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心情】高处的寒冷

【微心情】高处的寒冷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为我们贡献了,句话: “高处不胜寒。”这句话在生活中被人们千万次地应验过。“人,越处高的时候越感觉到冷。”:其实,这句话还有一层哲学旨意是,人的精神境界或是社会地位越往高处走的时候,同行与陪伴者越少,人越感到孤寂。

可是,人生入世的价值观又不停地激励着,甚至是诱引着每个生命个体不断向上。为此,世人行色匆匆,熙熙攘攘,美其名曰:风云人生为梦想奔走,汗水泪水为理想坚守。可人生偏偏又是个得得失失的过程,当你有一天终于登上了自己构建的人生大厦的顶端,在领略了“一览众山小”的绝佳风景之后,葛然回首,身边却没有了聆听你说话的人。从而,多少辛酸在其中,欲诉无人能懂。

【微心情】高处的寒冷

【微心情】高处的寒冷

最近,我总是在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历史上历朝的开国帝王都,极其的孤冷?为什么历史上那些文人骚客都爱酒,都爱狂放?我认真思索了多时,脑海里最后得出一个清晰的答案,只有两个字--寒冷。这种寒冷里包含的是无人懂己的孤单、失意带来的脆弱、难以言说的寂寞、这份寒冷里是对温存暖意的渴望,是对错意春心的伤感,是材人心世事的洞穿等。总之,是无人入心的苍凉,是无力突围的惆怅。

【微心情】高处的寒冷

对于帝王来说,这一份寒冷还也含着江l纵横后的曲终人散,是辉煌过后的暗波,是繁华过后的冷清,对于文人骚客来说,是心存济世的高贵情怀无处挥洒的悲凉,而渐渐的习与冷、志于冰,或渐渐的放浪形骸,自升焰、自焚身。

这不,古往今来,这样的个例比比特是。柳宗元寒江边垂的,竹林七贤的广陵之叹,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看似逍遥自在,实际上却难以掩饰内心的苦闷和落寞;李太白纵酒狂歌,恣肆戏谑,却高吟“五花马, 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可见诗仙也有很多道不出的寂寞且非比常人。一言以蔽之,高处的寒冷不是谁都能够体会得到的。

【微心情】高处的寒冷

【微心情】高处的寒冷

人非草木,焉能无情?剑胆琴心的,渴望知音;立在顶端的,渴望地平线;身居高位的,心慕平凡;流落异乡的,心怀故土。生活让我们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此中滋味只有自己才明白。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