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流三大趨勢!阿里研究院院長說一個空前機會來了

來源/ 阿里研究院

從電商到新零售,商業業態的變革導致物流業的變革,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哪些重要變化?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認為,新物流未來發展呈現三大趨勢:同城即時配物流興起,倉儲配送協同共享,C端場景物流創新與線上線下供應鏈融合。

在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智慧物流與供應鏈創新發展大會上,高紅冰發表了《新零售驅動新物流》的主題演講。

新物流三大趨勢!阿里研究院院長說一個空前機會來了

高紅冰認為,新零售絕不只是一個零售端的問題,一定伴隨新制造,而新零售、新制造的背後一定靠新的物流進行連接。本質上,物流仍是連接生產和消費的,這是智慧物流所不能丟失的重要定位。

前十年,物流的合作方式主要是產業的聯動,組織方式是加盟與直營,C端是包裹物流形態;後十年,物流的合作方式重點已經是供應鏈重構,組織方式在向協同共享演化,C端是場景物流形態。

新物流三大趨勢!阿里研究院院長說一個空前機會來了

新零售如何驅動新物流,圖片來源:阿里研究院

在高紅冰看來,物流業開始由標準化的大宗物流轉向個性化、快速響應市場的碎片化物流。

新物流三大趨勢!阿里研究院院長說一個空前機會來了

新物流時代,消費者收貨時間將以分鐘計。

總體而言,未來新物流發展有以下三個發展趨勢。

第一,新零售時代,快遞進入新常態,同城即時物流成為新增長點。

電商的快遞包裹過去是經濟黑馬,但同城物流在快速崛起。從2010年到現在,快遞從以往超越50%的包裹增長速度降到2018年上半年的27.5%,而同城配送2017年已經接近100億,同比增長超過300%。2016年一季度,同城即時配單量僅佔快遞業務量的5%,到2017年四季度已經佔到30%。

新物流三大趨勢!阿里研究院院長說一個空前機會來了

新物流三大趨勢!阿里研究院院長說一個空前機會來了

第二,市場自下而上開啟共同配送模式。

在倉和配系統當中,之前物流企業自立門戶,今天變成大家要在一起建立共享、共創的平臺。自發的共同配送系統變成大趨勢,也意味著物流業在隨著消費端的個性化和製造端的柔性化以後,帶來的必然趨勢就是物流的社會化。

而社會化所需要的必須是共享經濟,所以企業內部的物流系統必須開放出來跟更多社會上的物流企業來共享資源、共享運力,共享倉儲空間,共享配送資源。

日本7-11由大零售體系驅動,日本高集中度的物流產業決定了日本自上而下的共同配送體系的構建。而在中國我們看到了自下而上的、市場自發形成的共配形式。江蘇省沛縣的飛馬配送是典型案例,六家物流公司集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共同分揀集成中心,原來六家每天運送兩次共需12次運送,而現在集合起來後一天只需要送4次,節省了30%以上人工成本,大家也都得到了更好的價值共享。

新物流三大趨勢!阿里研究院院長說一個空前機會來了

第三個趨勢,實體零售從店面轉型到供應轉型。

實體零售企業的物流和供應鏈物流進一步打穿,實體零售供應鏈與電商供應鏈進一步融合改造,實現線上線下一盤貨。

原來企業把貨放到倉和供應鏈,今天的貨其實大量時間跑在路上。製造端的物流、庫存逐漸轉向批發商、零售商,最後轉向消費者家裡,很多人買了許多東西放在家裡,不一定有用。今天的貨不再是靜態的形式在倉庫裡存放,一個分揀中心的貨一兩個小時必須出去,倉儲庫存週期越來越短。當下,貨在快遞員的車上,在快遞員的手裡……隨著智慧物流的進一步發展,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就是——貨在路上。

阿里巴巴入股聯華後,聯華在線下的3600多家店鋪以及聯華在全國各地的倉庫、物流都可以接入菜鳥網絡,超市、大賣場、便利店都可以成為天貓超市購物的自提點。而天貓超市的商品也能提前入庫到聯華的一些倉庫中,實現就近發貨。

聯華超市在位於杭州的倉庫於2017年3月開始部署“貨到人”機器人倉庫,這是“貨到人”機器人系統在B2B行業的首次應用。針對商超行業特有的倉庫作業特點,機器人系統實現了多批次、 小批量的門店補貨,可使得可實現當日配送的門店從全部門店數量的40%提高到70%。

新物流三大趨勢!阿里研究院院長說一個空前機會來了

跨界競爭大幕已經開啟!這場數字經濟的革命帶來一個新現象,就是很多跨界業務成長帶來的“顛覆式創新”。很多物流企業開始未雨綢繆,主動研究3D打印,主動擁抱變化。

新物流三大趨勢!阿里研究院院長說一個空前機會來了

美國物流巨頭UPS開始研究3D打印,並主動推出3D打印服務。圖片來源:阿里研究院

當然,物流企業還有個空前的機會,由於可以把貨最終送達消費者,是消費者觸達的第一界面,因此物流公司有機會變成百貨公司,變成商業零售業態的核心觸達樞紐。

新零售驅動了新物流,反過來,新物流也正在創造新零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