培訓,離開了大概有幾個月的時間,一回來,它看到我就特別激動。”李偉回憶,當時“樂樂”的眼睛一直盯著自己,好像在埋怨她為什麼出去那麼久,都不來看自己,“挺感動的,也發自內心的高興,感覺像是自己的孩子長大了”。

“樂樂”的吃飯問題一直是李偉的心頭病,“它只願吃水果,蔬菜很少碰,這樣不行啊,容易得病。”李偉表示,“樂樂”每天一到飯點就坐在門口等著,送飯慢了就會砸門,但每次搭配好送去的食物,都會剩下很多蔬菜,“它的心智不成熟,得哄著才吃。比如我們在它的‘床’的每一根木頭上擺好蔬菜,它看著新奇可能就會吃一點”。但就算是李偉費盡心思,“樂樂”有時仍舊不怎麼聽話,最後的結果不是亂扔,就是被一屁股坐扁在地上。

與獸共舞丨女人和動物在一起的時候,永遠是最美的

“海外人才”的煩惱

提起“耶諾”,李偉笑得有些無奈,“‘耶諾’適應性很強,就是太嬌氣了。”去年9月份,“耶諾”從西班牙交流來到濟南,由於馴化得好,基本不會發火,吃剩的東西也會整理好,但讓人想象不到的是——它不喝國內的水。

李偉記得很清楚,2017年9月12日,“耶諾”被送到了猩猩館。本想著經過長途跋涉,“耶諾”該渴了,又打算親近親近它,李偉便送了一大瓶水到“耶諾”身邊。誰承想“耶諾”連頭都不抬就走開了,這讓李偉和同事很費解。後來才知道,“耶諾”這隻“海外人才”喝不慣咱們的水。“當時看它的表情,就好像要麼你給我拿家鄉的水來,要麼來點飲料也行。”李偉說。

通過單位協調,李偉聯繫上了“耶諾”曾在西班牙的飼養員,在對方的指導下,她根據“耶諾”的習慣,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糖分,或者將酸奶稀釋後,為“耶諾”補充水分。不過,“耶諾”的這個習慣可不止是飲用水,就連飼養員放在園區裡供他們玩耍、避暑用的水都不碰,“夏天熱了就自己掰一根樹枝,遮在頭頂避暑,不過奇怪的是下雨它從來不避,好像不嫌棄雨水似的。”

“早餐需提供一至兩種蔬菜或水果,200克-250克靈長類動物顆粒料,一杯純天然果汁或花草茶,一片全麥麵包或一份固體酸奶……”,除了水的問題,隨著“耶諾”一起來華的還有這一份食譜,上面詳細列出了它每天的早餐及每週的正餐,除此之外,還有需要單獨搭配的營養食譜,種類多達幾十種,“‘耶諾’的飲食很規律,也很全面,可能和從小的培養有關係,而且‘耶諾’智力提高得很快,已經學會以物換物了,每次都會用喝完水的瓶子,向我們換取水果、蔬菜來解饞。”

與獸共舞丨女人和動物在一起的時候,永遠是最美的

我是它們的“治癒者”

與獸共舞丨女人和動物在一起的時候,永遠是最美的

位於濟南野生動物世界核心區的野生動物醫院內,沿著樓梯的牆壁上掛著近些年處理過的病例,從設立之初,張慶美便在這裡工作,時間已過去了3年多。人不可貌相,這句話在張慶美身上得到極好的驗證:長相俊美、性格溫柔的她,工作起來的勁頭兒令男同事們都汗顏。

2016年,從青島農業大學基礎獸醫專業碩士畢業後,張慶美如願進入濟南野生動物世界工作,終日與動物做伴。幫動物體檢、常規採集糞便及血液、照看剛出生不久的小獅子……早上8點半,張慶美就已經趕到動物園,在檢查完各場館動物的身體狀況後,她便來到自己的辦公室,進行一系列動物細菌和病毒實驗,這樣的工作,每天她都在進行。

作為獸醫,張慶美常年與動物為伴,難免會遇到生老病死,“以前有一隻長頸鹿,在它們種群來看,年齡很大了,最後2年,它自己也很清楚,不敢坐下睡覺,可能下去就起不來了。”張慶美說的這隻長頸鹿叫“京海”,從她入園時就在,與她感情很深。可就在不久前,因為隨著年齡增長,心臟負荷增大,“京海”離開了,“性格一直挺活潑可愛的,那2年因為長期站立,腿都變形了,真挺可惜的。”對此,張慶美難過了很久。

