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論》(十):政策事先預料與否,邊際消費傾向與乘數效果一致

《通論》(十):政策事先預料與否,邊際消費傾向與乘數效果一致

讀財經書,論統計數,一家之言,貽笑大方

假定:總投資量的變動事先為人所料定,所以消費品工業可以與資本品工業同時增產,消費品價格的變動,只是因為產量增加時,消費品工業有報酬遞減現象。

一、邊際消費傾向概念

dCw/dYw為邊際消費傾向,當產量增加一些時,這個增量如何分配於消費與投資。

△Yw=△Cw+△Iw,所以△Yw=k△Iw,其中1-1/k為邊際消費傾向。

我們稱k為投資乘數,這個乘數告訴我們,當總投資量增加時,所得的增量將k倍於投資增量。

《通論》(十):政策事先預料與否,邊際消費傾向與乘數效果一致

邊際消費傾向與乘數

二、乘數為群眾心理傾向的函數

邊際消費傾向的值與1相近,則投資的少量變動可以引起就業量的大量變動,只需增加少許投資,便可實現充分就業。

反之,如果邊際消費傾向的值與0相近,則投資的少量變動也只可以引起就業量的少量變動,要實現充分就業,則需增加大量投資。

設充分就業達到之後,再想增加投資,則不論消費傾向如何,物價將無限制上漲;換句話說,達到了真正的通貨膨脹。

三、政府增加公共投資的影響

兩個假設,一是其他方面投資不減;二是消費傾向不變。

(1)政府政策付諸實踐需要籌款,同時就業量增加,物價隨之上漲,週轉資金需求增加。這兩者都會推動利率提高。

(2)社會心理往往離奇莫測,當政府實施公共財政政策時,會影響公眾的信心,使其增加靈活偏好。

(3)國際貿易中,投資增量的乘數作用,將由他國的就業量坐享其成。

(4)投資增減量很大時,必須考慮邊際消費傾向和乘數的改變。

邊際報酬遞減現象,負儲蓄行為將會加強邊際消費傾向和乘數作用。


有時資本品工業中產量增加,並未為人充分料到。因此原動力對就業的影響,只有經過一段時間後,才能全部發生。

未充分預料的改變,只有經過一段時間後對就業量發生效果,這在商業分析循環時很重要,但這個事情不會影響乘數理論的重要性。

當資本品工業擴張時,就業量可以預期收到多少好處。除非消費品工業已經達到其生產能力的極限,要增加產量,不能只在現有生產設備上增加勞工,而需增加設備,除非這樣,否則,只要經過很短一段時間,消費品工業的就業量即將與資本品工業的就業量同時增加,乘數之值也與真正常值相去不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