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探丨蘇州「園林」里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生活是美好的,但它缺少形式。

而各種藝術展的存在,

則恰好以某種形式賦予生活一些儀式感。

最近,蘇州有一場始於園林的藝術展覽,

據說,自5月19日開展以來,

觀展的人們樂此不疲。

觀展彷彿置身於園林中,

這是一種什麼感覺呢?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當一座古典園林與一個當代藝術展碰撞時,

究竟會呈現出怎麼的驚喜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看見君實地探訪了一番,

揭秘一場始於蘇州園林的當代藝術展

《自.滄浪亭當代藝術展》

丨展覽時間丨

05/19——08/29

丨展覽地點丨

蘇州金雞湖美術館(蘇州文化藝術中心二樓)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穿越時空的對話

以蘇州園林精神為起點

自?滄浪亭?相信很多人對這一主題感到困惑。

“自.滄浪亭”是金雞湖美術館舉辦的“自”系列的第二次展覽,第一次是“自.牡丹亭”,以當代藝術的方式向崑曲乃至蘇州文化致敬,廣受好評。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16年 自.牡丹亭展(圖片來自網絡)

今年的“自.滄浪亭”堪稱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以滄浪亭所歸屬的古典園林精神為起點,對中國傳統人文精神與生活美學的新探求。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免費觀展

觀展前你要知道這些

展館內展出40餘位當代國內外知名藝術家以古典園林為創作思想的繪畫、裝置、影像等藝術作品60餘件(組)。觀展前需到入口處領取免費觀展券和觀展小冊子。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場館內部空間設計如“迷宮”一般,與蘇州園林“移步換景”的造園藝術相契合,為了防止“迷路”或者錯過精彩的藝術品,下面這張“地形圖”要收好!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展區分佈圖(圖片來自網絡)

觀展路徑設置了“徑、澄、見、宜”四個階段,但就像真實園林中的道路,或許會走入一個此路不通的一隅,但是總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觀展時,最好“不言慢行”,放任感官伸展,放任本心體驗。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徑、竹林籠罩,世外桃源

展館的第一部分是“徑”,徑是道路,亦是方法。每個人都想穿越時間和空間,看過去暢未來,來這裡是你最好的“尋心”旅程。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穿過一個曲折的迴廊,高挑的門廳之內,王冬齡的《竹徑》瞬間將人籠罩,經過沈烈毅如雨滴落入水面的雕塑《雨》,似乎也能憑空感受到有撲面而來的雨絲風片。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竹影婆娑,書法在竹上若影若現。林中分出曲折的小徑,隔著竹林望出去,在看到走不到的“彼處”,螢火閃爍、夏蟲長鳴,愈顯空靜。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澄、拋下繁雜,止於當下

由“徑”轉入“澄”,經由第一部分《竹徑》的沉澱,這一部分絕對會讓你停下紛繁的思緒,安靜下來,止於當下。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站在董小明的《半畝方塘》前,虛無的水墨畫、支稜而堅定的鐵荷,彷彿置身在荷花盛開的池塘裡。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展區中間,劉建華的作品《盈》,溫潤如月。看見君一開始以為是凳子~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還有清雅大氣的巨幅水墨畫《水泉院》…這些作品圍繞出廳中的澄心靜氣之場域。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轉角處隱藏了“滄浪亭葫蘆門”的仿製門洞,或許裡面就藏著不通的角落,但進去一看又何妨?韓國藝術家許達哉的《梅園》,可以停下來稍作冥想。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見、用心識,建構一片新境

“澄”之後為“見”,看用眼睛、見用心識。“見”不止看到表象,更重要的是對食物的認識和理解。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經過田黎明雅淡又充滿生活親近感的《高士圖》,映入眼簾的是盧甫聖的《知一知二之間》巨幅紅色山水畫,真的巨幅哦~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轉入展廳內,蔡雅琴《悲傷的皮囊》,作者將姥姥家的凳子拿來,四條腿釘在牆上,用衛生紙一層一層包裹,似乎變成了一個新的生命體。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讓看見君印象深刻的還有王赫的《四景山水——冬》,傳統的山水中竟然融入現代化的飛艇,讓看見君一度以為自己看錯了…腦洞真的很大~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還有武藝創作的《先賢像傳》、伊瑞龐大的《羽毛》、張帆的《急就章》、譚勳的《彩虹》…都是從最日常的生活創造出一片新境。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宜、歸屬,安放心靈的處所

展覽的最後一部分是“宜”,“宜”,所安也。

當內心有了棲居之所和智慧之力,就不再會為外在世界的變化而感到不安。這正是蘇州園林精神的所在,為人們提供安放心靈的處所。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從月洞門走進來,投射在地面上的流動畫面放映著過去的光景。

錢若斐的《蠶桑》與秋麥的《嵩山圖》、李昕的山水墨痕遙遙相望,戴耘的《扇意解讀》運用蒲扇講述著不太遙遠的故事。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經過一個迴環的復廊,王天德讓觀眾創作山水的互動作品、谷文達厚重拓片表達的風月世界、杭春暉的錯覺空間漸次而過。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雖然無法在此復原真實滄浪亭中的經典空間“翠玲瓏”,展覽仍然嘗試用藝術作品的精神去接近“翠玲瓏”的精妙之處。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當我們在作品中走過了風月四季,聽著沉緩的音樂,穿過一片廣闊的水域,邂逅山光水影后,從狹窄的門廊裡便可看到最初的竹林,至此,展覽的遊線悠然止息。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據悉,本次展出一直持續到8月29日,

閒暇之餘,可以過去看一看,

真的有那種靜心、歸心旅途的感覺哦~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當然,除了園林與現代藝術碰撞的

《自.滄浪亭當代藝術展》,

我們也可以去看藝術與科技的碰撞的

《印象莫奈. .時光映藝術展》3.0!

回覆關鍵詞“莫奈”可直接購票!

這個夏天,蘇州與藝術更配哦~

實探丨蘇州“園林”裡看藝術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部分圖文素材來自中國文化報、蘇州金雞湖美術館、中央美院藝訊網等,看見蘇州綜合原創,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