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戶有了新生存之道,農業也玩共享經濟!

只需在手機上安裝APP終端,就可以對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進行24小時監控——

這不是虛擬的開心農場,是現實的“認養農業”。對認養人來說,這是一種時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傳統農業來說,這是一種新思路帶來的新業態,並且已經成為農業增值服務的具體表現。

小農戶有了新生存之道,農業也玩共享經濟!

小農戶有了新生存之道,農業也玩共享經濟!

小農戶有了新生存之道,農業也玩共享經濟!

“認養農業”模式會是下一個農業風口嗎?分析師徐春暉認為:您有沒有想過,在自己的農場裡開墾土地?親手來種植各種自己喜歡的蔬菜和水果,在收穫的季節,享受自己的勞動果實和綠色蔬菜?“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我想,肯定是很多城裡人的田園夢想。如今,這個夢想可以照進現實。近年來,“認養農業”已經在全國不少地區興起。

比如,在遼寧省盤錦市大窪區新立鎮,當地農戶就瞅準了“認養農業”的發展潛能,實行“農旅結合,共同發展”的模式,將農業認養開展得如火如荼,可謂是一舉多得;還看到過這樣一個成功的案例:浙江一位年輕人返鄉回家種植水果。他發現不少城裡人有“農夫情節”,於是就想到了通過果樹認養來解決銷路的難題。就以葡萄樹為例,認養人在整個葡萄園裡自己挑選一棵認為有潛力的果樹,然後掛上認養牌,平時由果園工人負責養護,到了葡萄成熟的季節,這棵樹上的所有葡萄就歸認養人的了。已經認養的客戶,還帶來不少新客戶,不僅增加了收入,還賺了很旺的人氣。

小農戶有了新生存之道,農業也玩共享經濟!

究竟什麼是認養農業?認養農業就是訂單農業的一種,指生產者和消費者,也就是所謂的認養人之間達成的一種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生產方式。消費者預付生產費用,生產者為消費者提供綠色、有機食品。實現農村對城市、土地對餐桌的直接對接。說的簡單點,就是拿我的地,出點錢,來種認養人想要的產品。

其實,我國認養農業的出現也決不是偶然,而是現代農業發展中對消費者需求的滿足和對消費市場探索而出現的新模式。我的一位朋友,總覺得現在的蔬菜打了有毒農藥或用膨大劑、催紅素,讓人沒有安全感。結的黃瓜沒有黃瓜味,買回家的西紅柿放好幾天都壞不了。所以,他在郊區認養一個菜園子,親自動手來種蔬菜。他說,之所以認養土地,一方面是讓家人尤其是孩子可以體驗春種、夏長、秋收的快樂,吃上自己親手種的綠色蔬菜;一方面也是讓家人親近大自然、熱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滿足擁抱田園的生活方式。所以,無論是城裡人,還是土地的出租方,“認養農業”都會實現雙贏。對城裡人來說,這不僅是一種健康又時尚的生活方式,更是對綠色健康食品的追求;對於出租土地的農民來說,認養農業同時也是綠色農業的推廣。

同時認養模式也類似於小型的訂單農業,也是農業增值服務的重要表現,不愁農產品爛在地裡或樹上而賣不出去,在一定程度上還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小農戶有了新生存之道,農業也玩共享經濟!

所以說,“認養農業”讓農業不僅具有第一產業的屬性,還可以與旅遊、休閒、文化等產業進行深入互動。把城市居民作為目標市場,以體驗、互動項目為賣點,將自己的特色農產品、旅遊景點、風情民宿進行整合包裝,為認養客戶提供了個性化選擇,使更多的群眾和消費者從中受益。從實踐來看,

認養農業不僅給農村帶來了客流、信息流、資金流,也徹底解決了一家一戶分散經營難以增收的核心問題,更重要的是認養農業模式推動了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共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