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白夜行》?

飛說布客


《白夜行》最近幾年太有名了,東野圭吾也成了近幾年大陸地區最受歡迎的日本作家。作品一部一部賣的都特別好,但其實,東野圭吾,在日本很早就是大家非常喜歡的小說家了,拿過很多獎,作品在日本地區也多次被翻拍成影視作品。其實小編當年是先看了日劇版的白夜行,再去讀了小說。看日劇的時候,就覺得非常壓抑了。兩個人就像共生的植物一樣,因為一件意外,失去了人生的太陽。但是後來看小說之後,壓抑就變成絕望了,最人性的絕望。

所以現在很多小學生初中生看了《解憂雜貨鋪》之後,都想去看東野其他的作品,但小編認為,東野很多小說還是不太適合他們去看的,如果被影響的話,感覺對心理發育建設中的他們會不好的。

小說裡面,不像日劇中美化了兩個人的情感,尤其是雪穗對亮司的情感,是感謝的,是感恩的,是愛亮司的,是心心念唸的希望案件的調查期快快過去,兩個人可以再太陽底下手拉手散步的。而且,日劇中雪穗讓亮司的做的事情跟原著中相比,也根本不算黑暗了。

原著小說中的亮司,真的是生活在無邊的黑暗裡的,雪穗對他而言,是要汲取吸乾他所有生命的幽靈般恐怖的存在,雖然他也是自願的,但是雪穗就是利用他的自願,一點一點,將亮司帶入了無邊的黑夜裡,而她自己呢,則步步為營,利用亮司,達到了她想要的一切。是非常恐怖的存在。


曉娛


看完白夜行只用了我一天的時間。長達600頁的一本書,我雖然只用一天,但卻花了我將近15個小時。我一直鄙夷那種吹噓自己看一本書花了很長時間的人,那並不是真正愛書,反而是飯後消磨時間的工具而已(看很多遍的除外)。



不得不說,東野圭吾簡直把讀者當做自己的玩物從《嫌疑人X的獻身》到《白夜行》他都把秘密藏在最後一頁,但你直接看最後一頁,又感覺是對作者的褻瀆。(畢竟不可和一些辣雞推理劇相提並論)所以,他就一直誘惑著你哪怕是600頁,都想一下子瞭解清楚,想去看穿事件的真相,你不斷的猜測,不斷的相信,但不斷的否認,因為作為一個東野迷你清楚除非看完最後一個字,不然你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相。你願意慢慢看,一直看,哪怕是穿過整整二十年的時間。

其實在看前一百多頁,我一直以為是一個騙局,是栽贓嫁禍。因為我不太相信這裡的主人公是一個反面角色,特別是封面上的描述(亮司和雪穗為什麼活得如此堅強?因為他們已經沒有別的生存道路,不會迷茫。不迷茫,才可以那麼堅強——東野圭吾),所以我都不認為這一切是他們乾的。直到我看到五百多頁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他們真是兇手,雪穗那種為了自己目的而讓亮司不則手段去加害別人的行為一度讓我對女主憎惡至極。簡直是一個綠茶婊和心機女的典範!最後,當看到最後一行,內心受到了震撼。又是那種感覺,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卻不能接受。腦中忽然對蜘蛛在《十宗罪》裡的一句話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一直都相信每一個罪犯心底都有一個懵懂而質樸的少年影子,願正氣長存,善惡有報”。

所有人都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其實可恨之人大都有可憐之處。

許許多多身處黑暗之中的人,無法自帶神聖的光輝,甚至當面對他們所經歷的真相時,我們除了悲哀,連一句勸慰的話都說不出來。在那樣的世界,他們從小小的年紀開始就在墜落。他們要生存下去,就要開始隱藏,他們要讓自己所經受的苦難成為自己活下去的武器,那個時候,正義與邪惡並不重要,他們只是希望如何讓自己過的更好,就像書名一樣白夜行。
雪穗說: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暗。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



我還是不想以冷漠來描述最後雪穗的反應,我更相信那是一種永墜黑暗的絕望。當亮司死的那一刻,我想起了他每每面對那些黑暗場景時的冷笑,彷彿看盡了他們的醜陋;我想起了亮司離開家時那個紙條:我不會回來了;我想起來面對自己唯一的朋友友彥,他始終不肯推他下水,最後給了他的祝福——剪紙(腦海中浮現起武林外傳裡柳星雨在離開時對大嘴說:我把那個月亮留給你,那是我最乾淨的東西了)。。。。。。