與獸共舞丨女人和動物在一起的時候,永遠是最美的

剛入園時,為了真正地瞭解動物的習性和特點,張慶美就跟著最基層的飼養員一起,每天都在不同的動物館內給動物餵食,觀察生活習性,讓動物習慣自己的存在,並專門寫日記。慢慢地,動物看到她靠近,也不會緊張得進入“戰鬥模式”,她也能一眼就看出動物的精神狀態。“目前動物的飼養保護,不僅需要現場與動物的接觸,有關動物繁殖、疫苗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非常必要。”張慶美坦言。

讓張慶美印象最深的是去年6月份,園區內的珍稀白虎誕下5幼崽,作為當時的保育員,她參與了此次工作,“在它們的飲食、排糞排便時要格外注意。”每天巡診時,張慶美都會去看看,平時沒事時也會通過園區監控觀察。

不論是動物醫院還是動物場館內,大多有腥臭味,與動物接觸後,張慶美身上也難免會沾染上這些氣味。“愛美的女孩子哪能不在乎這些。”張慶美說,“但是我真的特別喜歡動物,這些也就不算什麼了。”

張慶美的夢想很小,小到和動物們在一起就能開心一整天;張慶美的夢想也不小,她想做一名新時代的新型獸醫,“我願意在這條有動物陪伴的路上,從點滴做起,改變世界。”

與獸共舞丨女人和動物在一起的時候,永遠是最美的

它懂得我的思維

與獸共舞丨女人和動物在一起的時候,永遠是最美的

初識素素時,她還是司裡街“道格”寵物店的老闆,是獲得過CKU(中愛聯合純種犬文化發展中心,世界犬業聯盟在中國的唯一正式成員)美容師銀剪刀、CKU教師級美容師、CKU美容師團體挑戰師冠軍等多項頭銜的“美容師”。以素素的手藝,100元左右的美容費在當時來說不算高,所以找她給寵物狗美容的人很多,每次去都會看到很多主人坐在長排沙發上耐心地等待。

後來,她又因為當“牽犬師”而放棄了寵物店。“做一個牽犬師,每逢週末要趕往賽場,週末也恰恰是寵物店最繁忙的時候,為了避免衝突,不得不放棄。”

牽犬師是個非常辛苦的職業。很多牽犬師一年中有200多天都在犬展中度過,一週之內,牽犬師常常連續參加四場比賽,每場會帶若干只狗出場。甚至在美國,牽犬師開著房車,長途跋涉數百公里都成了常見的景緻。

素素也是如此,翻翻她的朋友圈會發現,一個月她能在濟南、在家的日子,用手指都能數得過來。“訓練賽犬以及準備賽犬的背毛,至少要提前三個月甚至更久。在這三個月裡我要每週對犬隻的背毛進行處理。等背毛狀態最完美的時候,我們才可以去比賽。”素素說,每一站的比賽都要提前一天做好犬隻美容。比賽組織者會提前準備出比賽時間表,以便參賽者安排賽程,洗、吹、上粉、噴膠定型,都要在比賽開始前完成。

當然,每天收拾狗便,照顧狗吃喝,樣樣也少不了。“雖然辛苦,但我享受這個過程。”素素是享受在賽場上比賽的過程的,她說,賽場上和賽犬的互動,他們就像是一起戰鬥的戰友,像一起玩耍的同伴,更像是親密的親人。

與獸共舞丨女人和動物在一起的時候,永遠是最美的

多年下來,素素的賽級犬也為她爭取了很多榮譽:3只登錄CKU超級冠軍、4只登錄CKU中國冠軍,並多次獲得CKU冠軍戰全場總冠軍稱號。“收穫是兩方面的,經濟上有所收穫,但比起投入,經濟上的收穫不算多,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收穫。”素素說,通過這些努力,獲得別人的肯定,這是最讓她開心的。

現在素素的家裡養了很多賽級犬,為了它們生活得舒適自在,素素在郊區買了一處帶院子的房子,說起身邊的狗狗,素素聊到那隻讓她最難忘的——“哪位”,它是一隻很出色的賽級犬,也是意外中奇蹟般活下來的幸運兒,“一看到她如往常一樣真誠、開心、單純的眼神的時候,我心中的一切絕望都煙消雲散了。我覺得它是上天給我的最好的禮物,它告訴我不管遇到什麼極端的事,都要有一顆向上的心。”

養犬十年,通過與犬的相處與合作,素素體會到一隻性格優秀的狗帶給人的正能量,“它可以給人帶來的情緒、心理暗示都是人類無法給予的,狗狗忠誠、樂觀,沒有一點負能量,這也是現在社會上很多人缺失的。”

素素說,是狗,給她平凡的人生增加了生機,讓她覺得生活更美好,生命更值得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