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大多數高考狀元都選擇金融類的專業,是因爲輕鬆嗎?

網友一:

首先是因為近年來本來就是經管熱,經濟管理類專業本身就備受追捧,不止是高考狀元,其實在600分以上的高分的學子中,學經管或者有意向學經管的人很多,直接的結果就是幾乎各個層次的大學的經管類專業的高考錄取線都相對很高,高考狀元們以絕對的高分,較多人選擇北大清華經管類專業,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經管類專業屬於社會科學類,並非純粹意義上的文科專業,高考錄取是文理兼收的,相對於純文科專業或者純理工科專業,無疑增加了就讀的比例。就我知道的周圍那些狀元來看,基本上文科狀元和理科狀元各佔一半,各自有四五人(包括省、市狀元)。

因此,學經濟金融類專業的高考狀元固然不少,但也並不是一窩蜂湧進去,很多狀元還是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擅長去理性地選擇專業。比如去年北大元培這種搞通識教育的學院吸引了5名狀元,中文這種並不熱門的專業吸引了4名狀元。經管作為熱門專業,多一點狀元去選擇也屬正常,像同樣熱門的計算機類、信息類專業,北大和清華都吸引了多名狀元。

為什麼大多數高考狀元都選擇金融類的專業,是因為輕鬆嗎?

網友二:

金融經濟產業處於整個社會產業鏈的最上游,在整個社會中起到了稀缺資源分配的關鍵性作用。因此,從事金融的人,眼界和視野開闊,滿足了精神自我實現的需求。

金融經濟是所有行業中人均價值相對最高的行業之一。高考狀元智商高與一般人,對自己的物質和精神需求有著高於常人的要求。所以大多高考狀元一般選擇金融經濟類專業。

網友三:

這是高考選擇的一個主流方向,不僅僅是高考狀元,實際上,每年大量的高分考生都熱衷選擇綜合大學的財經類專業,或者是財經類大學。以兩財一貿,即對外經貿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為例,每年在全國各地的錄取分數線都很高,把一幫985大學 甩得很遠。

清華大學有那麼多A+專業 ,但錄取分數線不是最高的,錄取平均分最高的是經管學院。這種趨勢,並不是在國內高校才有的現象,全世界的高校均存在這種現象,國外一般叫商科。嚴格意義上,大學每一個學科,都需要優秀的生源,但財經類相對集中。

高等教育以就業為導向,聽起來沒什麼問題。但是,如果考大學就是為了就業,為了多掙錢,那麼,高等教育的導向是有問題的。考大學,一定以興趣為導向,尤其是基礎學科,更需要興趣導向。

為什麼大多數高考狀元都選擇金融類的專業,是因為輕鬆嗎?

網友四:

金融經濟類,我以為本來就不是很好學習的專業,偏理科,難學的專業,含金量越高,出來找工作,尤其是在北上廣要比小城市容易很多吧!

那可不可以說很多來自偏遠地區的狀元已經那麼辛苦做到高考考試取得佳績,自然目光高遠,未來是要在外部世界打拼的,打拼需要的技能頗多,學這帶金字的專業肯定比某些更靠譜一些吧!說到專業,有的報考者應該是對專業產生了誤會,以為金融就是錢,學了法律出來女的就是律政俏佳人,學了歷史出來就是鑑寶專家滿地挖寶。

網友五:

很多高考狀元選擇了高科技專業。如航空航天,原子物理,這些專業需要高精度的學習和研究。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閃失。高科技專業對於國家戰略發展至關重要。大多數高考狀元選擇這個方面,是在考量自己能夠借高考狀元之名,不虛度光陰,不做平凡人,敢於承擔更多。能夠為國爭光。為科技事業盡力。可以說,選擇這類專業,是為了夢想。

而選擇金融經濟類,則是看重國家大力發展的金融改革。高考專業普遍具有很強的邏輯思維,並且數學方面的能力是很突出的。這也是很適合做金融工作的。並且會做的相當出色。想必這些狀元們在選擇專業時候是諮詢過專業人士。

為什麼大多數高考狀元都選擇金融類的專業,是因為輕鬆嗎?

網友六:

高考狀元,應該是學習比一般人都付出了更多的時間,努力,才能成為狀元。而且這些人都很聰明,他們付出的同時,也一定會仔細的規劃自己的未來。

其實我感覺來說,現在的專業,無論哪一種,都可以實現考生的價值。不過由於現當下就業前景的狀況是,金融經濟類專業比較有較好的未來發展空間。這些專業學成後,可以直接對口與考生的未來職業,較好的實現夢想。我們知道,如果學的好,工作是金融經濟類,可以輕鬆的獲取高額經濟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