這本書讓我悲哀的是,每個人都有選擇讓自己活的更好的權力,不止雪穗有,亮司也有。亮司為了成為雪穗那道光,卻放棄了這種權力,縱身跳進了雪穗處在的黑暗之中。毫無疑問,憑藉著亮司對於商界未來精準的判斷和智慧,足以讓自己擁有億萬身家。但從亮司殺死自己父親的那一刻開始,他就已經放棄了自己的人生。甚至他曾經感覺不到自己存在的意義:他的母親純粹是因為找不到打胎的理由才生下他。這些他在雪穗身上看見了,他要為了讓雪穗活的更好而活著,就這樣一直保護著雪穗。


他們經歷著黑暗,彼此攙扶,彼此成長。他們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不斷的為了掩蓋錯誤,而犯下惡行。當他們的心開始淪落之後路的盡頭終究只有毀滅。

如果說在這樣環境中所存在的唯一美好的東西,那就是他們彼此之間永遠無法實質存在的愛情吧。那種全文都沒有提到而又一直在映射的愛情就是他們這條深淵路上永不可觸摸之花,善惡終有報,可悲,可怨,可嘆,可憐人爾。


君莫笑莫笑千萬莫笑


《白夜行》其實早有耳聞,但一直沒看。之前讀過東野的一些短篇,大多結構精巧並飽含諷刺意味,看完令人會心一笑。可是當我第一次讀完《白夜行》,尤其是結尾時的確深受震撼。“只見雪穗正沿扶梯上樓,背影猶如白色的幽靈。她一次都沒有回頭。”故事似乎還有很多東西可以講,但高明的東野選擇讓這一切在雪穗的背影中戞然而止,因為他知道讀者的思緒並不會就此停住。我讀完後合上Kindle,一股很深的涼意從內心深處湧出並慢慢爬上我的皮膚。


《白夜行》其實遠不止於一個推理故事,而是一個帶有社會批判性的悲劇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幽微和複雜。雪穗和亮司在童年時所經歷的傷害變成了一個無法解開的心魔,讓他們的世界從此陷入無盡的黑暗。與此同時,早慧的他們並沒有就此放棄人生,而是選擇了在白夜中牽手前行,彼此互利共生,開始了無往不利的人生。

其實我挺能理解雪穗和亮司後來的瘋狂。一個人在童年時所經歷的傷害的確是會跟隨我們的一生,如果這種傷害來自最值得信賴的親人,那麼傷害會加倍。如果恰好這個人非常早慧和敏感,那麼傷害會再加倍。恰好,雪穗就是這種天資聰穎的女孩,如果她真的是唐澤禮子的女兒,從小學習茶道和花道,長大了她就是真正的完美女神,同時擁有美貌、學識和教養。只可惜她姓西本,在童年時被母親數次賣給有戀童癖的中年男人,這件事帶給她的傷害遠超過我們的想象,以致於女神的人生就此拐彎,從此進入沒有太陽的黑暗世界。

我們要了解一個人一定要回溯他的童年。一個人在童年時所缺失的東西,長大後一定會想方設法來彌補。雪穗從小被母親所控制,並被這種控制所深深傷害,所以自我意識覺醒後的她最想要的就是全面掌控自己的人生。為此她做了周密的計劃和安排,養母的愛、良好的成績和才藝、可以陪襯自己的朋友、男人的愛慕、成功的事業、許多的財富以及高階的社會地位……這些東西都是她在某個人生階段想要得到的東西,但這種得到其實只是為了控制,她要牢牢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動權。一旦在她披荊斬棘所向披靡的人生道路上出現了障礙,這個時候亮司就會天衣無縫地配合她一起清除掉這些障礙,哪怕在這個過程中會傷害別人。因為長大以後的她是絕對不允許自己的人生再次失控的。

故事的結局是亮司死去,這對雪穗來講是一次失控,從此她就失去了生命中能代替太陽的東西。她和亮司終究未能手牽手在太陽下散步,她的生命將迎接更深的黑暗,她將獨自在白夜中行走,哪怕她看上去是這麼的完美無暇。很多網友一直在討論雪穗和亮司之間是否有愛情,我覺得他們之間是有愛的,但並不是純粹的愛情。因為扭曲的人生經歷,他們已經不可能像普通人那樣去愛。他們的感情已經超越了男女之愛,是一種同盟和知己的愛。

對於出生我們別無選擇。然而,克服受害者的感覺正是你生命中能夠擁有的最偉大的成就之一。當你辨認出那源自於童年時代的深刻印記,並有意識地決定哪些對你有益,哪些最好丟開時,你就成了自由人。雪穗和亮司沒有在黑暗中重生,這是很令人遺憾的。但我們不能因此去苛責他們,因為你沒有經歷過他們所經歷的傷害。另外,我也再次提醒你,如果你的原生家庭太過糟糕,你要積蓄能量儘量遠離它,千萬不要被孝道給綁住。中國的倫理道德是會吃人的,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離開它,保護自己。

文=獨居江南


江南的故事酒館


藝嶼EYESVOT |《白夜行》東野圭吾

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來到藝嶼陪我一起聊聊藝術那些事兒。

如何評價《白夜行》這部作品?

