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戲精上身分飾多個角色 「輪番」詐騙好朋友120多萬

揚子晚報訊(通訊員 胡豔平 記者 於英傑)前一秒還是好友相見,下一秒就“搖身一變”成了交通局長,抑或是企業大腕、省領導秘書……朱某通過一個個環環相扣的電話與短信,上演一出多角色詐騙“連續劇”,兩年間把好友120多萬騙入腰包。日前,崑山市人民檢察院依法以詐騙罪對朱某提起公訴。

事情要追溯到2013年。當時朱某做採購業務結識了客戶陳某,幾番接觸從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慢慢成為私交甚篤的朋友,有事沒事都常在一起聚聚。2014年1月的一天,閒聊中朱某向陳某透露,他的姨父是蘇州某局的陸局長,姑父是北京某部的司長,他可以為陳某引薦。陳某沒有多想,當場就拜託朱某幫忙介紹認識陸局長。

“小陳,你好,我是陸某某。”沒過幾天,“陸局長”主動打來電話,稱自己認識各地的領導、公司老闆等“身邊人”,可以幫助陳某親戚找工作,但首先要陳某為其辦理一張彼此通話專用的電話卡。

隨後,“陸局長”又稱需要1萬元購買本科文憑,同時還得出錢疏通關係,陳某按照“陸局長”的要求將所需錢款一一打入朱某賬戶。此後兩年多,“陸局長”還以有能力幫他註冊公司、讓女兒上名牌學校、幫忙購買經濟適用房、在領導們面前“刷存在感”等理由,讓陳某一次次將錢轉入朱某銀行賬戶,每次少則幾千,多則幾萬。

陳某前前後後花了120餘萬元,事情卻沒辦成一件。他不禁產生懷疑:朱某和“陸局長”當真可靠?原來,“陸局長”是朱某通過網絡上信息給自己虛構的角色,然後使用具有魔音功能的手機,在通話中改變自己的聲音。通過這種辦法,朱某一邊與陳某保持“哥們情誼”有來有往,一邊不斷扮演“石書記”“領導兒子”“領導秘書”等各種角色。為了讓陳某深信不疑,朱某在日常聊天中不僅與“領導們”的話相印證,還從網上買來一批QQ號自建QQ群,然後將陳某拉入群聊,告訴他“這裡面都是領導和大腕”。殊不知,群裡那些看似“領導範兒”十足的聊天,都是朱某一人的“獨角戲”。

從未與所謂的“陸局長”“領導秘書”等人見過面的陳某,在各種誘惑面前,對朱某編造的人和事深信不疑。他根本沒想過,從朱某向他介紹“陸局長”那刻起,就已經陷入了朱某設下的連環騙局中。直到案發,陳某仍不相信那些領導與“周邊人”全是好友的“化身”,那些“便宜事兒”也全是好友杜撰的故事。他一度以為,這是一整個團伙在忽悠他。

不過,犯罪的外表再華麗也有被揭穿的一天,朱某最終落入法網。經訊問,他對詐騙事實供認不諱,詐騙的錢款均已揮霍殆盡。近日,崑山市人民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依法對朱某提起訴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