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向南——壹「海」壹「湖」

由於拖兒帶兒的緣故,今年的暑期自由行選在了西昌和瀘沽湖。一是瓊海和瀘沽湖確實很美,適合再次遊玩,二是到西昌的高速早就通了,還沒體驗過。

雅西段高速景色很美,一共是428公里,由於隧道、彎道和下坡較多,安全速度一般只能在90到100之間,要特別注意行車安全和電子眼,最好的方法是把語音導航打開,提前知道限速和路況情況。開攏西昌要6、7個小時,所以中途可以在服務區休整下。石棉是個不錯的選擇,位置正好在中間,且服務站設施齊全,高架橋連通了高速的兩邊,在橋上吃自助餐可以看見下面快速行駛的汽車,別有一番風味。

成都向南——壹“海”壹“湖”

到西昌沒有住在城區,而是瓊海還在開發的另一邊,靠近溼地公園第四期。除體驗最近興起的民宿文化外,人少、有車方便也是原因之一。客棧的名車叫“樹舍”。四合院結構,上下兩層都有寬闊的陽臺,面朝瓊海、春暖花開。到的時候已是深夜,抬眼望去滿天的星星,感慨已遠離城市,休假正式開始。

成都向南——壹“海”壹“湖”

西昌的紫外線很強,外出遊玩前一定要擦防曬霜。遊玩的時間則最好選在下午,氣溫相對不是那麼高,還要帶把雨傘,因為隨時會下雨,不過這雨來的快去的也快,如果遇上了,就近找地方躲一下也可以。瓊海是上天賜予西昌人民的一個神聖禮物,水域面積達到38平方公里。近幾年,當地市政府做了很好的規劃,圍繞瓊海修建溼地公園,規劃6期,現已修好了4期。每一期都各有特色,名字也很有詩意:觀鳥島、夢裡水鄉、煙雨鷺洲、西波鶴影,代表不同的韻味和風格。它們給邛海畫上一個圈,戴上了一個美麗的花環,使這裡成為全國最大的城市溼地。公園免門票,有停車場,按次收費,每次5元,可以過夜,安全也有保障。西昌的餐飲比成都便宜20%到30%,圖方便的話,直接用大眾點評的指引就可以了,一定能吃到貨真價實、物美價廉的當地美食。

成都向南——壹“海”壹“湖”

成都向南——壹“海”壹“湖”

來的時間正好是彝族的火把節,政府專門組織了三個活動區,其中一個正好離我們很近,不過已實施交通管制,需要統一乘公交前往。回來才聽老闆說,他認識小路,是可以直接開進去了,後悔沒跟著他一起走。做大巴到了景區,已是人山人海,在入口處賣了一束火把,跟著人群慢慢的往山上移動,很快就天黑了,沿途已燃起了不少火堆,陸續有人將火把點燃,拿著繼續前行,待要燒盡時扔進後面的火堆。這原是彝族的一個儀式,因為火把節就是彝族新年,點燃火把扔掉代表把舊的一年不好的東西去除,而最後大家聚在篝火旁唱歌跳舞,則寓意著來年好的運程。終點的山頂是個大的廣場,早已立好了五個巨大的篝火,彝族的阿哥阿妹帶著大家邊唱邊跳。山頂的高音喇叭、舞動的人群、熊熊的火焰將節日的氛圍推向了最高潮。

成都向南——壹“海”壹“湖”

第二站是瀘沽湖,7、8月雨季去瀘沽湖最好還是坐大巴,因為道路不是高速,僅有兩個車道,一路上還有滑坡的風險。在來回的路上,就看到了三起車輛的交通事故。大巴進入景區是要收門票的,可以提前在網上提前預定,享受一定優惠,12歲以下小孩是免費的。景區內裡面沒有出租車,交通不是太便利。環湖性遊價比最高的選擇就是客運站的環湖車,每人每日30元。