……劇透預警……


《白夜行》是日本社會派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的代表作,人氣極高。

被稱為東野圭吾筆下

“最絕望的念想,最悲慟的守望”。

在這部小說裡面,可以找到一切引人入勝的要素:

跨越20年的離奇命案、步步驚心的故事、無望悲涼的愛情、弔詭的命運,以及最為複雜的人,還有他們之間的對決與救贖……


東野圭吾在這部小說中展現出了對複雜敘事的驚人掌控能力,跨度二十年的故事,分為明暗兩條線索進行,

明線是笹垣警官對殺人案的調查,暗線則更為隱秘:雪穗與亮司為了掩蓋殺父殺母的罪行,他們不惜一切代價,編織了一個又一個的謊言,殘忍地傷害了許多無辜的人……


他們是愛人,也是同謀與共犯,而這一切醜惡,都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夠“手牽手走在陽光下”。


在小說最後,真相即將大白之際,亮司給雪穗最後的保護是以他自己的死亡為代價,而雪穗沒有回頭,一次也沒有。



這種暗處的愛情,也是小說的暗線。

“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這是雪穗的自白,

亮司就是她的晦暗的太陽,而她也是亮司的太陽。

時間彷彿凝滯在他們成為同謀的那一刻,雪穗再也沒有以真面目示人,而亮司始終徘徊在通風管的黑暗裡。


也有許多批評這本書的聲音,一些人說《白夜行》缺少推理,本質只是殘酷愛情小說。

其實只要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樂趣,又何必在意這些?


東野圭吾的長處本就在關注人性與社會,這一點已經在《白夜行》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白夜行》很值得一讀,會給人震撼的閱讀體驗。
以上來自藝嶼EYESVOT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藝嶼EYESVOT ,聊聊藝術那些事兒,下回見……


藝嶼EYESVOT


因為這個小說和作者很有名,被同學安利過無數次,所以選擇了看。

小說的時間跨度,邏輯性都很不錯,不斷有新人物出現,也不斷有過去的事情浮現出來,結成了一個巨大的網,裡面層層連接,步步推進,讓讀者慢慢看清了真相,被真相背後的事情所震驚。讀起來有欲罷不能之感,因為急於知道真相,想了解這如迷霧般龐大關係網背後隱藏了哪些或骯髒或憐惜的真相。

之所以叫白夜行,正如書中雪穗說,“我的天空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

雪穗口中那個代替太陽的東西,應該就是男主亮司。

很多讀者都會討論,她們之間有沒有愛。包括結尾中當亮司死去,而雪穗頭也不回的背影,都讓人認為也許從始至終雪穗的心裡有的只是慾望。

其實想舉一個也許並不恰當的例子,總感覺她們像最近熱播劇中的楚喬和燕洵,互相陪伴彼此的情誼。不同的是他們是以越來越多的謀殺為手段為自己創造一個看似光明的未來。因為兒時的創傷與陰謀,他們不得已去做一件又一件與他們年齡看起來毫無相關的事情,以一條條人命,一次次算計去謀劃自己的未來。

看完以後自己是感覺有些壓抑的,不想再看第二部這個作者的小說,但也不得不承認,這小說,不錯。


飛說布客


很榮幸受邀回答這個問題,不久前剛看完東野的《白夜行》,早就聽說這本書的口碑不錯,也花了不少時間慢慢閱讀。

簡單談談個人的看法,我很喜歡這本書,這本書篇幅很長,內容上跨度比較大,主角從幼年但成年,一起經歷了很多常人難以承受的痛苦和磨難,這是一本典型的社會派懸疑小說。我平時看的懸疑小說較多,但感覺這本和其他小說不一樣,讀到大半我就猜到兇手了,作者已經給了很多伏筆,有很多細節自己也能推理出來。讀到最後我感覺這已經不再是一本懸疑小說了,犯罪手法和兇手在揭開之前恐怕大家基本都猜到了,那這本書不講懸疑還講什麼呢?我認為是人性,揭露人性的善與惡。

桐原弒父和雪蕙害母很難說對與錯,他們也是為了好好地活著,後來二人互相掩護遊走於法律的邊緣,也做了些難以讓人原諒的事,但似乎他們別無選擇,二人即使可悲又是可憐的。二人都有著各自的陰影,各自的人生都是殘缺的,這能怪誰呢?書中的每個人都是複雜的,難以用好壞來分辨,這就是人性,複雜的人性。

結尾桐原為保護雪蕙而自殺,而雪蕙連頭都沒回,我認為此刻她的心在流血,不忍看桐原一眼。二人的感情我認為還是很真摯的,書中細節暗示二人的感情從青春期到成年一直如磐石般堅固,這本應該是個愛情小說,可最後是個徹頭徹尾的悲劇。作者沒有落入俗套讓二人被捕或逍遙法外,這樣的處理效果更好地反映了主題。人心是不能直視的,我看完全書後被書的封面打動了——兩個小孩子的剪影,也理解了它作為封面的含義。

依稀記得雪蕙的話:我的世界沒有太陽,宛如黑夜,但我心中有種東西替代了太陽,讓我在黑夜行走。這就是白夜行。

桐原就是她的太陽,最後她心裡的光熄滅了。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盞明燈,你的是什麼呢?


