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班的孩子在暑假有必要報輔導班嗎?

憶夢月華


這個問題已經回答過幾次了。

我想題主的意思並不是一般意義的輔導班,而且指“幼升小銜接班”。

這個班上不上我個人認為沒什麼好糾結的!

你想上就上,不想上也沒問題!

幼小銜接班VS家庭教育

幼小銜接能學到什麼?能得到什麼?是不是隻有在幼小銜接班裡才能得到呢?

我下面就幾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做一下對比!

1、作息習慣。

可以說這是幼小銜接最為重要的一點。幼兒園上學普遍晚於小學,對於那些習慣於早上的孩子來說,這個不是問題,但是有些愛睡懶覺、總遲到的孩子就會出現問題。輕則迷迷糊糊的去學校,重則因此而極其討厭上學。

但是這個問題並不是只有“幼小銜接班”才能解決的,說到底這點主要是父母的作息習慣影響。

那些自己都熬夜睡懶覺的父母們,他們的孩子很難想象會有有多麼好的作息習慣。

2、紀律規範

幼兒園的時候,什麼不舉手就說話、教室裡自由走動、不分場合跟人聊天、走路沒有排隊意識、做操隨便伸胳膊料腿、學習聽講全憑興趣……這些方面在幼兒園階段因為孩子小,所以往往都會被遷就,最多也就是提醒一下而已。

但是這些問題上學之後就不一樣的,往往學校老師不同於幼兒教師,她們對待這種行為的處理方式通常也會比較嚴格!如果孩子偏偏又是那種“小性子”類型的,那麼極有可能會很難適應上學的要求和節奏。

但是這些問題實際上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沒有那麼嚴重,之所以有,我個人認為主要還是過去被嬌慣、驕縱所致。不可否認,有很多家長在孩子的“規矩”方面的要求從小就欠缺!

但是對於那些家教比較正的孩子來說,這點問題根本不是問題?

3、提前預習

公立幼兒園“去小學化”還是挺徹底的,起碼我們這裡是這樣的。只有一部分私立幼兒園會提前給孩子們講一些算術、拼音以及認讀一些英語什麼的。

這個“差距”在剛上學的初期一定會有所表現的!這個是客觀存在的。但是這真的不是影響孩子未來學習成績的大問題!!

說實話,幼兒園講的那點超前東西極其有限,這根本不足為慮,應該比較在意的是那些根本就不是跟著幼兒園學的孩子們,他們往往是外面報班(英語、以及幼升小的奧數思維訓練)或者是父母一直給孩子進行學習教育的孩子!這些孩子極有可能會一上學就表現出非常好的紀律、學習等能力,並且因此給自己奠定了在一個班級的“位置”————要知道,孩子麼麼噠世界,只要這個同學別太“壞”,那麼往往評價一個學生他們看的也是成績。

所以那些上幼小銜接或者是上學前突擊點文化知識的都不足為慮!因為學習拼的是一個持久力,雖然早出發會有一定優勢,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種優勢會一直存在下去,除非他們始終不放棄,這就沒辦法了……

就我該你班來看,剛開學的時候那些私立幼兒園的孩子大都會比公立的在學習成績上更好一些,但是很快就不明顯了,幾年下來公立出來的孩子成績拔尖的大有人在!

教育是個持久活,家庭教育才是關鍵

不怕你“搶跑”,有本事就一路跑下去!提前學是優勢和隱患並存的,就算隱患都被家長提前預防好了,那麼有個客觀問題你也不得不去面對————知識量的限制!

低年級知識量是極其有限的。我舉一個例子:沒想學習,你提前把小學一年級的課程給孩子學完了。而且你還告誡孩子上課要保持認真聽講,對孩子的學習要求也非常高,作業必須認真寫之類的。這是另外一個沒有提前學的孩子,他也是課上認真聽課後認真寫作業。那麼這兩個孩子在一年級的考試中,成績應該是相差不大的,你是很難看得出來,他們誰學得更多,誰學得更好。

而前者只有不斷的提前學下去,或者是學習加碼的擴展的,這才能讓他在未來,比如說初中階段才能體現出來它的明顯優勢。而後者在學習之餘,如果也加強了預習和擴展這方面的教育,那麼完全是跟前者會拉回到同一些水平的————畢竟知識點是有限的,早點學和晚點學的區別不會特別大!功夫還是用在平常!

上不上這個幼升小的輔導班,不是特別的重要,但是我還是想說,如果家庭有這個條件,那麼讓孩子去上一下,也是沒有壞處的不是嗎?

小學教育最重要的我認為還是看家長。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沒有必要,不要被“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給騙了!

幼兒園小朋友即將讀一年級,請問,你送他到銜接班幹什麼?

1學拼音,學算數?超前學習?輔導機構的老師都是拔苗助長,不懂教學規律,別出心裁的搞點花樣,教娃娃拼音,五音不全!教娃娃什麼手心算,強行改變孩子認知數學,阻礙孩子的思維!看似孩子會算了,其實真不是那麼回事!

