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的家長寧可孩子讀普通高中也不讓孩子讀職業學校?

網友一:

雖然就實際情況來說,我國目前存在著巨大的職業教育的缺口,很多行業大量缺乏技工就是明證。只是人們的普遍意識尚未跟上,還停留在“只有讀大學才有好出路”的時代。於是以靠大學為目標的高中,持續火熱,重點高中更是人人爭搶的香餑餑,而以就業為目標的中專,少人問津,只有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家長才會考慮這條下下策,誰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差生集中營裡去呢。

說句題外話,大多數人都認可的道理卻未必就是真理。看看教育相對發達的歐美地區,他們之所以成為教育強國,就是因為不僅學歷教育做得好,職業教育也做得很紮實。比如向來以嚴謹精細著稱的德國,職業教育就遍地開花,讓人口不足一億的小國成為全球製造強國。這方面的經驗,我國需要學習的地方很多,未來的教育改革之路還很長很長。

為什麼有的家長寧可孩子讀普通高中也不讓孩子讀職業學校?

網友二:

因為孩子一旦進了職業學校,十有八九沒等到畢業就會退學。這一點,在職業學校任教的老師和就讀的同學都可以作證。每一個學期班上都會少些人,要麼是因為家長覺得沒必要讀了,要麼是因為學生自己不想讀了。

能夠在職業學校認真讀書,最後通過單招或者高考進入高職院校的同學,都已經是很優秀的了。還有更多在這類學校讀書的同學,有著嚴重的學習習慣、個人性格、家庭親子關係問題。

網友三:

孩子初中畢業成績差並不一定意味著以後沒有提升的可能,對於絕大多數家長來說進入職高就意味著孩子放棄了進入普通大學的機會,家長都是希望孩子讀完高中繼續上普通大學的。

如果你選擇上職高,雖然理論上講職高生也能參加普通高考,但是因為所學側重點不同職高生以社會考生身份參加普通高考拿高分的難度很大,如果想上稍微好一點的學校幾乎不可能,如果想進一步提升學歷的話大多數都是走的三校生高考這個渠道,最終上個高職學院拿個大專學歷。

但是普通高中的學生學習成績再差基本上上個高職還是容易的,因此上普高選擇面會更寬一點,如果孩子上高中之後成績有改善說不定能上個普通大學,成績仍沒有起色也可以同職高生一樣去讀高職學院,除非這個家長原本就打算讓孩子讀完這幾年早點出來就業,如果是這樣的話真不如上職高。

為什麼有的家長寧可孩子讀普通高中也不讓孩子讀職業學校?

網友四:

中職就是差生聚集地。中學為了提高升學率,動員學習不好考不上高中的學生去讀中職,因此,中職都是淘汰下來的學生,學習差,以混為主。

中職沒有發展前途。讀幾年中職,知識沒學下,技術也沒學好,經常可以看到關於中職的新聞,校園欺凌,與老師互毆。所以,在中職,大部分是自我毀滅。

中職氛圍環境太差。大部分中職教學弱,管理弱,於是有的中職招不到生,和中學聯繫,介紹一個來,老師得幾塊錢。老師不認真教,學生不認真學,就是順利離校就好了,學生有時老師真的管不住,不敢管。

網友五:

職業教育被家長看作低層次。家長們不選擇職業學校的理由,一半以上是認為“只有成績差的學生才上職業學校”。有30%左右的家長認為“一線生產太累,怕孩子受不了”。認為“生產工人地位低”的幾乎沒有。可見,家長們都已經看到,現代社會從事技術型生產作業的勞動者是受歡迎的,只是出於看重高學歷的“面子”問題和對孩子的疼愛才不願意接受職業教育。

為什麼有的家長寧可孩子讀普通高中也不讓孩子讀職業學校?

網友六:

中等職業教育招生人數的銳減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大學擴招和私立大學的興起導致本科生人數激增,間接造成中等職業教育文憑貶值;

二是由於高中擴招和民辦高中的興起,導致三校的招生空間被壓縮;

三是由於經濟發達地區家庭平均收入水平不斷提升,使得父母不介意在孩子教育上投入更多金錢和時間,不急著讓孩子工作;

四是由於全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偏見逐漸加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