Badlsp


《白夜行》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代表作,該小說於1997年1月至1999年1月間連載於期刊,單行本1999年8月在日本發行。故事圍繞著一對有著不同尋常情愫的小學生展開。1973年,大阪的一棟廢棄建築內發現了一具男屍,此後19年,嫌疑人之女雪穗與被害者之子桐原亮司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一個躋身上流社會,一個卻在底層遊走,而他們身邊的人,卻接二連三地離奇死去,警察經過19年的艱苦追蹤,終於使真相大白。小說將無望卻堅守的淒涼愛情和執著而縝密的冷靜推理完美結合,被眾多東飯視作東野圭吾作品中的無冕之王,被稱為東野筆下最絕望的念想、最悲慟的守望,出版之後引起巨大轟動,使東野圭吾成為天王級作家。2006年,小說被改編成同名電視連續劇,一舉囊括第48屆日劇學院賞四項大獎。


求之


第一句,很喜歡。以雪穗和亮司的故事,體現了很深刻的對人性的反思。雖然有很多消極的東西,和犯罪,報復等等有關,但也有亮司從兒時堅持到死去的愛和不計後果的付出,雪穗對美好的追求,世垣的堅持與執著……從黑暗面反應了一些我們可能熟知卻未曾經歷過的事,同時又告訴你應該如何堅毅的走下去。反正很喜歡這本小說,建議看。


胡笳1


非常震撼人心、回味無窮的故事,這是總體感受。

這是我第一次看東野圭吾的書,也多虧了白夜行帶給我的感動,我之後才會有機會欣賞到《解憂雜貨店》《聖女的救濟》等等他的其他非常棒的小說。但看了那麼多卻依舊覺得白夜行是最好看的。直到現在我也能清晰的回憶起那時看結尾處亮司死去、雪穗像人偶一樣轉身離去的震驚與複雜。心頭湧起了太多悲哀的感覺。兩人終究無法在太陽下牽手,亮司所做的一切都是“悲慟的守望”。

故事安排的也很有意思,一開始撲朔迷離的兇殺案很快吸引了我們的眼球,再隨著雪穗和亮司兩邊不同的走向,兩人的交織慢慢展開,我們不自覺的開始擔心兩人所做之事是否會被發現,警察會不會找到亮司,雪穗和亮司能不能在一起,心高高的飛起在結尾處懸吊吊半晌下不來,滿腦子都是“怎麼會這樣”“不該這樣啊”的感受,當時的激動不言而喻,以至於每每想起都記憶尤新。

再多嘴說說改編的電視劇和電影,我個人只看過電視劇最後一集,但還是更喜歡電影。電影還原了雪穗漠然離開的畫面,而電視劇卻是雪穗哭著想上前被亮司阻止。最後一幕是非常棒的亮點,還是忠於原著更好。另外電影中雪穗穿著婚紗幸福的微笑,亮司在外面默默地看著她的一幕也充滿了淚點,個人非常喜歡電影版。

最後關於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正如一百個人裡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一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我在這裡說的都是自己的感受,不喜勿噴。總之白夜行是我非常喜歡、覺得非常傑出的一部小說,力薦!!


Unnmilk


我今年23歲,長這麼大一直想看書,想多讀一些書,卻總是靜不下心來,用各種各樣的考試為藉口來掩飾自己的懶惰,一直沒怎麼看過書。去年12月份參加完研究生考試,我就給自己定了目標要讀一些書。之前就在朋友圈發現很多同學推薦它,所以對它一直是充滿好奇,到底是怎樣一本書竟惹來如此多的推薦和好評。白夜行大概是我讀完的第一本書,我用了6個小時的時間,飛機上兩個小時,火車上4個小時把它一口氣看完,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就像好久沒打球然後去打球出了一身汗的舒暢感。感謝這本書讓我愛上了看書,到今天不到1個月的時間,東野圭吾的書我已經看了將近10本,還看了其他5、6本書,感覺很充實。 囉哩囉嗦了一大堆,最後總結一句吧,沒看過的朋友趕緊去看看白夜行這本書吧,它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