2 建議家長為孩子在家培養習慣,如:

書寫的習慣,坐姿的習慣,認真的習慣,自己穿衣,吃飯.......


遊戲大咖王


學前班的小朋友有無必要報輔導班?這個因各個小朋友的具體情況而宜。

首先要搞清楚報讀輔導班的意義何在。輔助班作為幼小銜接班,它的意義在於:培養小朋友小學一年級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生活習慣一般在家的即可完成。學習習慣對部分人可能難以完成養成,最基本的要求是:培養小朋友讀書寫字聽課的正確姿勢。

所以,如果以上兩個習慣的養成家長不能應付的,可以選擇報班。

複製一次平時我們在培養小朋友習慣養成的做法。

注意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早上起床,要求自己準時起來;起來後自己換衣服,換過的睡衣自己放到洗衣機內,刷牙洗面,然後吃早餐,不能拖拖拉拉,如果出現拖拖拉拉的現象,告訴他,上學會遲到,遲到會被老師批評。放學回到家,第一件事是換鞋,洗手,自己放好書包,並且要把書包裡用過的衣服放到洗衣機內,然後要把明天帶回學校的衣服放到書包。晚上睡前要求自己主動去刷牙。

二是注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小班和中班我們開始帶他認字,到了中班後期,他可以簡單的閱讀。到了大班,我們要求他每天至少要閱讀10分鐘,閱讀的時候,大人要注意小朋友的坐姿,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希望能幫上你!









廣東陳劍鋒


現在的孩子真的是都不會輸在起跑線上,家長的超前教育意識太強了!

學前班,作為幼兒園和小學時銜接班,還是很有必要的,能讓孩子進入小學之初就很快進入狀態。基本在學前班已經開始系統的學習識字,拼音,算數和最基礎的動手訓練了。暑假,家長想讓孩子持續地鞏固學過的知識,也沒什麼錯。

現在很多小學從一年級就開設英語課,所以我認為在暑期讓孩子參加英語的興趣班還是很有必要的,這種幼兒英語不會簡單地從單詞和音標入手,而是更側重於英語情境的體驗和興趣的培養,一般童話劇還有生活中的日常用語,讓孩子接觸英語口語的同時,加強語感的訓練,避免孩子進入小學英語學習的不適應,另外避免英語和漢語拼音容易混淆的煩惱。

再一個,給孩子購買一些帶拼音的童話故事書,帶著孩子指讀,寓教於樂,直至孩子自己能全篇通讀,我兒子就是在上小學前就已經認識四五千字了,關鍵這些字他不會寫但是已經會認讀,這說明大量課外讀物的閱讀對孩子的認字和以後的作為能力有著極大的幫助。一直到現在高二了,我兒子的語文一直是優勢學科,並且從沒有上過補習班。這些閱讀,家長完全可以自己承擔,而不必報班學習的。

還有數學方面,可以用蔬菜,水果,卡片,每天給孩子出幾道算術題,直觀形象,孩子更容易接收和掌握,除了英語,其他方面的學習我覺得現在的家長基本可以勝任,同時父母孩子共同參與,給孩子營造一個積極,健康,快樂學習的家庭氛圍,也就是親子訓練,效果還是不錯的,當然家長也要多查資料,多學習如何教育學前兒童的方法和技巧,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總之,漢字的學習非常重要,不認字,不但語文學不好,數學也會遇到很大阻礙,因為識字的缺陷,根本無法讀懂題目,怎麼去計算和作答?

怎樣教孩子讀書,讓孩子讀什麼樣的書,這也是一門學問,作為低年級孩子的課外輔導老師,我們可以進一步探討。


JYC金黃的麥田


咱們中國的家長特別的在意自己的小孩子,怕學的不夠多所以寒暑假一定會給他報很多的培訓班,學習很多的課程。這並不一定就好呢,你只是在起跑線上給他塞了很多東西,可是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就相當於是馬拉松。終點才是關鍵!在到終點之前還有很多意料不到的事情會發生,他不可能按照你的願望。與其花這麼多錢把孩子弄得累死累活的,剛開始他的成績肯定是很好的,但是他自己是沒有感覺的,而到了二三年級之後,他和別人的差距已經不明顯了,而他正是因為覺得之前學的東西在讀小學一年級和二年級的時候很輕鬆,因此他就會很粗心,但是一旦到了小學三年級之後,他之前所學的那些東西存儲的智慧已經用完了,這個時候他的成績就會大幅下滑。這個時候他就會非常的變得不自信,而且他的學習積極性也會下降。我覺得還不如在學前班的時候多讓他接觸大自然,多讓他放鬆,多玩一玩。發展他的興趣觀察他到底喜歡什麼,到小學二三年級的時候再開始針對性的,以他的愛好和特長為主去給他培養自己的價值,我覺得這樣對他以後終身受用。父母一定要切記,孩子不是你想怎麼教就怎麼教。而是要看他想學什麼你就讓他學什麼,用他的興趣變成他的特長,以後他不會混的差,他一定是個人才。



