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炎是一種什麼性質的疾病,現在醫學這麼發達,爲啥治癒不了?

老頑童有話說


我相信你指的應該是心肌炎。做為一個臨床醫生,我見過不少急診和急症,確實急性爆發性心肌炎死亡率很高。我想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臨床表現不典型,容易誤診和漏診。

爆發型心肌炎常由病毒引起,往往表現為感冒樣的症狀,而且,心肌炎的發病率也很低,醫生和患者都可能認為是普通的感冒,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延誤了治療。

第二,疾病發展很快,讓醫生措手不及。

急性心肌炎發展特別快,起病後幾個小時可能就會出現嚴重的心肌損害,心律失常,猝死。讓醫生還來不及查明病因,患者就已經去世了。

第三,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幾分鐘不工作,人就活不下去了。

心臟的跳動來保持全身的血液循環,心臟停止跳動五分鐘,人的大腦就會缺血缺氧了,如果不及時恢復,馬上就要昏迷了。心肌炎就是心臟的肌肉的炎症,心臟的肌肉壞死,心臟就沒法工作了,所以心肌炎才特別的危險。


普外科曾醫生


我想提問者是看到很多新聞報道,還有眾多影視作品中提到那種“肌無力”病症吧?王朔的作品中《永失我愛》男主人公最後得了“肌無力”,不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讓很多觀眾都痛心不已。這裡就講一下這個“流行病”。

多發性肌炎和皮肌炎是一類並不常見的系統性風溼性疾病,以肌肉的炎症和退行性改變(多發性肌炎)或肌肉皮膚同時受累(皮肌炎)為特徵。最具特異性的皮膚表現為關節上的Gottron丘疹,臨床表現為指關節,掌指關節伸側的扁平紫紅色丘疹,表面附有糠狀鱗屑,境界清楚,見於30%的患者,皮損消退後留有萎縮、色素減退和毛細血管擴張。同時,眼眶周圍的水腫性淡紫色斑。多發性肌炎的臨床表現包括對稱性肌無力,可伴肌肉壓痛,後期出現肌萎縮,以近端肢帶肌為主。併發症包括內臟的波及損傷和腫瘤的發生。

病因可能是遺傳易感人群肌肉組織的自身免疫反應。存在家族聚集性,且傾向於DNA的複製發生變異。可能的誘因包括病毒性肌炎和潛在的腫瘤。同時動物實驗發現,病毒可引起類似病變。腫瘤和皮肌炎(多發性肌炎者少得多)的相關現象提示,腫瘤患者出現肌炎表現的原因可能是針對肌肉和腫瘤的某一共同抗原發生了免疫反應。

常見的治療方法,大劑量口服潑尼松等皮質類固醇激素有助於增加肌力,緩解疼痛和腫脹,病情得到控制。用藥6~12周,血中肌酶水平下降至正常水平。肌肉力量恢復正常時,口服藥劑量逐漸減少。多數成年患者可維持服用小劑量潑尼松數年來防止復發,兒童在服用潑尼松一年後應停藥並可維持無症狀狀態。

有時,皮質類固醇不能有效控制病情或必須服用較高劑量才有效。在一些患者,皮質類固醇導致肌肉損害和無力,因此需要改用免疫抑制藥物(氨甲喋呤,硫唑嘌呤或環孢黴素)取代潑尼松。當這些藥物無效時,需經靜脈給予丙種球蛋白。治療多發性肌炎和皮肌炎的其他新的治療方法包括利妥昔單抗和一組抑制腫瘤壞死因子的藥物(如利妥昔單抗和依那西普)。

由於口服皮質醇的患者罹患骨質疏鬆骨折的風險高,他們應行影像學檢查和治療骨質疏鬆。採取針對高血壓,高膽固醇和骨質疏鬆的預防措施。

由此可見,這種病症的檢測是多麼的困難,治療的過程患者也非常痛苦,藥物的副作用也很大。如有家族遺傳病史,就更要注意生活要規律,不要被外界的誘因,如熬夜/作息無常,飲食無節制等引發一些特別難治療的病症,不要被“肌無力”纏身!


大醫惠眾


謝邀請。肌炎是什麼性質的疾病,本人不懂醫學,不敢亂說。但對下面提的現代醫學這麼發達,為啥治癒不了?倒是有幾句話要說。現代醫學治癒不了的病太多了,包括象高血壓,糖尿病,這種多發病常見病也沒辦法治癒,更不要說一些特殊的病症,。只能說現代醫學發展很快,但還不夠發達,超級細菌的發現及肺結核病的捲土重來,告訴人們,現代醫學的發展同各種疾病的鬥爭並沒有取的絕對優勢,有時甚至落後於致病菌的發展,舊病未除,又衍生出新的病毒和新的病症。因此,現代醫學要肩負起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的神聖使命,還需要更加努力。


弈海蒼龍


謝邀!肌炎是一種什麼性質的疾病?!不知您問的是什麼【肌炎】,是胸肌炎,皮肌炎,骨肌炎,心肌炎,多發性肌炎等,也有能治的,碰上好醫生,不誤診,但是少數,見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