居住的地點選擇在大落水,在雲南這邊,風景比四川要優美,而且這裡還和周圍兩個村莊將沿湖的小道修好連通,交通十分便利。通過Airbnb預約的一家口碑不錯的名叫“格則爾”的民宿,後來和老闆聊天才知道,他們是大落水的本地人,幾百年前的明朝,這裡只有三戶人家,他們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說是真正的原住民了。最早他們一直居住在湖邊,在那裡也有房產,但由於不善經營,就租給了外來的漢人,搬到了現在山腳下,離湖500米左右這裡。住宿只在Airbnb發佈,是為了控制遊客數量,同時適當補貼一些家用。這間房屋已經修建了快20年了,是典型的摩梭族風格,而他自己也是瀘沽文化的“活化石”,經常被旅遊團安排遊客來進行“家訪”。我們到了之後,已有一對廈門母女在這裡住了快一個月了,後來還來了一個臺灣家庭,大家晚上吃飯都在一起,體驗當地的地道風味,喝著高山茶,聊起各自的風土人情。這也是第一次和臺灣同胞進行那麼深入的聊天,他們的傳統文化教育確實很好,只是每次說到年限都要加個1911,因為他們用得是民國几几年。有次吃飯,剛剛“家訪”了從祖母房出來的遊客看到我們正在大快朵頤,也許是學習的很認真,其中一個就好奇的問到“不是走婚了嗎,他們是誰啊?”,主人指著我們說到,“這是大舅家的、這是二舅家的.....”大家一面配合著點頭,一面強忍著不要笑出來。

瀘沽湖的遊玩形式多樣,泛舟、散步、爬山、對著湖面發呆都可以。這麼好的湖水形成,成因是周圍山上的泉水很多都匯入了地下,形成地下水,再在瀘沽湖中的水底的出水口處冒出來。湖上泛舟,船家會劃到湖的中央,下面一股股白色的水泡向上冒,就是出水口了。這時可以用手將水輕輕捧起,一飲而盡,嚐嚐天然礦泉水的味道。湖中有個小島,正好在四川和雲南的分界處,有意思的是,每年春天的時候,水位就會下降,可以從這個小島直接走到四川那邊的島上,當地人說這是阿哥阿妹一年見一次。湖區給住在這裡的人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山腳可以種莊稼,湖邊有良好的水源,上山打獵、撿柴、採野茶。來的第一天就和廈門的母女倆帶著小孩上山採蘑菇,五顏六色的滿籮筐採回來,一路高呼“晚上吃大餐”,結果經店家一鑑定,能夠吃的只有一兩朵,其他都是有毒的。這裡人多數信奉藏傳佛教,為人友善,我們住的後山上正在修一座寺廟,本來不算太高的寺廟修建了來來回回曲折的上山路,寺廟中的石碑上列著密密麻麻捐助者的名單,和工人溝通了解到,這個寺廟都是當地人自己捐錢建的,修了兩年,大殿已修好,現在正在修僧舍。修建的進度和城市比起來要慢很多,工人都是本地人,工程沒有時間進度,每天干活累了,就坐在大殿門口面對望著湖水聊天、休息。但進度慢卻毫不影響質量,正好有幾個西藏雲遊來的僧人來到這裡觀摩,對工人的手藝讚不絕口,用他們的話說,這也是算一種修煉吧。

成都向南——壹“海”壹“湖”

成都向南——壹“海”壹“湖”

雖然這裡依舊很美,但和14年前初來時的寂靜、安詳相比,今天的瀘沽湖商業化已經很重了,靠近湖到處都是酒吧、飯店和旅館,一到晚上就人聲鼎沸。當時在想,這麼多商業的廢水會不會對湖水有影響,後來看到新聞,今年5月,大理的洱海周圍已經停止沿湖的客棧、酒吧經營了。下一個會不會是瀘沽湖呢。由於這個得天獨厚的資源,四川、雲南都加快了開發,到2020年,高速將直通瀘沽湖,來這兒遊玩的人將會越來越多,但環境保護更要做好,瓊海的開發經驗是值的瀘沽湖借鑑的。就像格則爾家說的,這份寶貴的財產是我們祖先留下的,我們還要留給自己的後代。

十一大假就快到了,加中秋一共八天,下定決心出去走走吧,放鬆一下心情,體驗下祖國的大好河山。提前祝大家度過一個愉快的假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