學前班的孩子在暑假沒有必要報輔導班

首先,學前班的孩子大多在4-6歲之間,這個時候的孩子還沒有太多的主觀意識,能學習到的東西非常少。在他平時上學的時候就知道,這個年紀的孩子學習不是主要目的,更多是開心成長。暑假去報輔導班,除了能讓家長減少帶孩子的麻煩,其他任何對孩子的益處都沒有;

其次,學前班的孩子暑假去報輔導班,安全因素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往往這個年紀的輔導班更多是類似託兒所,就是很多沒有時間帶孩子的家長將小孩寄託在輔導班,這類輔導班質量往往不是很高,特別是一些私人的輔導班,為了節省成本,請的人比較少,對於孩子的照看不是很到位,很容易引發孩子的安全問題。出於愛護孩子考慮,也沒有必要報輔導班;

最後,平常孩子需要上學,沒有時間呆在父母身邊,暑假的時候,父母好不容易有時間陪孩子,父母不應該剝奪孩子這個時間。畢竟,家長教育,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一環。

綜上所述,學前班的孩子在暑假完全沒有必要報輔導班。


照了汗青


一點沒必要。

學前班的孩子,哪怕提前半年學東西都有可能比正常時間學東西痛苦,因為智力體力發育都沒跟上,所謂拔苗助長。如果強行要求孩子去學,孩子就會從一開始把學習當成苦差事,厭學是必然的。當然也有的孩子智力發展提前,比如女孩子就比男孩子略早,但滯後學習更加理想,又何必去賭呢?

說個例子。我一個同事的孩子,暑假之後上一年級,聽說一年級要懂100以內的加法,不然跟不上。因為兩人都是教師,同事就在家輔導孩子:在紙上列出很多題目教孩子做。其中一條是100減0等於多少?孩子,寫的是10。為什麼?這孩子還停留在圖像思維階段,100減0就是拿掉一個0。這就是智力發育沒有到位。同事是搞教育的,立即停止讓孩子學習,就讓她玩。

假如這樣的孩子送去銜接班,老師會認為孩子笨,說著說著孩子真的笨了。這就是提前教育的後果。


揚州微笑的草


看情況來吧。

家裡條件允許,父母又都繁忙,那就把孩子送去輔導班,不必在乎孩子學多少知識。只是收斂一點孩子的野性,在一種學習的氛圍中度過暑假。

如果家裡條件不是很好,暑假又有長輩帶孩子,不送去輔導班也可以,雖然說“再窮不能窮孩子。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孩子還小,接受能力有限,再怎麼補課也是小學比較簡單的課本知識,家裡長輩自己也可以勝任的。

孩子天性好玩,家長可以陪孩子游玩中將小學課本知識灌輸其中。


一葉草73


學前班的孩子,即將進入小學的教育。很多家長怕去不適應,就報一些輔導班,這樣的輔導班呢,就是所謂的幼小銜接輔導班。作為從事過教育行業的人,為你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 第一,從幼兒園進入到小學確實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因為在幼兒階段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式都不一樣哦,到了小學學習任務相對會加重。這樣的情況下,一些家長不放心,去報一些幼小銜接的輔導班,那是情有可原的。
  • 第二,現在的幼兒園大班或者說學前班。一般來說都會提前就幼小銜接做一些佈局,比如教一些簡單的拼音、算數等內容。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否需要去參加培訓班還是值得商榷的。
  • 第三,現在的家長一般來說都有一定的基礎知識,應付一年級的拼音和數學都能夠應付的過來。很多家長在家裡實際上就已經開始會教下孩子做一些算數,還有拼音的題目。真的情況下也沒有必要去參加輔導班。
  • 第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確實是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學習過程,但作為家長而言,也沒有必要過分擔心。
  • 總的來說,個人認為,參加幼小銜接的輔導班,不是有很大的必要性,當然,如果你實在擔心小孩子到時候會應付不過來,適當去參加也無妨就是。

其實家長到了小學,你也要注意轉變角色。

  1. 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家長在做作業方面要加強輔導。
  2. 保持與學校老師的溝通,隨時做好小孩子的教育工作。
  3. 多鼓勵孩子,為他加油打氣。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歡迎您關注、點贊,並在下方留言評論。


廬陵過客2018


我覺得沒必要!

我們這裡的學前班輔導班一般都是集體報名然後給你上課!統一學習什麼拼音啦算啦,個人感覺沒設麼用。最近國家為什麼出臺法律要求不讓幼兒園期間學習英語語文數學什麼的,有的孩子有點小聰明補習班學會一點,等上了一年級一聽老師講的,嗯我會,然後就飛了不學了。

如果說你上小學了有哪一門功課不會可以報名,單對單一對一輔導。你要說小小的年紀提前學習某些課程,真的沒必要!神童只是個例,好多人才出那麼一個,別拔苗助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