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基金竟然也會虧錢……

今天倒是有個好消息,上交所近日發佈通知,2018年第二季度對融資融券標的證券進行定期調整,在此次調整中,華寶基金旗下的銀行ETF、券商ETF首次獲准納入兩融標的。這也意味著,從現在開始投資者可通過融資融券操作,來對這兩隻ETF進行做多或做空。

這個消息意味著不管是基金上漲還是下跌,只要出手穩、準、狠的投資人都能賺一筆錢了,但並不是意味著所有的基金都能賺錢。

比如上週五咪不蒙的一個朋友來找咪不蒙:她買了一點基金,然而卻虧了1200…咪不蒙估計了一下,她應該是買了一萬左右的份額,然後問了一下,還真的是…..

買基金竟然也會虧錢……

買基金竟然也會虧錢……

對於這個情況,咪不蒙只能說,她的確是有點兒傻了,竟然推薦什麼就買什麼。

咪不蒙發現許多不懂理財的人對基金有一種誤解,始終認為基金屬於保本的理財產品,而且這種誤解不僅僅是我們的父母那一輩人,包括一些職場白領也會有這種錯覺。

造成這種錯覺的原因是早期銀行售賣基金產品的時候,都有承諾收益。現在去剛兌了,盈虧自負,基金還是以前的基金,但是政策變化,再沒有人為你的虧損買單了。

說也奇怪,淘寶買19.9包郵的多肉植物,還要挑一挑品種、看看評價才下單,為什麼買上萬塊的基金什麼都不看,全憑感覺呢?

咪不蒙認為買基金導致虧錢的人中,很大一部分人只看收益和排名,認為宣傳做的好的基金就是好基金,其實買入的時候其實已經是高位了,後期收益往往不佳;一類是買基金的人的跟風心態,要麼跟風各種薦基專家,要麼跟風自己的某個朋友,認為大多數人買的基金應該能賺錢;

還有的是一些懂一些技術層面的理論的人,發自內心的相信自己的判斷而選擇了基金,至於能不能賺錢,全憑運氣;最後還有的就瘋狂迷戀指數基金,把每個指數基金都買一買,然後丟在一邊就不管了,很像那種在地裡播種但是不澆水施肥的人,也許會有一點收入,但真的是廣種薄收。

因此在買基金這個問題上,咪不蒙有幾個建議。

●牢記高收益高風險 ●

買基金的時候眼睛不要只盯著收益率,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這個和股票一樣。

●定投非常有用 ●

定投!基金是一個適合長期投資的產品,比如說每個月拿出10%的收入來定期投基金,按照計劃不間斷的投,就好像交五險一金一樣,按時購買一些,具體份額可以根據行情增減。

● 留意基金表現 ●

對於有一些有經驗的人來說,可以留意基金最近一週、一月、一年甚至三年的趨勢,如果三年都在呈現下滑趨勢,也就不要投了。

● 不懂的項目不要投 ●

咪不蒙這位朋友買的基金,資金流向是期貨市場,期貨本身風險就比較高,大多數投資者都不敢輕易嘗試期貨,因此求穩的用戶最好還是不建議購買此類型基金。

● 止盈!止盈!止盈! ●

重要的話說三遍,許多人每天都看著基金蒸蒸日上,結果某一天突然發現賺的還沒有之前多,一句話就是:賣出時機不對。因此設置一個止盈點,達到了就賣出,不要戀戰。

在最後,咪不蒙還是要多說一句:不管是投資基金、股票還是P2P,都不要把自己急需用的錢拿出來,要做好資產配置和長遠規劃,不要把錢投在同一個地方。

買基金竟然也會虧錢……

#今日互動#

泰國沉船溺亡事件其實近幾年一直都有,您覺得主要問題在哪?還會去泰國旅遊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