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決戰》中幾大野戰軍哪個最厲害?說華野您同意嗎?

上世紀90年代我們國家曾經拍攝了一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電影《大決戰》。這部電影更是很多軍迷的最愛,因為她真實地反映了當年共和國奠基的“三大戰役”。

那麼從電影中看,當時解放軍的幾個野戰軍,哪個更厲害呢?其實探討清楚這樣的問題,是非常困難的。但是,我們也可以從幾個野戰軍所能掌握的資源,以及殲敵的數量等幾個尺度來衡量。

先說東北野戰軍,當時東北野戰軍佔據著北滿,背靠老大哥蘇聯,擁有整個東北乃至全中國都舉足輕重的重工業基地,兵多將廣,資源雄厚,可以說小日子過得那是相當滋潤。

電影《大決戰》中幾大野戰軍哪個最厲害?說華野您同意嗎?

所以連毛主席都說:林彪現在壯的很,手上有一百萬部隊……不過就如同人一樣,人一旦有了錢,做啥事兒都非常小心,家裡按防盜門、監控,有的出來進去還僱保鏢,生怕自己以及自己的財產有什麼損失。

再加上林彪的性格謹慎。所以他最初他不敢越過長春,離開根據地按照中央的部署去打錦州。他生怕長春和瀋陽之敵在背後掐斷了自己的補給線,而且也擔心部隊戰士開小差的多。可見,林彪的這種情緒,不是他一個人的,而是整個東野的。

結果,他決定先打長春,這是一種穩紮穩打的打法,沒想到長春非常難打,一個大房山機場都啃不動。這個時候他吸取了當年打四平的教訓,啃不動的骨頭不再去硬啃,決定繞過長春,側敵南下打錦州。沒想到廖耀湘突然出兵彰武,掐斷了他的鐵路補給線,他又開始動搖了。好在羅榮桓最終堅定了他的決心……

電影《大決戰》中幾大野戰軍哪個最厲害?說華野您同意嗎?

當然據史料記載,羅榮桓當時也動用了很多民工,從根據地用最原始的方式為部隊輸送補給。部隊的補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大決戰》中有個情節,炊事員做好了豬肉燉粉條,送到陣地上,發現戰士們全部都犧牲了。這從側面說明,部隊的補給沒有出現大問題。

最終,東北野戰軍主打的“遼瀋戰役”殲敵47.2萬人,東北全境解放。

再說華東野戰軍,我們都知道最初中央軍委給華野的部署是過江,後來在粟裕的建議下暫不過江,而留在江北打大仗。然後經歷了圍殲黃伯韜兵團、和中原野戰軍一起圍殲黃維兵團,圍殲杜聿明集團幾個階段,完成了淮海戰役。淮海戰役共殲敵55.5萬人,淮海戰役結束,使蔣介石的幾大主力部隊消耗殆盡。

電影《大決戰》中幾大野戰軍哪個最厲害?說華野您同意嗎?

那麼粟裕所能掌握的資源,其實不如東野,首先自己手裡沒有大城市(濟南算大城市嗎?),也沒有重工業基地。同時沒有太多的鐵路可用,後勤全靠民工車推人拉,而且殲敵方式全靠野戰,跑慢一點兒敵人就跑了,事情就不好辦了。

就像電影中說的這屬於:追擊戰、截擊戰、圍殲戰。不像東野,當時的敵人都集中在長春、瀋陽、錦州等幾個大城市裡,就看你先打哪個、怎麼打了。所以從這幾個角度看,華野要勝過東野。

那麼關於劉鄧的中原野戰軍,其實自從挺進大別山之後,中野可謂“傷了元氣”(毛澤東語),人員和裝備都捉襟見肘。所以,電影中有個部隊首長要求補充至少至少一個團,鄧小平說:我們三個跟你上去好了!就算把整個中野拼光,解放軍照樣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

電影《大決戰》中幾大野戰軍哪個最厲害?說華野您同意嗎?

這句臺詞也從側面說明,中野為了圍殲黃維兵團,確實有把自己也耗光、耗死的危險。最終,中野那支部隊全部拼光。

所以,中野的表現可以說是:慘烈。但中野挺近大別山後,也的確像電影中說的那樣“把燈捻子插到蔣介石肚臍眼上燒”,這就是其戰略意義。當然這件事至今仍有爭論。

不過,這個時候我們如果非要把中野和東野以及華野放在一起比較,就有點兒不公平了,因為這就好辦讓一個身受重傷的人和兩個壯小夥子做對比,這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電影《大決戰》中幾大野戰軍哪個最厲害?說華野您同意嗎?

而在《大決戰》中,彭德懷的西北野戰軍打得也不錯,很好地策應了三大戰役的進行。

而聶榮臻的華北野戰軍,在平津戰役中,也沒有進行太緊張、太艱難、太慘烈的攻堅戰,加上有東野入關的幫忙,一切都很順利,平津戰役共殲敵52.1萬人。

還是那句話,探討當時解放軍的幾個野戰軍哪個更厲害,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但從自己掌握的資源以及殲敵數量等幾個尺度看,我們可以說粟裕的華野最厲害,您同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